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3月30日

整合碎片成知識

932   n 20240329

 

    將資訊切碎餵給學員﹐可能方便學員吸收﹐但吸收後能否成為學員的「知識」呢?

    按現行多數人接受的學習理論﹐散亂的資訊必須由學員自己建構成為「知識」。也就是把各種資訊﹐篩選整理後按一定關係或規律放在一個理念框架裡﹐才成為知識。

    這個框架可以由學員自己全新建構(創造發明)﹐但更多的是向前人學習﹑複製﹑借用﹑參考﹑移植﹑模仿﹑抄襲…。中小學教師課堂上的授課操作﹐主要是把前人歷年整理總結出來的框架和成果向學生介紹﹐示範如何將各種事物放進框架/系統中﹐讓學員知悉事物間的關係。也就是重蹈前輩的足跡路徑。故「學習」絕不單是接收訊息﹐更重要的是懂得整理好事物的關係。這些關係包括而不限於:時序﹑空間﹑方向﹑因果﹑層級﹑對比﹑矛盾﹑排斥﹑關連﹑依存﹑量變和質變﹑隨機離散或按規律變化……等。

    資訊碎片進入學生的腦中﹐能否記住已經不易確定;很少學生有能力自己創作發明出一個框架系統以整合資訊。更多是有導師引領參照前人的成果﹐重組成為系統化的「知識」。

    今網上介紹微學習的文獻﹐多聚焦於資訊發放接收的優長﹐較少論及後續的整合配套。教師的工作﹐既要精煉視聽圖象碎片外﹐復要導引學生認識前人成果。這工作量不會減少。

小結:我輩教師要逐步適應碎片化的學習世代﹐檢視尋覓更佳的教學方法。

 

 

 

 

 


2024年3月23日

微學習

931    n 20240322

 

 

    幾年前接觸「微學習」Micro-Learning一詞。大致是指:隨著現代生活節的急促化﹐時間碎片化﹑一般人的專注力和記憶負荷量弱化﹑學習碎片化成了常態。

    實況是:在街上瞄一下剛接過的宣傳單張﹐一面聽著電台新聞和音樂﹐眼看手機上視頻學做咖喱雞期間﹐停了一下搞清下班巴士何時到站。坐上巴士後﹐回覆了四條面書和社群傳來的訊息。接著便看抖音上日本各地的旅遊行程﹐準備下周到九州自遊行。

    黃昏電視新聞報告中﹐頭條新聞說中東死了三萬多人也不過60-90秒﹐政府決定樓市撒辣招﹑破了2億元毒品大案也僅43秒和34秒。半小時內流進我們腦中的訊息可能數百項﹐我們是如何淘選其中有用的成為我們有用的知識?對於師生的教學互動有何啟示呢?

    微學習可視為「碎片化教學」或「一口大小的教學」Bite Sized Learning。也就是把資訊切割成為容易吸收的小塊﹐輔以視聽圖像媒體﹐基於移動通訊的手段﹐讓學員在短時間內掌握小量資訊。再輔以快問短答互動方式﹐測試是否掌握。學員可於手機或雲端輕易取得視頻重看複習。簡言之﹐就是「細細粒容易食」。

    這種教學方式﹐是遷就學員的喜好﹐據說特別適切成人的學習模式:有明確目的﹑重視掌握實用﹑不受時空限制﹐不長篇大論…等。所以在職業培訓行業中頗受重視。

    具體來說﹐教師或培訓者應如何理解這種教學和課程設計?如何選材和「切割」資訊?如何備課?學員懂得如何配合或整石碎片嗎?學術研究有否証明成效呢?對學生成長和學習有何優缺影響呢?看來問題不少。下周再談。

 

2024年3月16日

唐招提寺

930       唐招提寺

德叔 n  20230315

 

 

 

    遊日本﹐參觀了天平時期的古都奈良的國寶「唐招提寺」。當天遊人不多﹐大概不是遊客打卡點。

    公元八世紀日本皇室感於日本佛門律法混亂﹐派人到中國請來律法專家﹐揚州大明寺高僧鑑真和尚到日本傳法。日本使者更帶來長屋親王的禮物:一千件袈裟﹐緣上繡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鑑真感其誠而多次東渡日本都不果﹐第六次才成功﹐但已經年老雙目失明了。到日本後得到天武天皇的皇子新田部優待﹐賜了親王舊宅邸予鑑真﹐並於公元759年建成了唐招提寺。被尊為日本律宗總本山。現今唐招提寺在奈良郊區五條町﹐有巴士可達門口下車。

    唐招提寺歷經1200多年風雨地震火災的毀傷﹐佛法輝煌和廢佛毀釋的滄桑起落﹐主建築「金堂」和背後的「講堂」仍得以保留。迄今寺內仍保存了國寶十七件,重要文物二百餘,成為日本天平時代文化繁榮的有力見證。是扶桑的大伽藍、東洋名刹。

    唐招提寺金堂歷經多次維修。特別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時﹐有部份建築坍塌了。1997年倡議重修﹐花了兩年研究﹐於1999年開始了四千日的「平成十年大修」。先在主體建築「金堂」上蓋了工作大棚覆蓋整座建築﹐紀錄了每一塊磚瓦柱樑的位置狀況和編碼,全部拆缷﹐經復修後按原貌重組。現今只更換了主柱36根中的1根。朽木壞了才換新。我近觀舊柱﹐方見到用相近顏色木皮覆蓋補貼其上。主要原則是「修舊如舊」。

     維修時﹐拆下屋頂的兩個鴟尾﹐發現一個是1200年前原裝古物。另一則是七百年前換上去的。但「新」的已經有裂縫,決定要重新燒製才裝回屋頂。希望這個最新的可以再支持1200年。

 

 

2024年3月14日

遊日本見民風

929        n 20240308

 

 

    周前到日本關西旅遊。這是廿多年來首次重訪日本。上次是公幹。前後七天全在東京跟文部省和各級教育負責人開會﹑參觀學校。旨在瞭解日本教改的思路和措施。今次則是自由行和自駕遊﹐除了京都奈良等大城市外﹐也住在和歌山縣附近較小的市鎮﹐如:宇治﹑八日市﹑東近江﹑近江八幡市等。有機會見識中小城鎮的風情。

    有幾點觀察:昔日印象中﹐日本乾淨企理﹐物價高昂。今次見到整潔依舊﹐但消費物價普遍不高﹐大概因為多年經濟衰退和通縮﹑日元對港幣貶值。日常用品不少比香港更廉宜。例如超市購物的白色膠袋每個港幣15仙。

    街上整潔如昔﹐卻絕少見到垃圾桶。經旅遊達人指示方知道一般在購物機旁才有。

    在大城市主要公共車站(如京都奈良)有安排專人報告將到站的路線號並指示乘客上車。在主要景點附近的行人斑馬線安排專人指引保証走正道﹐免生危險。這不單是便民安全措施﹐我看更是減少失業人口的方法。

    市民普遍守規有禮﹐這應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教育成果。在公車中途遇上司機要換班。原司機臨走時執齊物品﹐戴上制服的帽子﹐向乘客立正鞠躬才下車。新上車的司機穿戴整齊向乘客立正鞠躬才坐上司機座位﹐除下帽子才開車。

    在火車站地下街連鎖快餐店晚膳。侍者送餐並介紹後﹐立正退後一步鞠躬才轉身離去。讓人感到該食肆的員工培訓和執行一絲不苟。讓人覺得工作人員敬業。這也應是多年累積的文化成果。

  

 

2024年3月5日

分校的承傳

928

20240301

 

    粵港澳大灣區的社經發展﹐因而促進了與港澳各方面交流激增;包括資金流﹑人力流﹑物流和資訊流等。早在十多年前筆者也曾參與討論過邀請本地名校在內地建立港人子弟學校﹐旨在讓港澳居民在內地安居樂業﹐促進大灣區融合。最近澳門橫琴深度合作規劃開展﹐澳門也有學校在橫琴開設分校。

    我想:與其在外地開設分校﹐為何不索性開辦一間全新的學校?這使我們省思﹐名校在異地設分校是否真的會延續或承傳原校的一些特點和教學效能?掛上相同的招牌校徽﹐就能培養出跟原校相同/相似的學生?在一個全新環境和校舍設備裡﹐招聘了一批新教師任教﹐只是採用原校的課程綱要﹐就會教出相同的果效?

    分校也許繼承了原校的校徽﹑校名﹑校歌﹑校服甚至校譽﹐因而收得較多尖子﹐就能繼承「名校」之所以「名」嗎?分校有否承傳了原校的教學效能?學生有否習得並保留其文化傳統?教學效能或文化傳統又如何才得以延續和遷移落地呢?

    記得廿年前山東杜郎口中學因為其《導學案》教學模式頗有成效﹐故吸引山東全省紛紛仿效﹐進而後來全國大批學校引進其教學模式。當年廣州聘了杜郎口的崔其升校長﹐帶了一名山東原校教師南下在廣州天河區搞了一所民辦的「思源學校」﹐教學模式與杜郎口基本相同。

    曾兩次聽崔校長談辦學和改革﹐他說這種移殖大約是生產方式或技巧的學習與遷移。他指出:課堂形態相對還較容易模仿﹐但杜郎口中學當年在人口外移﹑生源下降的殺校環境中﹐艱苦改革﹑摸索求存求變﹑還課堂給學生的精神﹐大概少有人瞭解和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