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0月29日

誤解「師生關係」

教育心語 20151030
       


        給準教師上《課室管理》課﹐我談到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得到學生的接納,才會較易管教﹑才會有較佳的教學效果。此舉對於長期與師長有矛盾的差生尤其重要。課後﹐五個大男孩圍著我不走﹐想多聽一點處理學生行為問題的訣要。
        他們不約而同提出﹐有些同學 (也許是他們自己)在教學實習時「撞板」了。 他們指有些老師以為:建立關係﹐就是對學生的錯誤網開一面﹑或視若無睹﹑甚至同流合污:包括和應學生的粗口﹑一起講色情笑話﹑在校外跟學生一起吸煙等。 他們大概以為當學生犯錯時﹐不加譴責﹐不予懲罰﹐以換取好感﹐就是建立關係。
       
我重申:與學生建立關係﹐首在其未犯事之時。可以是關心學生的生活﹑家庭﹑交友﹑其他科目的功課。與他們談其喜好的運動﹑其關心的流行文化﹑其出路和將來。也可談老師自己的生活和困難﹑理想和焦慮﹑烏龍事和威水史等。當然更可談大時局﹑小笑話;對學生的期望和鼓勵。
       
對學生的過錯﹐絕不能視若無睹﹐否則多會招致學生的鄙視:「你來學校騙錢﹑不負責任﹑不配當老師」。學生行為出軌﹐老師可以先問理由並聆聽其想法﹐才進一步告誡或處理。毋須隱瞞自己的觀點﹐也毋須急於表達自己評價。
       
一位我敬重的前輩說得好:如果責駡學生三分鐘﹐必須用卅分鐘跟他細緻地談。這是用十倍以上的耐性作投資和儲備。老師必須在學生的情感戶口裡有儲蓄和信任﹐責罰時才有效﹐他才順服您。 因為他明白你是真心為他好﹐恨鐵不成鋼而已。
  
   

2015年10月23日

老師, 借兩分給我…

教育心語 20151023


       上學期期考後﹐譚老師找我:「校長﹐有學生期考加上平時分﹐總平均只得48﹐距合格尚差兩分。 他向我借兩分﹐說下學期還給我。 我該怎麼辦?」
       「你來問我﹐大概是有點想法。 先聽你說說情況。」
       「他成績不好﹐尤其是開學初期很差﹐但不斷有進步﹐期考也合格了。 但與平時分平均一算﹐尚差兩分。 我看如果有鼓勵作用的話﹐加兩分也事小﹐但
       「既然有正面作用﹐顧慮甚麼呢?」
       「怕有人說不公平;也怕其他人也借﹐如借得太多﹐還不了﹐沒作用。」
  可見這兩分借不借﹐沒有簡單標準答案﹐要因人而異。
       十多年前﹐台北某國小老師在上學期考試結束後,主動向學生宣佈可以預借分數,班上有五名同學申請「預支分數」,引起其他學生及家長的質疑並引起傳媒討論, 熱了好一陣。
       該台北老師借分數給學生,旨在鼓勵學習,原來也是應學生主動要求。某生常識科考了89.4分,再加 0.1 分就 89.5 分,經四捨五入就 90 分,等第可從「甲」變為「優」,故申請加分。老師初時也有顧慮沒有即時答應,後來她從電視上看到大陸也有類似預借分數的作法,效果不錯。 於是她就公佈全班﹐可以借分數給學生,下學期歸還。
       台灣媒體爭論時﹐反方認為:學校不是銀行,不應將借貸的方式帶入學校的評量中;正方認為:銀行既然可以貸錢給需要錢的人,有「分數」的老師應該也可貸分數給有需要的學生。
       我跟譚老師說:「銀行貸款﹐必須作具體風險評估。 你覺得借款人值得借,會鼓勵他上進﹐便借吧。分數畢竟是教學手段而已。」
  
  
 

2015年10月15日

學校文化的覺醒

教育心語 20151016


近年在職校長培訓課程中﹐都設有校長互相參觀其他學校的校園生活﹐借此剌激思考各校的文化﹐以作為改善學校的參考。
文化是社群內習以為常﹐覺得理所當然﹐多數人都認同的一些信念﹑價值﹑儀式和做法。人在其中既久﹐往往不易自覺其中特點而接受﹐少有反省其優缺而因循和不易改變。
對比不同社群的文化常規﹐檢視彼此操作的差異﹐尋覓其形成與變化的根源﹐有利剌激思考﹐用作改善提升的參考。 來自外校的「外人」﹐從「社群外」的角度﹐以陌生的第三隻眼睛﹐觀察並提出疑問和感想﹐再由「局內人」解析回應。參與的校長間的「大聲想」﹐是同行間的專業交流。在整理回答這些現象的源流關係時﹐必然會檢視這等現象或操作的承傳保育和變革更新。
最近與幾位校長互相參訪﹐發現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例如:為何有些學校在學生廁所不供應廁紙?為何學生自習室裡安裝了大面鏡子?為何有學校高調安裝十多部閉路電視?為何有些課室面向走廊的窗都封上膠紙﹐使外邊看不進去﹐而有些學校則全部透明?有些要求學生早上集隊才入課室﹐有些則各生直接入課室上課。
在探討訓輔工作時﹐A校拿出其周會主題的計劃和校規;B校卻由學生現身說法介紹各班要負責周會的情況;C校則介紹其領袖訓練的計劃和成果;D校則由社工介紹如何支援校內教師做班級經營的工作。正是百花齊放。
參訪不是去抄襲模仿﹐而是思考他人特色長短背後的原因。
    
  


2015年10月9日

葉祖賢煲粥

教育心語 20151009


        教育界培訓講座主持人有趣有料者難求﹐葉祖賢校長是其一。 
  他才情洋溢﹐經驗豐富﹐洞識教育大局小節﹐常有發人深省的論點;演講時幽默風趣﹐出口成文外﹐更滿肚子是大道理的小故事﹐引動聽眾省思。 與他共事交往多年﹐不時惠贈嘉言金句﹐德叔得益匪淺。
        十多年前他提起少時常用暖水壺煲粥的往事:晚上臨睡前抓一把米放到闊口暖水壺中﹐加進大滾水﹐旋緊壺蓋﹐等到明早﹐便有一壺香綿白粥當早餐。
        他提到這個煲粥法﹐與我們教導薄弱學生﹐頗有相似之處﹐亦跟德叔的經驗吻合﹐值得跟同行分享。 我的理解如下:
        教導差生一如暖水壺煲粥。
        一要有料。 巧婦無米難成炊。 教師之料﹐除資料概念正確外﹐更要準備大量適切學生水平需要的教材:包括生活例証﹑掌故趣聞﹑多媒體工作紙等。
        二要熱心。 壺心不熱﹐不能成粥。﹐教師渡人﹐必須熱心有火。 教育畢竟是人心感動人心的細藝工程。
        三不能泄氣。 煲粥時要扭緊壺蓋﹐不能漏氣。 為人師者﹐盼得天下英材而育之﹐人之常情。 又叻又乖又靚﹑話頭醒尾之學生﹐得老師鍾愛﹐理所當然;然而弱生往往既懶又差兼笨﹐甚至一身臭味﹐實難討人歡喜﹐學習時又進兩步退三步﹐拖拉弛緩﹐很易使人泄氣。 教差生要有心理準備會谷氣﹑激氣﹐但不能泄氣。
        四要有耐性。 煲粥不能急﹐要等夠時間方會成粥。 差生基礎薄弱﹐壞習慣乃多年積習而成﹐又豈是三周兩月可改?且不說百年樹人﹐教育之事﹐實難立竿見影﹐即使方法方向正確﹐也要期諸數年﹐方有小成。 耐性不可少也。
  
  

2015年10月1日

面對臨終學生

教育心語 20151002


  1994年首次踏入嚴重智障特殊學校。 當時擠迫的宿舍和簡陋的設施﹑學生絕望空洞的眼神和重覆的動作或叫聲﹑進膳時飯菜的氣味﹐在濕熱鬱悶的校舍中瀰漫縈繞﹐歷久不散。 德叔心如鉛墜﹐晚飯不能下嚥。 心中閃過一念「人間地獄」。 廿年後的今天﹐學校環境乾淨明亮﹐設備大致應有盡有﹐跟在日本東京看到的不遑多讓﹐應算達到世界先進水準了。
  然而﹐嚴重多重殘障的特殊學校中仍有值得探索的疑難。 除了設計適切的課程和教法外﹐教職員心理素質的營建是大工程。 原來不少學童會於在學期間離世﹐與她們朝夕相處的教職員﹐心理上的調適也是個大挑戰。
我曾經以為:照顧這些學童的教師職工﹐年年如是看著學童離世﹐在生死邊緣過活﹐應該算是身經百戰﹐有足夠心理質素和裝備去面對死亡。 但當我跟學校的資深主任校長談起﹐原來這批慣歷風霜﹐久經戰陣﹑在學童家人面前鎮定安詳的戰將﹐仍會背人在暗角垂淚。 尤其是近年不少新入行的年青教師﹐更要同工支援輔導﹐相濡以沫。
作為教師和學校﹐知悉學童已經在生命的盡頭﹐如何跟學生相處?教師又如何自處?專業教師大概要懂得回應:學生距離死亡十三年﹑三年﹑三個月或三周﹐教師需要教甚麼?自己要學甚麼?
  2004年起﹐ 數十個國家支持於每年十月的第一個周六 (即本周末)定為世界臨終關懷及舒緩治療日。旨在提高人們對臨終關懷的認識﹑提高臨終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素。 香港明愛樂勤學校本周安排連串活動﹐讓師生職工並社會人士學習面對生命的末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