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3年3月25日

酸鹼體質的謠言

879 20230324

  

科普不易。因為解說要深入淺出﹐甚至有時不能深入﹐只能因對象而給適當的答案﹐使問者有得益有收穫。就如兩歲孩童問媽媽:我從哪裡來?答案就不必由卵子受精開始,大概只需說是由媽媽的肚中出來便可。中二/大二或文科/理科學生問同一問題﹐答案重點詳略當然不同。故科普必須因人而異。

       中學生問原子結構或原子軌道,就不須講薛定諤方程、波函數、邊界條件、角動量等,根本就沒有意義。就如向小學生解說紅樓夢中警幻仙子的意象;用中文向不懂中文的人解說甚麼是食客三千。因這對受眾不可能有任何收穫。

       說明事物的來龍去脈或特徵﹐宜舉受眾已知和熟悉的實例或適當類比。也就是此欄多次提到要「教得到位到肉」。

       社交平台資訊良莠不齊﹐錯誤不少。卻不斷有親友轉發﹐實在「教壞人」。

       舉個實例說明:曾經流行:「酸性體質容易患癌」、「多吃鹼性食物,可降低身體酸性」之類。BBC多年前有特輯講科學家追溯此說的來源﹐追到美國一個所謂醫生﹐查到原來全無事實和科學根據。這個「醫生」更因欺詐歛財被捕入獄。香港傳媒(包括明報﹑香港電台和谷歌搜尋)也曾澄清此說的謬誤。但至今仍有人傳播﹐以訛傳訛。

       又有人說鯊魚不會患癌。故吃了鯊魚骨或相關製品會抗癌防癌云。其實由第一句起已無根據。

       網媒中不時有所謂治癌福音之類的訊息;只需問一句﹐如此重大發現哪年拿到了諾貝爾獎?有否寫進醫學院一年級教科書。

       看來科普或可由打擊謠言﹑澄清混淆﹑消除誤解入手﹐效果可能更佳。因為有針對性地拆解坊間傳聞會更到肉貼地﹐印象才深刻﹐才會正本清源。


2023年3月18日

因-->果?

【878】20230319

 

統計學非常有用﹐應該是科普的基礎之一。因為在生活中誤用的真不少﹐在商業廣告或政治宣傳中刻意誤用統計數據或圖表造成某一結論也常見。接觸得較多的﹐是「民意調查」。讓市民大眾和學生懂得調查統計ABC﹐是科普的重要課題。例如統計樣本的大小﹑抽樣的方法﹑問卷的設計﹑其中常見術語的意涵﹑問答的方式與場合等。

    就如去年有傳媒大字標題:「近8成受訪港人考慮移民」。原來這個調查是由主辦移民展覽會的商家所做並發放。這機構的誠信﹑調查採樣設計是否可信?有否核實?傳媒這種報導﹐如果不是編輯專業上疏忽就是失德的刻意誤導。

    記得多年前修讀《教育統計學》時的一個故事:英國有一個研究發現小學生的學業成績與其每周洗澡頻率正相關。也就是說:學童每周洗澡次數愈多﹐其學業就愈好。結論是甚麼呢?是學童成績好﹐就刺激到他多洗澡?還是多洗澡就會使成績變好呢?須知統計上﹐兩個現象經常同時出現(正相關)﹐不一定是有因果關係。

經查核後﹐原來在英國﹐窮家孩子洗澡次數普遍較少﹐尤其在冬季。中產家庭對孩子的照顧較佳﹐基本上家長每天都督促孩子洗澡。學童的學業成績更可能歸因於其社經地位的差異。這是統計學上干擾因素 confounding factor 引致的偽關係 Spurious relationship的典型例子。換言之﹐這個AB同時出現﹐不是 AèB﹐也不是 AçB。而是 Aç C èB

    又例如:雪糕銷量與泳池遇溺人數正相關﹐不是兩者互為因果﹐而是天氣炎熱同時引致兩者一起出現。

教師宜謹慎選用這類謬誤事例作教材﹐讓學生連繫到生活或時事新聞﹐學生才會學得更深刻。

 

 

2023年3月11日

科普



 876  n  20230310

 

 

       不少廣告宣傳中﹐傳輸錯誤訊息。更多是把假資訊滲雜在真資料中﹐真假難辨﹐良莠不齊﹐常使受眾墮入其誤導的圈套﹐因而作出錯誤決定。又常用一些時興的科學名辭(例如AI/量子/納米/區塊鏈/負離子/元宇宙…)包裝﹐使人覺得所提的內容有所謂「科學根據」或是先進科技產品。

    學生對教師信任﹐教師倘能匡正其中謬誤﹐對提升大眾的科學意識﹐事半功倍。教師有必要和責任做好各類「科普」工作。

       科普不限於介紹數理化生等理科知識原理﹐也包括文史哲藝政經的常識。不少人因為在中學過早文理分科﹐以致不少中學生應該懂的普通常識﹐竟然茫無所知。例如文科生不懂家居電器的「保險絲」﹑微波爐或發電站的原理;理科生不知通貨膨脹的背景原理﹑甚麼是蘭亭序或李清照。

    其實更重要的﹐是一些基本邏輯推理的ABC﹐科技術語的基本意涵﹑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例如:甚麼是公平測試?甚麼是獨立變數和依頼變數?葯物是否有療效是如何界定的?AB兩件事物經常同時出現﹐只是相關還是有因果關係(A引致BB引致A )﹐如何界定?何謂雙盲實驗?如何避免光暈效應Halo Effect?卡爾・波普Karl Popper科學証偽是甚麼意思?科學証明有何種要求/條件和局限?

       這類基礎常識﹐不少在初中課程中已經涵蓋﹐但卻因輕輕帶過﹐沒有充份結合生活例証說明﹐以致如水過鴨背﹐過眼雲煙。又如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的技倆﹐必須多舉常見的時事生活實例﹐方會加深學生的印象﹐而知所警惕辨識。

    懂得這些理念﹐應該較易洞識廣告宣傳中的誤導成份﹐做個精明消費者。

 


2023年3月4日

PISA加考英語

876】n 20230303

 

 

    22年來,全球已有85國﹐過百萬個15青少年參加過OECD每三年一次舉辦的 PISA測試﹐測量其閱讀、數學、科學素養。這測試涵蓋了九成世界重要經濟體。其跨國比較的結果,成為全球教改的重要指標。

       2018PISA加考了非認知能力:全球素養global competence和創意思考creative thinking

    下屆(2025)將為非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地區測評學生的英語能力。據說現己有19地區報名參與。包括台灣和日本﹐未悉香港會否參與。

       PISA巴黎總部的專家Tue Halgreen有參與起草英語測試架構﹐劍橋大學參與評分和分析。他指出:多年來各國表示想知悉學生的外語能力水平。因為在全球化環境中﹐不少地區都投入了大量資源於外語教學。例如:中日韓台在小學階段英語課時分別是188, 105, 204, 144小時。初中階段則依次為315, 351, 340, 243小時。投入不可謂少﹐但成效如何呢?哪種教學方式會更高效呢?不少人都緊盯著結果。

       這次英語測試將全部通過電腦進行﹐包括聽力、口說和閱讀能力,但不考寫作。在示範考題可見到考生在屏幕上看圖後回答:圖中人們正在做甚麼?為何他們都在笑呢?無論考生以單字或句子去描看到的顏色、人物/場景等,或更完整的描述,口說部分都會被錄音,和所有閱讀和聽力的測驗結果,送回劍橋作統一做評估。這有異於過去 PISA 測試由各國團隊自己評量。

       我們不必過份緊張看PISA 的排名榜。其實PISA 報告中有不少重要發現。例如香港澳門的教育體系顯示出我們學校間的差距較小﹑高低社經地位的學生得到比較均質的教學,成績差距較世界各地都小。可視為「教育公平」的優等生。詳情可參閱PISA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