搜尋此網誌

2015年12月31日

菠蘿包石

教育心語 20160101


          地質公園導賞員既是科普工作者﹐也是教師。 好教師需掌握必要的學科教學知識PCK﹐更需因應觀眾極大差異﹐要臨場應變方能因材施教。
          曾多次參加地質公園的導賞活動﹐見到經審核持牌的導賞員都有豐富的知識基礎﹐然而個別卻因經驗或信心不足﹐未能針對對象而調校內容﹐有點可惜。
          以西貢橋咀島海灘上菠蘿包石為例。作為科普工作者﹐如何向觀眾解說岩石的頁狀剝落和塊狀崩解?是否需要詳釋岩石的礦物成分﹑或與白堊紀西貢區超級火山爆發的關係?那要視乎參觀者的先備知識有多少?他們對這類知識的需要或興趣有多大?有多少時間可以講解?導賞員手中有哪些「教具」可以協助說明?
  倘對象是大學主修地理地質的﹐可以介紹當前科學家們尚未有結論的爭議點﹐各家各派學說間的矛盾和推論理據。
          對於高中修讀地理的學生﹐當然宜結合課程﹐列舉現場各種岩石風化的例證﹐甚至出示各地的例子(圖片或平板電腦中的視頻資訊)說明。 更可以深入解釋這等風化現象為何集中在海灘的這一部份﹐而非在更高或更低的位置;亦可解釋岩石的礦物成份在風化過程中的變化。
          對於沒修地理的一般中學生和市民﹐則宜用普羅大眾都明白的生活事例﹑語言和比喻 (如熱脹冷縮﹑洋葱狀/頁狀剝落)﹐說明岩石如何崩解分裂。 相關礦物成份或地質年代就毋須太精確了﹐因為一般市民可能只聽過侏羅紀﹐對白堊紀多數沒有甚麼概念;談酸性流紋岩的二氧化硅含量﹐有點曲高和寡了。
  
  

 

2015年12月24日

外判生涯規劃

教育心語 20151225


        因為教育局予學校每年幾十萬元去做生涯規劃﹐市場上馬上有機構向學校推銷「學生性向心理測驗」的服務。 有些學校貪方便﹐購買這類「服務」﹐甚至把大部份生涯規劃工程外判﹐交付校外機構。 個人對此舉頗有保留。
  生涯規劃關乎學生個人成長﹑營建自我形象﹑適應社會常模﹑尋覓人生方向﹑訂定長短期學習目標﹑決定今天生活的情緒和動力等多種心理輔導課題﹐本來就是教師的重要任務﹐更是建立師生關係的重要互動過程﹐增進師生情誼的機會。 倘外判予校外機構﹐不說其專業水平參差﹐性向測試的信度效度成疑﹐也失了促進師生互動的意義。
  何況一般青少年心智未成熟﹐性格和自我形象正在形塑。 十來歲的性格心理性向等測試結果﹐根本很難作準。
  青少年需要擴濶視野﹐認清社會急變的趨勢﹐增加對職業生涯的認知。 需要多體驗職場生活的實況﹐明白創業的風險與高死亡率﹑經濟周期和職業不穩的風浪起跌﹑多嘗一點「搵食艱難」的辛酸鹹苦。
  學校宜多方設法﹐向社區或辦學團體﹑家長校友等尋找資源﹐增加學生到職場實習internship的機會﹑多參加「工作淺嚐計劃」Job Tasting Programme 讓學生知悉甚麼是上班返工﹑甚麼是守時和負責任﹑甚麼是人情世故和禮貌﹐就勝過這些心理性向測驗多多。
  近日報章報導有學生指她無意入空姐和會計行業﹐便指學校安排校友的空姐和會計行業經驗講座無用﹐這是功利短視。
  學生只有多瞭解各行業職場實況﹐方會對職場有較全面的認識﹐方會有較實際的思考方向和抉擇。
  
  


 

2015年12月18日

明知輸仍然磨爛蓆

教育心語 20151218


        如果準備六年﹐去打一「必輸」的戰爭﹐你會有動力去準備嗎?除了滿腹疑問﹑不安無奈之外﹐很可能選擇逃避或放棄。
        若要投入很大的資源﹐去參與一盤「必輸」的賭局﹐你還會去賭嗎?眾所周知﹐賭場長賭必贏﹐「磨爛蓆」賭客終極必輸。 一般賭客仍然去賭﹐多存僥倖之心﹐亦抱娛樂之意﹐志不在勝﹐而在於賭博過程中有興奮和趣味。 所謂小注可怡情﹐是指用小量金錢買來一場「發財春夢」。 多數賭客雖然明知會輸﹐卻仍然投注﹐因為感到賭博過程中買得的緊張興奮開心快樂值得。
  香港的大學學位有限﹐只有學業成績位於前面百分之十八的中學生才可以獲得政府資助的八間大學的本科學位。 (近年因為學生人口下降﹐才上升到百分之廿到廿五) 其餘的只能修讀副學士或其他文憑課程﹐或到外地升學。
  對於很多成績稍遜的 (特別是第三組別)中學生來說﹐升讀大學的機會趨近於零。 因為實力強橫的第一組別學生也未必能考入大學。 第三組別學生要戰勝基礎好﹑實力強﹑自信高﹑同儕互動氣氛上進﹑課堂少秩序問題而進度較快﹑家庭支援較佳的對手﹐談何容易。 易言之﹐即使努力準備六年﹐也難以戰勝對手。學生會問:為何要辛苦捱六年﹐去打一場幾乎必輸的戰爭?教師要想:如何說服學生在過程中不放棄﹑仍然充滿期盼上學﹑有動力學習﹑仍然專心上課和做練習
  我的觀察:學生覺得學校生活中有趣味興奮﹐覺得每天都有寸進﹐喜歡學校的情誼﹐故未放棄。

   
  

2015年12月15日

Rita F. Pierson

教育心語20151211


  高度推薦Rita PiersonTED的演講。 
  她步履其外祖父母和父母的足跡自1972年起在美國當上教師。 40年來﹐她的熱情感染了其任教過的小學﹑初中和特殊學校的同事﹐改變了學生的生命。 她主持各類教師培訓講座﹐聚焦探討協助差弱生﹑非洲裔男生﹑希望學生完成中學的學程而不致中途輟學。
  她呼召教師多認識和相信他們的學生﹐讓孩子知道他有多重要﹐並於其成長給予支持﹐那怕即使是一句輕輕的叮嚀。 她鼓勵教師跟學生建立真正的個人聯係。 她相信只有建立好關係﹐才會使教學發生。 有一次她聽到一個同事說: 「他們發薪水聘我教學生﹐但沒有聘我喜歡他們。」 Rita回應道:「孩子們不會跟他們不喜歡的人學習。」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句不經意的閒話﹐對孩子的影響往往出乎想象。 她提起一次在飛機上遇到一個空中服務員詢問她的名字﹐確認她是他小學時的老師。「你知道嗎﹐當年你要我拿掉我長年戴著帽子﹐並對我說:你樣子很英俊。 如非你這句話﹐我或會一直都戴著那帽子。 感謝你使我覺得與別不同。」 Rita提起這個故事時說:「他大概永不知道﹐那天他使我的心情有多好!多年以來﹐不少舊生的回饋使我堅持跟孩子建立關係。」
  建立關係﹐包括瞭解和影響差弱生父母的想法和作為。 「父母總是基於他們的認知﹐而為孩子作出適切和安全的抉擇。 也許我們不宜直斥其非﹐但作為教師﹐我們可以添加一些他們未知的抉擇原則。
  她在2013年錄影了TED這個視頻幾個月後﹐在美國德州離世﹐時年61歲。
  
  
  


2015年12月4日

Every Kid needs a Champion



我在 TED 網上看過這個視頻。 
過去一年多以來我上課時常用此教材。
德叔高度推薦給教師同行。
好教師要有熱情。好講者也要有熱情。
Rita Pierson 現身說法。
請參看...
.
https://www.ted.com/talks/rita_pierson_every_kid_needs_a_champion






2015年12月3日

善用簡報ppt

教育心語 20151204


  課堂中以電腦簡報展示教學內容﹐在香港課室普遍實行已有十多年了。如今連小學生都做得有板有眼。但在觀課時﹐仍見不少低水平的簡報﹐不但對教學無助﹐浪費課堂時間。 甚致阻礙學生學習。  其中最常見的失誤有以下幾點:
  一是把書本/文章內容搬到簡報去。 由紙本變成銀幕版本﹐密密麻麻﹐長篇大論。 這樣花時間精神氣力變成電子版本﹐效果還不如直接讀書和硬本文件。 簡報的特點就應該是「簡」。 要將內容濃縮整理簡化﹐表列或列點使綱目分明﹐易於吸收。 
  二是字體太細小﹐筆劃太幼細﹐學生觀眾看不清楚。 一般而言﹐中文字體不宜小於28號﹐24號應該是下限。 字體太細﹐看得吃力﹐容易分心。 有些教師把太多內容放入一頁簡報﹐密密的排了十多行或以上﹐那是無效的。 要是真的有十行以上﹐宜分為兩頁或以上。
  三是用色未能突顯內容。 不少教師常用白底灰字藍字﹑青字黃字等﹐為何不是對比分明的黑字呢?微軟很早已經建議﹐簡報宜用深色底淺色字。 例如黑底白字﹑深藍底黃字﹑深褐色底白黃字等。 因為長時間(例如兩三小時的課堂)看著白底銀幕﹐眼睛是很累的。
  四是沒有善用圖像照片和視頻等多媒體。 致使簡報內容單調枯燥。 一張適切的圖片勝過千言萬語﹑一張合宜的圖像引得觀眾浮想聯翩而生會心微笑﹑善用圖表能將複雜的數據和資料變動趨勢彰明﹐實在值得花點心思找張適切的圖片放在簡報。
  五是誤用突兀的聲音或動畫﹐干擾了正常的課堂氣氛。     
      
   




2015年11月26日

來自監獄的學生

教育心語 20151127



十多年前北區一所男校中五課室裡﹐有十個學生群毆一個同學﹐全程被手機拍下﹐放到網上﹐全城嘩然。 警方拘捕了相關學生。 法庭全判了入獄。
三四個月後﹐我接到這個班的班主任劉老師來電﹐他說這批學生陸續出獄了。 其中大部份都想繼續升學﹐完成中學課程。 他要求我接收這批出獄的學生。
劉老師是位有豐富經驗教導差弱生的有心老師。 他因為班裡出了這個事件也很受打擊。 他一直關心看望學生﹐也為學生出獄後的出路奔走。 他說:「找貴校﹐因為知道你們有教導弱生的經驗﹐而且你們有愛心」。 我跟他說﹐不宜把這批學生放到同一學校。 且不說標籤效應﹐把他們分散到不同學校﹐教師照顧起來也比較容易。 而且很多學校門口都掛著甚麼愛心的口號﹐每間收一個也不難吧。 他苦笑:不要開玩笑﹐莫說他們肯定不會接收﹐就是收了﹐也不一定懂得教。
我們這些照顧弱生的學校﹐面對殺校危機﹐正在努力改善學校聲譽﹐多方改革求存。 要是讓社區知悉我們接收了來自監獄的學生﹐家長就更不放心把孩子送來﹐學校就死得更快
我跟副校長為此掙扎了好久﹐最後決定接收一個跟單親媽媽和婆婆同住的學生重讀中四。 協議他絕口不提往事﹐努力學習和守規。 校中也只有正副校長﹑訓導主任和班主任知道其背景。 我要求他每周一放學後都到校長室來﹐既是檢查學習狀況﹐也談談生活瑣事。 知他好久沒有上茶樓 「飲茶」了﹐也曾讓他參加星期日我的家庭飲茶聚會。
兩年後﹐他在會考中拿了五科合格﹐ 跟我說已申請了當個郵差。
  
  


… 

2015年11月21日

學校的三不管地帶

教育心語20151120


        不少教師未修讀過學校行政管理的相關理論或課程﹐便要擔任行政工作。 由於經歷的局限﹐思維範式仍多舊式工廠管理的框框。 亦有很多是憑經驗和觀察前輩如何做﹐便蕭規曹隨。 且不說創新﹐就是傳承也不易做好。
事實上﹐卅年來隨著工業轉型﹐知識型/服務型經濟興起﹐工商管理的理念也大異從前。 教育行政的理念和實踐經驗總結研究都有長足發展。 其中不少值得有志學校行政的同行留意。
        有些教師管理非營利的服務機構﹐用的仍是管理工廠「計件工」的思維﹐從而容易跌入管理陷阱。
例如:有些教師期望能精確量化分工和有清晰工作範圍指引﹐消除分工中的灰色地帶﹐免得權責不明云。 然而﹐學校這種機構﹐即使分工再明確﹐灰色地帶是永遠存在的。因為學校是一個處理人的機構。學生的生命或生活﹐不可能明確分割成「學業是我管;操行是您管;服飾儀容外觀由她監督;價值情緒內心則歸他打理。」
        何況社會日新月異﹐學校組織結構與時俱進﹐要不斷變易以適應新的需要。即使當初訂得如何精確「合理」﹐後來變動乃理所當然。即使同一工作﹐在不同的個人處事風格下﹐也會有不同的處理結果。所以如果沒有處理常變環境的心態準備﹐矛盾特別易生。
        個人經驗:學校分工的灰色地帶可能是職能重疊﹐但更多是你推我讓﹐成了三不管地帶。不少學校的死症是:分工太精細;各人劃地為牢﹐割據山頭﹐傾向愈管愈少﹐不理他人瓦上霜;有分工﹑無合作﹐不像生活在一個機構。
         
  



2015年11月13日

痀僂承蜩

教育心語 20151106


        《莊子》達生篇有「駝背佬捉蟬」的故事。
  孔子與他的學生周遊列國﹐路經楚國一片樹林稍歇。時值盛暑﹐林中蟬鳴聲噪。但見一位駝背的老翁站在樹下﹐用頂端塗上樹脂的竹竿捉蟬。只見他一粘就捉得一隻,易如隨手拾取一般。大家都看得入神。孔子問老者:「你捉蟬如此巧妙,其中可有訣要嗎?」老者答:「當然有竅門。蟬很精靈敏感,稍有風吹草動就逃了,因此先要練得手拿竹竿不晃動,若放兩顆彈丸在竹頂都不會掉,捉蟬就較有把握了;放三顆不會掉,則十拿九穩;放五顆都不掉,捉蟬就易如隨手拾取一般了。然而﹐光這樣還不夠,還要善於隱蔽自己。我站在樹下不動,就像一截樹木椿頭,伸出手臂,就像枯木朽枝。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專一。我捉蟬之時,不管天地萬物有多大多繁多雜,我眼中只有蟬翼;不管周圍發生什麼情況,都不會分散我的注意。能做到到這境界,還怕捉不到蟬嗎?」孔子聽罷,回頭跟學生說:「聽見沒有,只有鍥而不捨,專心致志,方能出神入化。這就是這位駝背老翁的意思!」
  這是個生活體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的故事。 體驗學習有幾個要素:
        一﹑處處留心皆學問﹐落花水面亦文章﹐貴乎有心。
  二﹑把握機會向各類老師請教。觀察固然是學習﹐更重要的是問和溝通。「問」可能會引出更重要的資訊﹑可能引出關鍵的訣要。學生不懂問﹐老師要示範問。
  三﹑體驗學習﹐不能缺了事後的簡釋和總結 Debriefing。學生不懂不習慣總結﹐教師協助做。缺了就變成「有活動.無學習」了。
   
  
  
 

2015年11月5日

盲人過馬路

教育心語20151106


  多年前與失明人士一席話﹐改變了我們安排服務殘障人士的做法。
  在汽車風馳電掣的繁忙路口﹐見一位失明中年婦女拿著紅白手杖等候過馬路。視力正常的也要加倍小心﹐故我向該女士提出﹐我可否陪她過馬路。她答允了﹐才發現其實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協助盲人過馬路。
  我跟她交談﹐知道她去的目的地與我同路﹐便陪她走了廿分鐘的路程﹐也上了廿分鐘的課。
  她指出不要碰她的紅白手杖。「這是我的眼睛﹐自小跟我一起生活﹐卅多年了。」
  「如果你不介意﹐協助我過馬路的最好方法﹐是讓我扶著你的手臂彎﹐你走前我半步便可。你快慢和上落我都可以感覺到﹐不用特別提點指示。」跟她談起﹐才知道不少人對她們的需要常有誤解。例如引導盲人去座位時﹐往往帶到座位後﹐便用力將她按坐在椅上。她說:「我只是看不見而已﹐還是懂得坐的。其實帶到椅旁﹐指示座椅位置或椅背便可以了。你可以介紹一下環境﹐讓我有個概念﹐就更實用。」
  與盲人談話後離開前﹐須說明你現在要離開了。否則盲人以為你仍然在旁邊﹐一直跟你說話﹐變成自言自語﹐她說:「很尷尬冇癮!」
  服務他人﹐首要明白人家的實際需要﹐不能一廂情願﹐假設人家的需要。所以安排學生做社會服務﹐必須細緻安排事前的準備﹐認識服務對象的生活特點與需要。故此﹐我們要求所有推輪椅的﹐必須先要坐在輪椅上被人推過在鈄路上落﹑上落行人路旁的台級﹐明白坐輪椅者的感受﹐才可以去做推輪椅的服務。
  
  


2015年10月29日

誤解「師生關係」

教育心語 20151030
       


        給準教師上《課室管理》課﹐我談到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得到學生的接納,才會較易管教﹑才會有較佳的教學效果。此舉對於長期與師長有矛盾的差生尤其重要。課後﹐五個大男孩圍著我不走﹐想多聽一點處理學生行為問題的訣要。
        他們不約而同提出﹐有些同學 (也許是他們自己)在教學實習時「撞板」了。 他們指有些老師以為:建立關係﹐就是對學生的錯誤網開一面﹑或視若無睹﹑甚至同流合污:包括和應學生的粗口﹑一起講色情笑話﹑在校外跟學生一起吸煙等。 他們大概以為當學生犯錯時﹐不加譴責﹐不予懲罰﹐以換取好感﹐就是建立關係。
       
我重申:與學生建立關係﹐首在其未犯事之時。可以是關心學生的生活﹑家庭﹑交友﹑其他科目的功課。與他們談其喜好的運動﹑其關心的流行文化﹑其出路和將來。也可談老師自己的生活和困難﹑理想和焦慮﹑烏龍事和威水史等。當然更可談大時局﹑小笑話;對學生的期望和鼓勵。
       
對學生的過錯﹐絕不能視若無睹﹐否則多會招致學生的鄙視:「你來學校騙錢﹑不負責任﹑不配當老師」。學生行為出軌﹐老師可以先問理由並聆聽其想法﹐才進一步告誡或處理。毋須隱瞞自己的觀點﹐也毋須急於表達自己評價。
       
一位我敬重的前輩說得好:如果責駡學生三分鐘﹐必須用卅分鐘跟他細緻地談。這是用十倍以上的耐性作投資和儲備。老師必須在學生的情感戶口裡有儲蓄和信任﹐責罰時才有效﹐他才順服您。 因為他明白你是真心為他好﹐恨鐵不成鋼而已。
  
   

2015年10月23日

老師, 借兩分給我…

教育心語 20151023


       上學期期考後﹐譚老師找我:「校長﹐有學生期考加上平時分﹐總平均只得48﹐距合格尚差兩分。 他向我借兩分﹐說下學期還給我。 我該怎麼辦?」
       「你來問我﹐大概是有點想法。 先聽你說說情況。」
       「他成績不好﹐尤其是開學初期很差﹐但不斷有進步﹐期考也合格了。 但與平時分平均一算﹐尚差兩分。 我看如果有鼓勵作用的話﹐加兩分也事小﹐但
       「既然有正面作用﹐顧慮甚麼呢?」
       「怕有人說不公平;也怕其他人也借﹐如借得太多﹐還不了﹐沒作用。」
  可見這兩分借不借﹐沒有簡單標準答案﹐要因人而異。
       十多年前﹐台北某國小老師在上學期考試結束後,主動向學生宣佈可以預借分數,班上有五名同學申請「預支分數」,引起其他學生及家長的質疑並引起傳媒討論, 熱了好一陣。
       該台北老師借分數給學生,旨在鼓勵學習,原來也是應學生主動要求。某生常識科考了89.4分,再加 0.1 分就 89.5 分,經四捨五入就 90 分,等第可從「甲」變為「優」,故申請加分。老師初時也有顧慮沒有即時答應,後來她從電視上看到大陸也有類似預借分數的作法,效果不錯。 於是她就公佈全班﹐可以借分數給學生,下學期歸還。
       台灣媒體爭論時﹐反方認為:學校不是銀行,不應將借貸的方式帶入學校的評量中;正方認為:銀行既然可以貸錢給需要錢的人,有「分數」的老師應該也可貸分數給有需要的學生。
       我跟譚老師說:「銀行貸款﹐必須作具體風險評估。 你覺得借款人值得借,會鼓勵他上進﹐便借吧。分數畢竟是教學手段而已。」
  
  
 

2015年10月15日

學校文化的覺醒

教育心語 20151016


近年在職校長培訓課程中﹐都設有校長互相參觀其他學校的校園生活﹐借此剌激思考各校的文化﹐以作為改善學校的參考。
文化是社群內習以為常﹐覺得理所當然﹐多數人都認同的一些信念﹑價值﹑儀式和做法。人在其中既久﹐往往不易自覺其中特點而接受﹐少有反省其優缺而因循和不易改變。
對比不同社群的文化常規﹐檢視彼此操作的差異﹐尋覓其形成與變化的根源﹐有利剌激思考﹐用作改善提升的參考。 來自外校的「外人」﹐從「社群外」的角度﹐以陌生的第三隻眼睛﹐觀察並提出疑問和感想﹐再由「局內人」解析回應。參與的校長間的「大聲想」﹐是同行間的專業交流。在整理回答這些現象的源流關係時﹐必然會檢視這等現象或操作的承傳保育和變革更新。
最近與幾位校長互相參訪﹐發現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例如:為何有些學校在學生廁所不供應廁紙?為何學生自習室裡安裝了大面鏡子?為何有學校高調安裝十多部閉路電視?為何有些課室面向走廊的窗都封上膠紙﹐使外邊看不進去﹐而有些學校則全部透明?有些要求學生早上集隊才入課室﹐有些則各生直接入課室上課。
在探討訓輔工作時﹐A校拿出其周會主題的計劃和校規;B校卻由學生現身說法介紹各班要負責周會的情況;C校則介紹其領袖訓練的計劃和成果;D校則由社工介紹如何支援校內教師做班級經營的工作。正是百花齊放。
參訪不是去抄襲模仿﹐而是思考他人特色長短背後的原因。
    
  


2015年10月9日

葉祖賢煲粥

教育心語 20151009


        教育界培訓講座主持人有趣有料者難求﹐葉祖賢校長是其一。 
  他才情洋溢﹐經驗豐富﹐洞識教育大局小節﹐常有發人深省的論點;演講時幽默風趣﹐出口成文外﹐更滿肚子是大道理的小故事﹐引動聽眾省思。 與他共事交往多年﹐不時惠贈嘉言金句﹐德叔得益匪淺。
        十多年前他提起少時常用暖水壺煲粥的往事:晚上臨睡前抓一把米放到闊口暖水壺中﹐加進大滾水﹐旋緊壺蓋﹐等到明早﹐便有一壺香綿白粥當早餐。
        他提到這個煲粥法﹐與我們教導薄弱學生﹐頗有相似之處﹐亦跟德叔的經驗吻合﹐值得跟同行分享。 我的理解如下:
        教導差生一如暖水壺煲粥。
        一要有料。 巧婦無米難成炊。 教師之料﹐除資料概念正確外﹐更要準備大量適切學生水平需要的教材:包括生活例証﹑掌故趣聞﹑多媒體工作紙等。
        二要熱心。 壺心不熱﹐不能成粥。﹐教師渡人﹐必須熱心有火。 教育畢竟是人心感動人心的細藝工程。
        三不能泄氣。 煲粥時要扭緊壺蓋﹐不能漏氣。 為人師者﹐盼得天下英材而育之﹐人之常情。 又叻又乖又靚﹑話頭醒尾之學生﹐得老師鍾愛﹐理所當然;然而弱生往往既懶又差兼笨﹐甚至一身臭味﹐實難討人歡喜﹐學習時又進兩步退三步﹐拖拉弛緩﹐很易使人泄氣。 教差生要有心理準備會谷氣﹑激氣﹐但不能泄氣。
        四要有耐性。 煲粥不能急﹐要等夠時間方會成粥。 差生基礎薄弱﹐壞習慣乃多年積習而成﹐又豈是三周兩月可改?且不說百年樹人﹐教育之事﹐實難立竿見影﹐即使方法方向正確﹐也要期諸數年﹐方有小成。 耐性不可少也。
  
  

2015年10月1日

面對臨終學生

教育心語 20151002


  1994年首次踏入嚴重智障特殊學校。 當時擠迫的宿舍和簡陋的設施﹑學生絕望空洞的眼神和重覆的動作或叫聲﹑進膳時飯菜的氣味﹐在濕熱鬱悶的校舍中瀰漫縈繞﹐歷久不散。 德叔心如鉛墜﹐晚飯不能下嚥。 心中閃過一念「人間地獄」。 廿年後的今天﹐學校環境乾淨明亮﹐設備大致應有盡有﹐跟在日本東京看到的不遑多讓﹐應算達到世界先進水準了。
  然而﹐嚴重多重殘障的特殊學校中仍有值得探索的疑難。 除了設計適切的課程和教法外﹐教職員心理素質的營建是大工程。 原來不少學童會於在學期間離世﹐與她們朝夕相處的教職員﹐心理上的調適也是個大挑戰。
我曾經以為:照顧這些學童的教師職工﹐年年如是看著學童離世﹐在生死邊緣過活﹐應該算是身經百戰﹐有足夠心理質素和裝備去面對死亡。 但當我跟學校的資深主任校長談起﹐原來這批慣歷風霜﹐久經戰陣﹑在學童家人面前鎮定安詳的戰將﹐仍會背人在暗角垂淚。 尤其是近年不少新入行的年青教師﹐更要同工支援輔導﹐相濡以沫。
作為教師和學校﹐知悉學童已經在生命的盡頭﹐如何跟學生相處?教師又如何自處?專業教師大概要懂得回應:學生距離死亡十三年﹑三年﹑三個月或三周﹐教師需要教甚麼?自己要學甚麼?
  2004年起﹐ 數十個國家支持於每年十月的第一個周六 (即本周末)定為世界臨終關懷及舒緩治療日。旨在提高人們對臨終關懷的認識﹑提高臨終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素。 香港明愛樂勤學校本周安排連串活動﹐讓師生職工並社會人士學習面對生命的末段旅程。
  

    

2015年9月24日

嚴重特校一瞥

教育心語 20150925       


九年前一個清晨﹐在一嚴重智障學校工作期間﹐見到由救護車上推來一個躺在病床的孩子入校﹐身上還插著喉管。 
我問校長:不是應該送到醫院去嗎?
校長答﹐他就是由醫院送回來上課的。
我遲疑地:「但他有病嘛!」
校長答:「他是我們「七日宿」的宿生;(即一周七天都住在學校的宿舍) 上周他發燒入了醫院。 前天退了燒﹐觀察了兩天都沒有其他症狀﹐醫生說他沒有病了﹐故此可以回來上課!」
智障和肢體殘障不是病!跟胃痛或肺炎不同﹐是不能「治癒」。對於這個孩子來說﹐插著喉管躺著過活是常態。 
他回校梳洗之後﹐午飯前﹐他躺在病床上被推到課室上音樂課。 課室裡有四個學生﹐四個成人:教師﹑教學助理﹑工友和某學生的私人家傭各一。 教師按各人不同的生理情況用不同的發聲教具(鼓﹑鈴﹑搖鼓和電腦播放音樂)﹐吸引學生注意﹐旨在教導他們懂得循聲辨向。 其中能力最強的學生﹐能夠跟著音樂節拍搖動頭頸和有笑容﹐當她想重複再聽﹐她要懂得用手拍打桌面一個按鈕。 她的年紀是十四歲。
飲食也是課程之一。 
午飯時學生進食方式各異。 有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吃軟飯大餸(餸菜切成兩粒骰子大小)﹑咀嚼能力較差的吃粥糊仔小餸(切成骰子大小)﹐再弱的吃粥糊。 又視乎其手肌與協調能力而自行進食或由師長餵飼。 更弱的﹐由教職員替其腹部的「做口」消毒後﹐直接將液狀食物注入胃中。
教師的任務是:關顧學生生理心理成長﹑設計課程﹑教導和評估。
難啊!



  
  

2015年9月18日

嚴重智障學校

教育心語 20150918
       

過去九年一直參與特殊學校的支援工作,知悉本港特教若干情况,然亦有不少疑問、誤解和錯覺。
        本港約有十間服務嚴重智障學生的學校。學生多數是先天多重殘障,即不單是四肢不便,更兼有智障與溝通困難,或兼聽障視障,甚至呼吸和吞嚥困難。其自我維持生命的能力也欠缺,換言之,沒有旁人協助,便不能生存。又因溝通困難,旁人未必知悉其需要和感受,往往未能及時對應其需要,因而容易出現事故。這批學生終其一生的認知能力,除個別例外,一般來說約在三歲以下。
        有校長曾跟我說,其學生約有四成會於在學期間離世。教師職工每天要照顧這批嚴重弱能的學生,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社會人士對服務的要求也日高。以往教師職工本着愛心,和顏悅色盡力照顧,其家人和社會人士都會感其誠,謝其心意努力。但亦有人要求更高,指出不能只照顧其健康體能,更要提供學習機會,否則有歧視之嫌。理據是:人皆有學習的權利。這既然是學校,就應按課程教學。故十多年前開始,本港智障學校用了極大心血去完善課程,探索適切的教學方法。
        對於一個初涉特教的外行人來說,首先會問:對於一個三歲以下智力的孩子,應該教些什麼?以學生為本出發,就要問:孩子們最需要什麼?按其認知、情意、生理精神體能的水平來說,何謂合適的課程?當然更有政治不正確的疑問:用多少資源才合適呢?
        特教問題複雜博大精深。 九年來我親歷其中,帶着滿腹疑問陪着特教同行,努力探索,迄今卻仍不知所止。
 
 

2015年9月10日

中文作文課憶舊

教育心語 20150911_

   本港戰後五十年(1945-1995),中小學裡中文課堂的作文課大致如下: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作文題目(命題)﹐各生便搔頭苦思﹐搜索枯腸﹐埋頭拼砌指定字數的文章﹐趕在下課前完成。 其間教師沒有教導怎樣「作」文﹐也無甚麼討論指引﹐各生就憑著平日課內外所得﹐各自發揮。 遇著熟悉的題目﹐尚能東拉西扯交貨。 遇著不熟的題目﹐則如老鼠拉龜了。
       大致來說﹐作文課沒有教作文﹐只是測考作文。 評量尺度則教師也說不清。 作文分數總是浮游於合格線上十分左右。 例如六十分合格﹐則多在61-70之間。 至於怎樣方能取得80分或以上﹐則似乎無人敢問﹐也算是高山仰止﹐無謂作非份之想。
       德叔中三時老師嘗出一題:仁。 各生皆瞠目相視﹐手足無措。 她似乎早有準備﹐便借題發揮﹐指皇仁書院的師生都不知「女皇」為何譯作「皇仁」﹐貽笑大方。 便搖頭擺腦花了三刻鐘解題:仁者﹐人也。 仁者﹐二人也……我們留心聽了半天﹐還是不明白為何女皇變成皇仁。 不久便下課﹐本周不用作文。   
  她又嘗命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班中十五歲上下的蒙童連解題也不會﹐又如何下筆!跟同學談起﹐都猜度她借解題發牢騒或演示其學問外﹐也可少改一次作文。
       中五級老師嘗於作文課上談到作文宜言簡意賅﹐大概是唯一教作文的課堂。 下課前才佈置家課:明天交作文一篇﹐以日落或日出為題﹐限150字內﹐且要有弦外之音。 結果我花了整晚心血反覆斟酌才完成;更取得了生平唯一的作文八十分。

2015年9月4日

我的中文老師

教育心語20150904


德叔讀高中時的中文老師盡皆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之士。影響我日後學習頗深。
        預科時的溫中行老師是家學淵源的大儒名宿﹐精研周易。 終年中式儒雅長衫﹐陰聲細氣﹐迫使我們學會專注留心。 其板書全是狂草﹐使我們學會猜謎和書法流變。 跟他學懂了平仄聲韻﹐和對聯詩詞格律的基礎入門。
        我總覺得中五時的馮炎華老師是應試專家﹐指導我輩猜題溫書和答題技巧。 最重要還是教我們拆解了何謂「拋書包」﹐拆穿文人如何引經據典去嚇唬人的技倆;如何讀書不多﹐卻能出口成文﹐仿彿滿腹經綸的模樣。 他教授《中庸》時﹐就示範如何在會考試卷上借要詞金句﹐爭取高分佳績。 其實﹐他是個讀書通透的才子﹐方有如此功力。
        中四的葉開燦老師外表像個商賈﹐卻是個有真才實學的文人。 他課上不依書直教﹐視會考如無物。 興之所至﹐便大話西遊﹐旁徵博引﹐浮想聯翩﹐聽得我趣味盎然﹐愛上讀蠱靈精怪的雜書。
        一天他表示昨晚遲睡﹐皆因老友往生﹐他要趕製悼詞祭文在靈堂宣讀。 跟著便在黑板上寫錄其新作﹐讓我們見識何謂祭文。 內容忘了﹐只記得全文均四字句﹐最後是:嗚呼哀哉﹐惟祈尚饗。
        有次我們不知「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出處﹐他即在黑板上以其鐵劃銀鈎的粉筆書法疾書吳偉業的《圓圓曲》全文。 此詩甚長﹐他寫滿了整個黑板﹐全憑背誦。 翌日他上課即派了昨晚寫臘紙趕印的補充材料:吳氏另一名作《鴛湖曲》﹐隨即解釋其中用典﹐和「頂真」的修辭手法﹐此兩詩雖非指定課程和會考範圍﹐然而印象極深﹐我至今仍能背誦。 十年後我書橱裡多置了一本《吳梅村詩集》。


2015年8月28日

奇怪的記憶

教育心語20150828



幾十年後﹐你還記得課堂上學過甚麼嗎?你學到的跟同學相同嗎?
      去年某日在回家途中﹐無意中竟然唸起中二時候讀過的詩歌: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此乃英國浪漫派詩人William Wordsworth名作 The Daffodils
  當年的張士薌老師還教了幾首經典的英國詩歌﹐包括 John Masefield 的 Sea Fever 等﹐並且要我們背誦了。老師說這幾首詩就像我們中國的「白日依山盡」或者是「銀燭秋光冷畫屏」﹐是基本經典之屬。
四十年後﹐這詩竟然無端溜出我口﹐真奇怪。把這段課堂瑣事和詩句跟當年的老同學談起﹐他們全無印象。
又記得音樂科陳應璋老師教到歐洲十九世紀的歌劇 Hänsel und Gretel 時提到歐洲民間傳說中的小精靈「沙人」(sandman) 會把幼細的神沙放入人的眼中﹐人便會不自覺地用手捽眼睛﹐懨懨欲睡了;跟著便教了一首有沙人的搖籃曲。  舊同學們都奇怪我怎會記得音樂課的小故事。
可見教師課上所教的﹐跟學生真正記得或學到的可能相差甚遠。 學生各有因緣﹐各取所需﹐非教師所能控制。 個別差異於焉擴而大之。
      教師在大規模生產的現代教育體系中生活﹐ 容易期盼均一的輸入會有一致的產出;對於產品參差總覺得麻煩﹑忟憎和焦慮。 其實學習差異乃必然應有之義。 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處理照顧。 有同工問可否縮窄減少甚或消除?這就真正是誤訂目標﹐自尋煩惱!學生學習差異﹐只可承認接納﹑以多種多元教材教法對應﹑甚至善加利用﹐亦要預設產出不一。 教師只宜期盼學生各於其基礎上有進步。 僅此而已。


2015年8月20日

不思進取的學校

教育心語 20150821


  某安逸已久的中學邀我於其教師進修日作演講或為教師主持工作坊。 應允前﹐我當然要釐清其主要期望與難題。 但負責接觸我的副校長囉囌了十分鐘﹐只是反覆埋怨學生愈來愈難教﹐教師士氣低落。 她們大概聽說過我經常到各校跟同事們探索這類課題﹐便邀約我明年六月中去作個一小時的講座。
  為甚麼是「明年六月」﹑是「一小時」!
  我索性直接問清楚:貴校這幾年的收生狀況如何? TSA 和 DSE近幾來的達標和增值狀況如何?副校長遲疑一陣﹐請示校長後將真相告訴我:以上各指標年年下降。 例如收生狀況由八年前以BAND 2 為主﹑1/4 BAND 1 下跌到去年 BAND 3 為主﹑1/4 BAND 2 九月新學年起﹐因區內學生人口不足﹐景況更如江河日下。
  教師們覺得已經很辛勞﹐功效卻如泥牛入海。 束手無策﹐又百般無奈﹐年年嗟嘆世風日下之餘﹐校長卻提早退休去了。 原副校升任校長後﹐常埋怨「接了一堆蘇州屎」。
  深入再問:八年來﹐你們採取了甚麼對策? 哪些有效?哪些無效? 有何經驗總結? 有否參加教育局或大專院校提供的支援計劃? 有否申請過甚麼額外的資源(例如優質教育基金之類)去解決相關難題? 校中有哪一科的同事曾到校外分享教學經驗?後面兩題﹐是想知悉學校的優勢和強項﹐ 可否借助切入去改革 building on strength 
  答案是:全無!
  面對困難和挑戰﹐官方民間有各種各樣的支援計劃可供選用。 該校竟然置若罔聞﹐ 只嗟怨責駡學生不濟﹐又有何用?
  如果這問題重要而迫切﹐為何要等到明年六月?請個外人到校講一小時的講座?會有用麼?
  所以我推卻了她們的邀請。
  
  

2015年8月13日

看學生比賽

教育心語20150814


  當校長時﹐駐校社工蘇姑娘介紹我認識一位中一留級生永明。 據悉他今年參加了學校的跆拳道班後﹐學業和操行方面都有改善。 一天在球場上永明告訴我:「星期日有比賽,你會來看嗎?」我遲疑了一陣﹐心想:每年學生去比賽的﹐數以百計千計﹐怎能都去看呢?」但回心一想﹐的確又少有學生會主動邀請校長去觀賽的﹐便答應去看他比賽以示支持﹐也順便為帶隊老師打氣。
  那個星期日晨早九時半便摸到荔景室內運動場。 這是德叔第一次觀看學界跆拳道比賽。永明見我真的出現﹐有點意外﹐隨即很歡喜認真詳細地介紹了比賽的規則﹐給我上了一課跆拳道入門。 等到十二時多他比賽時﹐打得很專注﹐險勝了﹐可於月底晉級打下輪淘汰賽。
當天出席支持打氣的除了同學外﹐還有蘇姑娘和負責訓導的胡老師。 更意外的是去年離職的音樂科許老師也來了﹐去年她是永明的班主任。 我從心底裡感動。要孩子遷善改過﹐真的要一村人的努力!我的出現﹐算是職責任務吧﹐許老師跟他的情誼﹐不因離職而斷。
當天也見到不少校友﹐主要是經常回校協助教導師弟妹的。 這批剛畢業的年青人﹐不約而同評論「這些新人」怕苦怕累﹐不少未能堅持而退出。然而這批「舊人」﹐當年也不是甚麼優異生﹐如今卻指「新人」生活紀律不良了。其中一位現在屈臣氏搬蒸餾水的舊生﹐為了練習和比賽﹐經常要請假﹐所以他平時要做得特別好﹐才可以向經理申請「調更」出來參賽。 可見有項正當的餘暇活動﹐對青少年真有好處。
  
  


2015年8月6日

教師 vs. 路人甲

教育心語 20150807


教師在何種情況下致電999報警﹐近來成了教育界的熱話。
在培訓校長教師場合﹐為了澄清學員的疑惑﹐我們經常設計或引用一些常見的真實事例﹐作為討論的起點。學員對此反應評價都比聽講座好得多﹐討論時積極熱烈﹐因具體案例有親切感﹐又牽涉錯綜複雜的背景脈絡和人情關係﹐要考量照顧多方理據和原則。
以下是課堂上討論的案例之一:
街道上或商場中兩人打架﹐是否犯法?為甚麼犯法?旁人見到了﹐作為好市民﹐應否報警?在香港﹐見到有人犯法而不報警﹐是否犯法?換言之﹐市民有否報警的義務或責任?路人應否上前阻止?阻止打鬥期間﹐勸架者被打受傷是否咎由自取?為甚麼?
將以上情況搬進校園裡﹐情況相同嗎?即是:
校園裡有兩個學生打架﹐是否犯了香港法例?為甚麼?在旁的同學見到了﹐作為好市民﹐應否報警?不報警犯法嗎?如果教師接到報告﹐應否致電999報警?為甚麼?
如學生打架﹐教師在旁邊口頭上喝令學生停止﹐是否已經盡了責任?學生倘若繼續打鬥﹐應否上前分拆阻止?若教師上前勸阻時﹐使學生受傷怎麼辦?教師被打受傷是咎由自取?不勸阻是否疏忽責任?會否被告上法庭?
學校教師跟街上路人甲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有何分別?社會輿論和法庭對教師有何期望?作為教師﹐處理突發時件時﹐除法律之外﹐還有甚麼要先行考慮﹑應秉持甚麼原則?法律上有否列明教師應做或不應做甚麼?以往法庭的案例判詞有何指引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