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2年6月25日

客途秋恨.兩隻雞

    欣賞文學作品或文物等最好有導讀或導賞。因文物古蹟、詩詞戲劇、歷史故事甚至科幻小說都牽涉一些歷史文化、地理風俗、科學常識的背景。缺了這些資訊﹐就難以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並其中玄機、不言而喻的理所當然;或引申而來的人情世故、恩怨情仇。故學習時,有師長友儕導引,開門指路,會少行彎路,當珍惜感恩。

    記得丑生王梁醒波在《呆佬拜壽》中數算婚嫁綵禮的清單時:「禮餅一擔、檳椰兩對、四色涼果、五色絲線、德禽四翼」。當唸到德禽四翼時便停下來;他大概知道觀眾未必明白何謂德禽,便口白說:「呵﹐原來即係兩隻雞」。在此例中﹐演員兼任了戲文導賞、解說的任務。
     又《紫釵記.花前遇俠》中﹐黄衫客:() 十郎去了幾年?
小玉:(续唱) 唉,塞雁两度報秋令,再又添春歸雪岭。
黄衫客:() 唔,两个秋天,再加春天,即是三年。

    曲伶邊唱邊解話頗為常見。歌者常在優雅曲辭中加插一些襯字,行內又稱「孭仔字」﹐就是在詞句間加些連接詞 (如:話說/ 皆因/ 固然/ 所以/ 只見 / 於是/ 豈料/ 只盼/ 但求/ 縱使/ 亦難以…)﹑代詞(/ / / 呢個…)等﹐務求讓聽眾明白文句的因果、時序、主次等關係。

      例如南音《客途秋恨》曲詞主要是七字句﹐但各伶人的唱腔版本﹐都在字詞間加了不少襯字。(以下括號中就是)
     夕陽照住(個對)雙飛燕,斜倚蓬窗思悄然。耳畔(又聽得)秋聲桐葉落,(又只見)平橋衰柳鎖寒煙。(我呢種)情緒悲秋同宋玉,(況且)客途抱恨(你話)對誰言。(正係)舊約難如潮有信,新愁()似海闊無邊;觸景更添情懊惱,(虧我)懷人愁對月華圓。

    據說客途秋恨前面一段《序》﹐是後加的。因為一般聽眾要先知道故事的背景﹐方更明白曲中人事的脈絡。

        又聯想起柳永的詞不少是為歌伎樂工而寫﹐普及到有井水飲處都有人誦唱。能雅俗共賞﹐不容易啊。

 

 

2022年6月17日

習胡人騎射

841       n  20220624

     

在「學校變革」的課上﹐曾舉這事例供學員參考:

《戰國策》和《史記》記戴載﹐趙國勢弱﹐甚至受毗鄰的中山國侵擾。當時中原漢人步兵乃博帶寛袍濶袖,主要靠徒步射箭和車兵。胡兵則短衣窄袖和穿褲子,束皮帶,用帶鈎、穿皮靴騎在馬上用弓弩攻擊,是靈活快速反應的部隊,對打仗當然比較有利。趙武靈王於是興起學習西北戎狄的習慣,改革軍服。適應戰爭由「步戰」向「騎戰」的改變,提升戰鬥力量。趙武靈王跟大將軍樓緩、智囊肥義等人商議五天後,決定易胡服、改兵制、兵士要學懂騎在馬上射箭。他知會有人反對﹐便派人跟他的叔父公子成先打招呼。

他的命令還沒下達,就遭到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為由,拒絕改變。趙武靈王帶頭穿着胡服會見群臣。又結合圍獵活動進行實戰演習。

    胡人的窄袖短襖軍服,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較靈活機動。武靈王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他不光改革軍服﹐還要全國上下臣民都改穿胡服,這就真是移風易俗,改革觸及層面就很廣,加劇了改革的困難。

公子成等人見武靈王真的要實行,便散佈流言反對。武靈王召集邯鄲滿朝文武,當面用箭將門樓上的枕木射穿,並嚴厲地説:誰再説阻撓變法的話,我的箭就穿過他的胸膛!又私下親自向公子成解釋。「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聖人之道也。」並指出,「便國不必法古,聖人之興也,不相襲而王。」最終公子成也穿窄袖交領右衽的服裝上朝。三年後,趙國向北闢地千里,中山國贈邑求和。

這變革的故事有何教訓?

2022年6月10日

陽春白雪

838       陽春白雪  20220610  

粵劇作為一種廣東民間娛樂活動,觀眾大柢都是普羅大眾。1949中國文盲率是80%,農村人口更達95%。換言之,六七十年前,粵劇觀眾的文化教育水平一般也不會高。

早期廣東大戲甚至是沒有完整劇本的「提綱戲」。二次大戰前後粵劇班主競相邀約文人執筆新編戲文唱詞,又參考其他劇種的元素,便漸多較為完整而文辭優美的劇本。不少朋友都喜歡潘一帆、李少芸、唐滌生﹑徐子郎等人於二戰後創作的劇本,欣賞其辭藻典雅,富文學價值。

然而唱詞典雅,一般觀眾聽得明白嗎?例如《再世紅梅記》的折梅巧遇中,裴禹唱:竹園竟有天臺路,阮郎坐待百花仙。有多少觀眾知道阮郎是誰?甚麼是百花仙?

曲詞中用典,其實對觀眾的要求也很高。試問年青的觀眾又有多少人知道顧曲的周郎是周公瑾、沈腰潘鬓指的是沈約的腰﹑潘安的鬢?他們的腰和鬢又有甚麼故事?

《紫釵記》內有句:「飄香雲鬢玉釵風,人面燭光相映紅,別後鉛華今始見,豈無膏沐為誰容?」最後一句典出《詩經.衛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演出時﹐如無同步字幕之助觀眾可能連曲詞中用的是哪個字也未必能夠辨識。我留意到編劇的文士大概也知道這情況,是以唱詞中往往加點口白,俾觀眾較易掌握劇情內容。

粵劇從來都是一個不斷革新的劇種。要做到雅俗共賞,適應時代特點﹐確非易事。粵劇已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亦已經納入本港中小學音樂科課程。但培養觀眾包括其文化素養,也是其中必要環節。可見弘揚傳統戲曲,確是一項龐大複雜的系統工程!



2022年6月4日

文盲

840   nnn  20220603 

   

部份市民不懂或未能使用智能電話,致使全市檢疫防疫工作推行受阻礙。這引起我省思甚麼是網絡文盲。

Alvin Toffler在《未來的衝擊》中指出: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會讀寫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得學習、忘記/放棄所學和重新學習的人。The illiterate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not be those who cannot read and write, but those who cannot learn, unlearn, and relearn.

那就是說:持續學習的人,才不會成為文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現今文盲標準有三:一是不能讀字書寫的人;二是不能識別現代社會標誌或符號 (如地圖、圖表、交通符號等) 的人;三是不能使用電腦/網絡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智能手機是依頼網絡的微型電腦。) 後兩類被視為功能型文盲,亦即他們雖然識字,卻對現代科技常識方面,像文盲般貧乏。

網絡文盲在現今世界中生活是相當困難的。例如申請政府或公營服務、掛號求診、買車票等。在內地甚至購物乘車上學、進出公共場所也成了難題。然而筆者身邊有些退休教師卻自嘲是網絡文盲,甚至索性放棄學習使用手機。他們都是教師,為何甘當文盲?這使我記起廿多年前,有教師抗拒使用電腦,辯稱:我過去教出了多個博士醫生教授,都未用過電腦!

我總覺得,如今不懂得使用手機,是心理上或情緒上的障礙﹐多於認知機能的阻障。當然也有經濟匱乏而致對電腦的陌生而疏離甚至抗拒。

先父生於中山縣農村,母親是筲箕灣水上人,都未上過學。然而都能識字從商持家為適應社經變化,學懂了開車、使用新機械改善生產。這固然是大勢所趨為勢所迫也因知道不能抱殘守缺。我猜想,掃除功能型文盲還是攻心為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