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2月21日

校園與法律


668 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20190222


        參與在職校長培訓課程中的《校園相關的法律議題》有九年了。 每年備課時﹐都有新的挑戰和學習。 一方面是合作的律師大狀們經驗性格各異﹑其精熟範疇又各有所長﹐教學風格亦有不同。 加上社會風氣急變﹐是以每年討論的案例﹐亦日新月異。 尤其精采者﹐在職校長們現場提出的奇難雜症千奇百怪﹐每次上課﹐都很富挑戰﹐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但都覺趣味盎然。
        課程內容不單止於教育條例和相關規則附例﹐更關乎僱傭勞工﹑專業責任﹑意外保險﹑疏忽侵權﹑知識產權‵私隱﹑歧視﹑性侵﹑防貪﹑與執法機關的關係﹑兒童權利﹑青少年犯罪﹑上訴機制與調解外﹐還牽涉到一般消防﹑建築﹑食物環衛﹑保安等範疇。 加上家庭糾紛﹑同事矛盾﹑資訊保安和機構良好管治等﹐在三四十個小時裡﹐根本不可能全面覆蓋。 更何況各校校情不同﹐要兼顧各類學校的實際需要﹐絕不容易。
        故內容只能聚焦於若干常見課題。 由討論案例入手﹐探究精選案例背後的理據﹑精神和教訓﹐希望校長們心領神會﹑舉一反三﹑把握關鍵重點﹐從而避重就輕﹐遇事能迅速止血急救而不致泥足深陷致使局面惡化﹑減縮惡劣影響。 尤有重者﹐盼望校長們敏感於當前社會的形勢風氣﹐切莫掉以輕心﹐以致最終要對簿公堂﹐被曠日持久的官司分心﹐而未能專注學生的教學和成長。
        每次課程總結﹐我都強調:這類課程旨在讓教育工作者對法律規章有足夠的敏感度﹐堅守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立場與初心。

2019年2月14日

我的成績表


667  《教育心語》20190215

        老友相聚﹐總會交流一下近況。 部份已屆退休之年的﹐沒有甚麼事業新進展﹐則多談旅遊或養生健康資訊外﹐也會提一下子女的事業動向。 已有孫輩的﹐往往會拿起手機﹐興奮地展示兒孫的相片或視頻。
        我留意到:人家看著自己兒孫相片視頻的「老友」﹐面上笑意盎然並充滿驕傲自豪﹐就像自己拿了甚麼榮譽獎項一樣﹐其興奮不下於自己取得的成就。
        子女學業或事業有成﹐固然值得欣喜。 我們理解把子女兒孫的成就視為自己的成就﹐與有榮焉的感覺和想法。 倘若子女出了點軌﹑或不務正業﹑或長期待業在家啃老的﹐便會成為難言之隱的傷痛。 表面上說:「仔大仔世界!管不了!」心底裡總有些別扭疙瘩。 更因為擔憂卻不足為外人道﹐心有鬱結而不歡。 甚至有朋友因此抑壓成病﹐而要長期按時跟心理醫生打交道。 此所謂長憂九十九的天下父母心。
        子女長大成人了﹐真的「管不了」﹐理性上明白要放手﹐要放下。 可感性上就執著而扎心﹐睡不安穩。
        子女仍在青少年或兒童期的﹐父母一般就更難放得開。 總盼著要把子女塑造成理想的模樣。 極端的﹐甚至把子女在學校的成敗和活動成就視作自己的成績表。 把孩子的表現跟自己的成就感掛鈎。 當教師批評孩子時﹐就視作批評自己;因而反應激烈甚至不很理性。
        在家校合作講座中﹐常提示家長:這種心態﹐也許就是把家長煉成「怪獸」的因素之一。 教師見家長時﹐宜敏感於此而多體諒多作開解﹐切莫火上加油。     

2019年2月7日

美國最熱的教育趨勢


666  《教育心語》20190208


        美國一個教師培訓機構TeachThought月前發表一報告:美國教育界最關心的30個教育趨勢:30 Of The Most Popular Trends In Education 2018.
        他們主要通過各網絡的搜尋器﹑教育網站的熱搜字詞等客觀資料加上編輯委員們的整理﹐得出當今美國最熱門關注的教育趨勢。 當然﹐關注和熱點並不表示正確﹑重要﹑創新或必然﹐卻可看到教師想知多一點的方向。 其中排前10位的依次是: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 創客學習Maker Learning﹐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Bloom’s Taxonomy﹐資訊素養Digital Literacy / citizenship﹐個性化學習﹐專題研習 Project Learning﹐促進學習的團隊建設Team-Building For Learning﹐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天才時光Genius Hour和排第十的教學同理心Empathy
        有人留意到STEM STEAM 排不進前廿位。 然而相關的創客學習﹑資訊素養﹑機器人編程和遊戲化學習等都入了圍﹐說明了教師更關注實務操作的理念多於宏觀政策和口號。
        其中 Carol Dweck 提出的成長心態排首位。 筆者認為這個關乎學習動機的永恒課題﹐從來都是教師和家長最應重視的。 這亦關乎教師對於學習的哲學和信念﹑關乎教師面對學生表現久佳時的態度﹐如何給予學生正向回饋的關鍵環節;實在值得教師細緻琢磨。 因為教師是學生作長經歷中的重要他人﹐給予適切的評價和回饋﹐深入孩子的心靈。   該機構在其網站亦提供了多篇關於成長心態的解說文章﹐提綱挈領地分點說明﹐寫得淺白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