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1月24日

最流行的名字

716  20200124


    家長為孩子命名﹐所用的字眼有時代的印記﹐有地方的特色﹐有反映文化潮流﹐當然有繼承傳統和規範
    上周提及戰後嬰兒多了一大批國富家強﹑和平昌盛﹑富貴榮華之外﹐當然也有比較傳統的男孩名字:志強仁義禮智信德堅英俊等組合 女孩子不少是淑嫻美玲翠珍麗華潔萍秀芳…的組合
    2020年一月底國家公安部發布了全國姓名的統計(港澳臺除外)﹐其中有些資料頗為有趣
    原來全國最多人姓王李張劉陳﹐但廣東福建浙江一帶則以陳姓為首 全國第一姓「王」盛行於北方﹐是16個省區的第一大姓 青海寧夏兩省則姓馬最多﹐因為回族人姓馬者甚眾 我在甘肅省工作時到個幾條馬家村﹐村裡八成人都姓馬
    全國最多人的一百個姓氏﹐佔了總人口的85%以上 三字姓名(單姓兩字和複姓單名)的佔83%
    全國有近卅萬個張偉﹑28萬個王偉﹑ 27萬個李娜 接下來是王芳﹑李偉﹑王靜﹑李靜﹑張敏﹑劉偉和張靜
    20182019年的新生嬰兒則多是:浩宇﹑浩然﹑宇軒﹑宇航﹑銘澤﹑子墨﹑梓豪﹑子睿﹑子軒﹑梓睿。女嬰名字頻率最高的依次為:一諾﹑依諾﹑欣怡﹑梓涵﹑詩涵﹑欣妍﹑雨桐﹑佳怡﹑佳琪﹑梓萱。原來梓涵﹑一諾﹑欣怡﹑詩涵等已連續幾年都名列榜首
    廣東佛山近五年男嬰叫梓軒的最多﹐2019年讓位於梓睿 女孩則連續四年以梓晴為首﹐芷晴為次 內地網民有分析指:其中不少是流行電視劇中人的名字 此說有待核實
    看來命名時也要考慮重名的因素

2020年1月20日

為孩子命名


715 n n  20200117


        有後輩問及給其新生寶寶命名的意見。如此人生大事﹐我焉敢越俎代庖﹐妄加意見。 還是交由其父母或祖父母掌握好。 只是提及一下選字的聲音平仄等小事。
        例如:姓氏是陽平聲的黃容陳龍洪者﹐不宜只配陽平聲的名字如鴻松融崇晴琼瑩成玲萍榮明之類。 曾有遇學生名字為何寒航﹑陳仁辰等﹐讀起來不夠鏗鏘。
        國人給子女命名﹐大體均充滿期盼祝願﹐故多選擇良好意思的字眼﹐亦反映了家長當時的心態。 我輩見過不少女同學名群娣﹑帶娣﹐大概父母盼生男孩﹐期盼此女帶來一群弟弟。 更嘗見有女生名「換兒」﹐盼兒子盼得太露骨了。 該女生申領成人身份証改名「煥儀」。 這都反映了社會的價值觀。 最誇張的﹐有孩子被命名為「多餘」﹐對孩子的傷害太大了。 後來他也改了名字。
        昔日農村不少名字簡明樸實﹐因其出生時的特徵就叫:九斤﹑初六﹑滿月﹐閏土﹑三妹﹑妹妹等。 在戰亂遷徙中出生的不少就以出生地為名如:港生﹑穗生﹑桂生﹑京生﹑滬生。
        有女生名桂湘﹐我猜她父母一是廣西人﹐一是湖南人。 她奇怪我怎會知道。 有前輩的名字是「守滬」﹐使我想起1932年《一二八事變》的上海保衛戰役。 也許其家長借此紀念這歷史事件。
        國家貧窮積弱﹐給外國欺負﹐民生因戰亂而長久苦慘。 所以不少戰後嬰兒名字中多了國富家強﹐平安康盛﹑富貴榮華等字眼﹐反映了家長甚至國民的希望。 香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相對安定了﹐嬰孩名字便流行「詩書樂韻彤雲曉熙﹑峰松梓軒宇雨穎俊嘉敏之類。
       

2020年1月12日

認識粵港澳大灣區


【714】   2020-01-10


       2019年夏﹐澳門某校邀我到該校做校本教師培訓﹐主題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和教育。 當天我在該校介紹近廿年中國崛起和大灣區的基本經濟狀況時﹐大多數老師都感到新鮮﹐表示從未想像過其發展的速度和數據。 特別很少橫向的跟其他地區或國家比較。
        據最近澳門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澳門中學生對大灣區的發展現況和規劃認知基本不足。 其中主觀感覺認知普遍低於客觀的認識。 例如:據問卷調查﹐自以為合格的學生不到五成﹐自以為不合格的過半。 然而在客觀測試中﹐真正合格的僅二成多﹐不合格的過七成。 易言之﹐澳門學生對自己對大灣區發展的無知認識不足。澳門的教師同行表示﹐不少學生其實對自身生活環境的認識不多﹐大多仍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中。
        個人以為:這種情況可以理解。 學生多關心求學考試﹐少有關注將來升學或就業等生涯規劃事宜。 學生對這類看似遙遠而實在切身相關事物普遍認知不足或有誤﹐社會傳媒固然有責﹐教師本身的認知和教學也宜檢視。 易言之﹐與社會和教師/學校提供的資訊有關。
        大家都明白,教師對祖國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有何認知和採取何種態度﹐對教學果效起著關鍵性作用。
        去年九月份在香港一所學校教師發展的《生涯規劃》講座中﹐介紹中國社經發展和大灣區狀況後﹐有年青教師問:「如此說來﹐即是你要我們擁抱大灣區嗎?」
        其實﹐擁抱與否是個人的主觀判斷和選擇。 但作為教師﹐向學生介紹大灣區的實況﹐卻是專業教師必要的應有之義。

2020年1月5日

由故事開始


713  20200103


        認識基督教﹐始於小時候上主日學聽個別的聖經故事。
        知三國演義﹐不是拿原著順序由頭看到尾﹐而是看手掌般大小的插圖漫畫(小人書)個別故事的單行本。 例如:孔明借箭﹑挑園結義﹑三氣周瑜﹑華容道等。
        看水滸傳和西遊記也是如此﹐是先在不同場合偶然接觸個別人物或其故事:武松打虎﹑林沖夜奔﹑呼延灼連環馬﹑宋江怒殺閰婆惜﹑鐵扇公主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 後來到中學時才真的拿起文字版本的水滸西遊。
        接觸不少中華故事﹐包括楊宗保佘太君﹑穆桂英﹑梁紅玉擊鼓退金兵﹑審烏盆﹑六月雪﹑陳世美秦香蓮等則是由電影或戲曲入手﹐當年也不知其出處朝代﹐只知都是「古代」故事而已。
        中小學時期﹐家中有幾冊成語故事﹐其中故事依筆劃序排列。 從這幾本故事書學成語﹐更是閒時隨手拿起其中一本﹐每次看三五頁。 從中斷續散亂地讀了數以百計的故事寓言﹐既提升了語文能力﹐又無心插柳地打下了中國史地文化的基礎。
        在生命歷程中﹐隨機碰上華盛頓砍櫻桃樹﹑三隻小豬﹑目蓮救母﹑捨身餵虎﹑白雪公主﹑加利略之死﹑哥倫布﹑威尼斯商人﹑南丁格爾﹑基度山恩仇記等外域故事﹐依稀知道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甚至模糊地感受到其共同性。
        在中學之前﹐通過千百個古今中外故事﹐學了人情世故﹑道德倫常﹑忠奸善惡。 潛移默化地塑造了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家國情懷。
        入了初中才首次有歷史科。 比較系統地知悉中國和世界歷史時間框架。 後來再用上幾十年時間把這些故事連繫到框架中去。
        這種由散亂個別具體故事到整理出系統化的知識理念框架﹐大概才是一般人學習的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