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5月28日

澳門科學館

20110527

  澳門科學館運作一年多了。 據悉首年參觀人數有卅多萬。 除了國際大都會的著名博物館 (如羅浮宮﹑開羅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或北京故宮等)﹐會有大量外地遊客參觀外﹐一般地區性博物館參觀人數應與其常住人口基數相比較。 澳門人口約50萬﹐略少於香港的沙田。 若扣去「新開張.三日香」效應﹐估計每年維持25至30萬人次到訪﹐算是不錯了;比率猶勝香港一些博物館。
  澳門科學館﹐由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在中區海傍與文化中心相連。 又邀得原香港科學館館長過檔主持﹐其展品和活動均參考了國內外科學館而安排。 特別值得一開眼界的是:其天文館播放的全天域3D高清影片效果﹐應是當今世界之最。
  然而﹐論視聽之娛﹐大概仍難與商業機構的表演節目競爭。 因為澳門每年有三千萬旅客﹐故可支持開發了不少世界級的表演。 配合了高清影像與數碼環迴立體音響外﹐更加上了風水煙雲搖震等感官刺激。 故此﹐博物館裡即使再添新奇先進的展品和設備﹐儀器再昂貴精美﹐也未必能夠勝過商業操作。 反而商業機構發現到博物館與教育機構中有吸引力的活動﹐便會即時吸收和改進﹐成為其吸客賣點。
  由是觀之﹐博物館的吸引力﹐依靠的關鍵仍然是「人」----博物館工作者和教師。 博物館要依靠這些專業人士安排的教學課程﹑設計切合學生學習需要的細緻解說﹐方有教育成效。
  然而﹐畢業於兩岸四地大學的教師﹐鮮少受過培訓去帶領學生使用博物館﹐這才是博物館教育最大的隱憂。






2011年5月21日

校友還債

20110520

到澳門某學校工作之餘﹐聽該校校長講到最近該校有兩件喜事:一是有一位校友被選為當地傑出的藝術家﹐傳媒已有大篇報導。 另一件好事卻不便大張旗鼓和點名張揚。
這是一間多年來都專門收取弱勢學生的學校。 其中不少清貧學生﹐連交學費都有困難。 學校為了協助這類學生﹐便提出可以申請學費減免。 為了顧全家長和學生面子﹐便將學費減免的機制稱為「貸款」。 其實學校早視之為已出之物﹐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人還款。
可上個月﹐一位四十出頭的男士﹐帶了一筆款項﹐到校務處說要「還錢」給母校!原來廿年前他是清貧生﹐因著貸款完成中學。 如今他當了保安員﹐儲了些錢﹐便還給學校。
在澳門當大廈保安員的﹐大概收入還是不多。 要養家外﹐還要儲錢應該有點吃力。 可他儲錢要還的﹐是一筆廿年前欠下而沒有人會追收的的「貸款」。
校長說:這是學校的光榮﹐其意義不下於昔日學業成績不佳的校友得到藝術家榮銜。 但因「還債」的校友不願張揚﹐也不便點名表彰。
德叔以為:這位校友的行為心意﹐即使不點名也要宣揚。 特別是向校內師生成員宣佈。 這是活生生的德育教材!應該細緻地做一個特寫專題﹐使之成為宣傳學校核心價值的「故事」。
學校文化的營建﹐需要大量有血肉﹑有代表性的真實故事。 學校領導層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與學校核心價值符應的事例﹐整理包裝並向校內外持分者推廣。
真人故事與具體實例從來都是最能感動人心的文化元素。

2011年5月14日

教孩子說謊

20110513

我們以為自己都會教孩子們誠實。但你有否教她說謊呢?老師不會教學生作弊﹐但學校裡的確常有測考作弊﹐而且作弊只會發生在學校測考的情境中﹐孩子在家中一般是毋須作弊的。應該相當肯定:作弊是由學校學回來的。如果你教孩子誠實﹐不應說謊﹐而其他師長們大概也不會教她們欺詐不誠實﹐那為何孩子們都懂得說謊和測考作弊?
我們平日「學來的」東西﹐不一定是由他人「有意識有計劃」地教﹐而是「由實況情境」引導習得;特別是由所謂潛移默化﹑近墨者黑﹑形格勢禁﹑約定俗成﹑有樣學樣﹑耳濡目染…...等生活格局不自覺地習得。
孩童生平第一次說謊﹐先備條件是生活中有大量由成人示範說謊的事例﹐然後大概在某一個情境格局下﹐孩子感到說真話會被懲罰和面對不利的情況﹐便會選擇說謊。說謊成功後﹐使他更明白說謊的好處﹐以後不說真話時便有較強根據了。
家長們平日不自覺地示範說謊和其他生活細節﹐都成為孩童的模仿對象。因為家長父母是孩童最信任的「重要他人」﹐父母行事為人﹐都深深烙印入子女的性格和心中。
最近看到一位佛教出家人開示信眾的故事:有信眾抱怨孩子難教﹐學了不少壞習慣。法師問﹐你試過影印嗎?如果發現影印本上有錯字﹐怎麼辦?…..家長是原裝正本﹐家庭是影印機﹐孩子只是影印本而已。
多年以來﹐我都在教師培訓的課堂上問老師:你會鼓勵﹑放任﹑還是阻止你的兒子向老師告發旁邊的同學作弊?……看官﹐你的答案呢?

2011年5月7日

新形勢下的教師

20100723

          當今教師的壓力來源﹐部份來自適應急變的世界。 教師不單授傳統的道業(即教過去的知識文化)﹐也要教導學生面向未來﹑一起解決當下生活的難題和困惑。
          將來的世界充滿不確定性。 面向未來的課程內容要教些甚麼﹐不容易說得清楚﹐各持分者不易求得共識。 故課程不斷改革﹐不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甚至部份說法經不起學理的論証﹐而只是政治角力下的妥協產品。
          實際生活中﹐又不斷出現新的難題﹑甚至價值標準都變易﹐不再有簡單的是非常模。 教師面對社會多元價值的時候﹐難以充滿信心地持守過去的原則。 一旦遇到家長﹑學生或持分者的挑戰﹐便易顯得無所適從﹐心理壓力便大增。 例如:新型社經形勢產生的御宅族和電車男﹑由怪獸家長養成的「草莓公主」等﹐都是前輩老師所未見的「新型學生」。學生群中出現的網上欺凌或援交﹑是往昔教育學院未曾探討過的訓導課題。 師生的資訊素養追不上網絡科技的發展而形成的教學困難﹐教師們必須邊做邊學﹐方可追上時代的要求。
          家庭結構變得鬆散破碎﹐各類真假單親引致子女的成長困難﹐有時要由學校教師瓜代父母的職能﹐師代親職。 如果缺乏心理準備﹑實戰技巧和理念支撐的教師﹐壓力焉能不大?
          何況有些家長﹐往往視自己為消費者﹐是購買學校服務的米飯班主。 教師只是提供服務維生的「售課員」或侍應生﹐相處時的心態或要求自與往昔不同﹐動輒投訴或質詢﹐甚至告上法庭或索償﹐教師不安和感到壓力﹐理所當然。

校政民主化

20100716

        當今香港教師的壓力來源之一是「校政民主化」。
        四十年前當教師的都記得:學校行政基本上由校長和個別主任老師負責﹐教師只須集中精力搞好課堂教學便算是好老師。 學校裡甚至有專職訓導主任﹐老師們大可將那些「不聽話」的學生交訓導主任抽離處理。 學生頑劣者﹐大可記過﹐積累大過三次﹐便可「踢出校」。
        當年普通老師沒有需要或機會處理「學校行政」;不需參與制訂學校的政策和三年計劃;毋需檢討學校的「強弱機危」與工作的「保改開停」。 因為這等工作﹐全由正副校長或加上若干資深同事決定。 老師們只需接受指令﹐按計劃行事便可。
        但近年推行校政民主化。 學校政策和措施要經讓各級同事參與決定﹐為了體現「民主」﹐甚至三上三下﹐來回反覆討論方可作出決定﹐於是用了不少時間研讀編寫各類文件﹑參與各類大小會議﹐老師工作量大增﹐壓力便增。
        倘校內「計較文化」盛行﹐工作量錙銖必較﹐每每講求「量性公平」﹐同事互相監視對比彼此的工作量﹐動輒投訴﹐壓力當然大。 有些校長為免麻煩﹐在制訂政策和各項措施時﹐都要開大會﹐人人參與﹐事事「公投」﹐以免爭論﹐以塞口實。 這些程序﹐都得花時間心力。 遑論會上爾虞我詐﹐生理心理壓力必大。
        提高透明度是民主化的體現。 故學校要將各有關教學事務﹐向各持分者交代﹐以便被監控。 例如有些學校﹐每次測考﹐教師都要向家長交代評分標準﹐文書工作和心理壓力增加是必然代價。

點虫虫

 20090918

        兒子風風出生後﹐給我教學工作不少啟示。
        因為這使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一個孩子是怎樣成長和學習:包括身體機能活動的成長﹑思維語言的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等。 例如他如何學會走路與手眼協調﹑說話(由發聲到有意義的語句甚至外語)﹑由辨識事物到分辨真偽是非。 這都使我省思自已平日教學的方法與得失。
        記得他剛學會走路不久﹐我有機會看著他在學習原地轉圈。 他轉呀轉﹐大概覺得頭暈﹐便停下來稍息調校平衡並奇怪地望望周圍﹐然後又再轉。 反覆試了近十次﹐有時連站也有點不穩﹐便又停下來想想﹐站穩了又再轉。 我只小心留意附近有否尖角物體和家俬硬物﹐免得他跌倒時受傷。 啟示:這等體驗學習﹐旁人不能越俎代庖﹐教師的職責是提供安全的環境和事後的簡釋總結debriefing
        未足周歲﹐牙牙學語﹐婆婆跟他玩「點虫虫」:點虫虫.虫虫飛.飛到西.飛到東.飛到風風嘅鼻哥窿。 初時我不以為然。 心想這等玩意有何作用呢?語句內容九唔搭八﹐沒有邏輯。 虫虫怎可以「點」?
        婆婆先示範﹐後來又捉著他的手指互點﹐他也跟著模仿﹐口裡也斷斷續續地說著單字﹐後來就學到單詞﹐重覆久了﹐便學到單句﹐最後整首「歌」都可以唱了。 我猛然醒悟:這原來是個訓練手眼協調的遊戲。 小孩子用手指互點﹐其實並不容易。 過程中﹐孩子學到言語﹑手眼同時並進協調﹐不知不覺中便學到身體各部份的名稱。
        當我醒悟點虫虫也有教育功能時﹐便也陪著他玩點虫虫了。

教師家訪

20090911  

        2009年八月初美國《教師雜誌》Teachers Magazine載有一文﹐知道美國教師做家訪也是少數。 作者是一個做了十九年社工才轉行當教師的。 他覺得瞭解學生家庭背境很重要﹐便決定家訪班裡的每一個學生。 卻惹來家長的疑問:「你來訪我家﹐目的何在?」「是我荷西出了事麼?」.....可見家長不習慣有教師家訪。
        教師答道:「沒甚麼﹐我只想聽一下你的意見﹐我怎樣才可以當好你兒子的老師罷了。 我每年都盡量探訪自己班中的學生。 大概花你廿分鐘左右而已。 這位老師撰文分享:家訪時機愈早愈好﹐比學生出事以後跟進好得多。
        所謂家校溝通﹐多是校方單向宣佈學校的訊息予家長﹐而鮮有互動對話。 家訪既可以知悉家長和學生的故事﹐也可以發掘家長的資源協助教學。
        德叔當校長時﹐因為要陪著女教師去家訪﹐見識了社會眾生相﹐大開眼界﹐也上了不少寶貴的課。
        我們的經驗:香港大多數家長都很重視老師家訪。 我們很容易留意到屋裡曾經花了心思整理打掃﹐買備茶點招待;甚至特別「斬料」加餸﹐使到我們不好意思推辭他們安排的晚餐。 也曾被家長在門口截住﹐說家裡屈窒擸雜﹐強要帶我們到樓下茶餐廳飲咖啡。 印象最深的是﹐爬上觀塘一橦沒有電梯的大廈八樓﹐迎接我們的是一位不諳粵語和普通話的女士﹐滿面笑容滿口鄉音﹐不停熱情說話。 其初到香港的兒子也翻譯不了。 我們只好堆滿笑容自說自話﹐鷄同鴨講了十分鐘便告辭。 我想:她大概不在乎明白我們講甚麼﹐而在知道我們關心她兒子。

死因研究

20090828

          學生成績不濟﹐一般人都歸因於其資質愚魯﹑或懶惰心散﹑無心裝載之類。 最常見的治療葯方:是留班讀多一年﹐如果再不達標﹐便再留一年。 倘再未見果效﹐則可能要另覓出路﹐「轉換環境」或索性輟學。
          留班是否良方?
          如果熬湯葯要三個小時才成﹐則只熬兩小時當然未夠火候。這時煲多一小時便可能有功效。若學生當年因生病失戀家變而荒廢學業﹐或未懂生性等各種原因而失手﹐則留班多讀一年或會有機會改善學業。但學生的失敗是學習規範未成﹑學習方法不對﹑干擾學習的因素仍存﹑學習動機不再﹑老師教法不改﹐則留班多讀一年﹐焉會提升學習效能?
          學生學習失效﹐宜做一點死因研究。教師家長和學生都要查找成績差的成因而對症下葯。 切忌妄下結論:不是讀書的料子;天生愚笨;家境不佳﹐不能與人家有補習先生的比較;父母文化低﹐故成績差;基礎薄弱﹐一時間很難追得上同學的進度……等等。
          以往不少學校將留班當成一種對學生的懲罰或公開示眾的警戒﹐故留班是一種耻辱。其實﹐留班應視作一個珍稀的「重生的機會」。就本港官津學校的資源分配來說﹐更是一個近四萬元的獎學金。故我們應該細緻分析學生學習的「死因」﹐才決定誰人適宜取用「留班」這個珍稀的資源。
          是故學生留班後﹐接手的老師沒有適當的跟進﹑沒有改變學生的學習規範和對症下葯﹐則留班生成績理所當然會原地踏步﹐重蹈覆轍﹐繼續沉淪。然後得出結論:不是讀書的材料﹐退學!

死得不明不白

20090904

        面試失敗後﹐應試者鮮有知悉其中「死因」。 蓋面試的過程﹐多是一個篩選的考核﹐不是「促進學習的評量」。 主持面試的﹐沒有責任向面試者解釋其失敗的因由。 故此不少人死得不明不白。
        半年前理工大學為其學生辦了個模擬面試活動﹐請來人事管理的專業人士向學生講解各類應注意事項。 其中不少值得年青人留意。 例如:對清潔工人沒禮貌﹑衣著與場合不合適﹑沒有做功課(對申請的工作和機構缺乏基本認識)﹑電郵地址的名字不合適(如自稱為sexy girl之類)
        德叔亦嘗因聘請一個學校文員而與一位女士見面。 全過程十分鐘裡﹐她只是望天望地望牆壁﹐就是不望人。 當然我們不會聘請她。  
        十多年前當副校長時﹐見到一位應徵教席的老師﹐本應坐在秘書小姐旁的沙發等待與校長見面。 但竟然趁秘書小姐離席時﹐走到桌前翻閱桌面的文件。 校長會見了他三分鐘便完結﹐當然也沒有說明他的「死因」。
        今年內曾參與三個辦學團體聘請校長的工作。 出乎意料之外的﹐竟然有若干位應徵者﹐犯了不應犯的「錯誤」。 按情理說﹐應徵校長的﹐大概是富經驗的老師﹐甚至是當過高層行政職務者﹐也許曾參與招聘工作﹐應當知道其中竅門。
        然而﹐竟然有應徵校長者﹐不能說出辦學團體的辦學宗旨﹑不知道辦學團體屬下有那些學校等容易在網上取得的基本資訊。
        其中死得最不明不白者﹐當推以下案例:應徵者信函中列出若干推薦人或諮詢人。 當我們向推薦人諮詢時﹐得到的「忠告」是:不要聘請她!

2011年5月6日

風雨橫斜中的選擇

20110506

某校要我跟老師們講:如何上好德育課。 我婉拒了。 德育又豈是在堂上「教」的呢?
德育堂上教學生孝順﹐學生便會晨昏定省﹐暖席臥冰?課程上教謙和有禮﹐學生行藏舉止便會溫良恭儉讓?課堂上教誠實﹐學生便坦誠相對?教愛國﹐學生便精忠報國?果如是﹐則天下間又怎會有壞人和所謂「問題學生」?
教師在課程中企圖教授的﹐往往與學生所學得的不同。 教師從沒教學生作弊和偷竊﹑沒教學生說謊和粗言穢語﹐學生做起來卻精通其中奧妙﹐說起來更七情上面﹑音韻鏗鏘。 可見﹐德育講課多勞而少功。
教育是教導學生面對他們的將來。 德育要教的﹐是教導學生於其將來的現實生活中﹐特別是沒有師長在旁時﹐懂得作出「正確的選擇」。 這選擇不可能今天便窮盡各種可能性﹐不可能事先說明簡單的答案﹐學生不可能背熟德育課本的答案便會懂得作人生的選擇。
抉擇﹐是在實際生活中衡量輕重優缺的掙扎﹐在風雨橫斜的困局中權衡利害和回應內外的訴求。 我深信德育只有通過生活實例才學得到。 倘師長希望學生在較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免得學習期間焦頭爛額﹐大可設置生活場景以刺激思辯﹐從而理解和體諒各方的反應和利害關係。 是以近年課堂裡多了討論和爭辯﹑角色扮演和戲劇元素。 因為這才比較真實和觸動人心。
最近致群劇社再度公演話劇《斜路黃花》﹐是側寫辛亥革命的輔助教材。鼓勵學生看這類話劇而學習辛亥革命﹐肯定比堂上看書聽課有趣而深刻﹐因為劇中的人心矛盾和抉擇﹐比文字更觸動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