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4月26日

網課的《課堂常規》


729  nn  20200424


         平素課堂有《課堂常規》。例如課室要安靜清潔﹑坐姿宜端正否則會影響學習情緒。上課時要備好書本筆記﹑紙筆或計算機等文具。老師進入課室時各生起立行禮致意等。這些儀式絕非繁文襑節表面功夫﹐而有提示收拾心情專注上課的功能。
         部份學校網課有規定按平日時間表實時上課﹐甚至據說還要穿好校服云。部份學校則重編時間表縮短課時﹐增加小休時段。有些學校只上午才有課﹐下午全休。
         如今學生在家上網課﹐身心狀況千差萬異。有家長反映:上網課時學生有枕在床的﹑攤在沙發的﹑抱著貓狗的﹑手中拿著手機或零食﹐而非紙筆書本或滑鼠鍵盤﹐就像閒時煲劇模樣。既未事先下載或打開工作紙/講義/google form, 還不時跟家人閒聊﹐甚至用手機跟同伴聊天或同步打機。
         是以教師行家都知道﹐在網課環境下的學習果效﹐強者愈強﹐弱者更差。弱者主要是家庭支援不足(甚至全無監督/協助)﹐基礎不穩﹑欠自信﹑缺自律﹑專注力弱﹐平日學習動機低下者﹐在孤獨﹑無師長鼓勵和群體壓力監督的氛圍下﹐更容易分心旁騖和厭學甚至放棄。學習果效當然難有保証。是以不少學校要求家長從旁協助。特別是小學生和弱勢中學生。
         不少教師作出因應而調校了教學策略:將教授內容精煉濃縮以適應短暫的專注力;又於其中加插幾次即時回饋的是非選擇題﹐務使學生因要即時回應而未能分心。要求學生回答方式宜更清晰﹐不能像以往只問一句「明唔明」便算﹐而要指示:「明白的現在就按O﹐不明的按X」﹐並即時觀察並處理其回應。


2020年4月19日

網課經驗點滴


728  nn  20200417


        盡管有卅年講課經驗﹐也自我感覺良好。但近月為兩間大學上了若干網課。發現跟面對面講課分別甚大﹐深感上好網課是門大學問。個人經驗稚嫩﹐要多加學習。茲有以下經驗想法供交流指正。
         1, 大學一節課是三小時﹐扣去中場小休或頭尾﹐一般都要2.5小時內容。平素只要備課充足﹐內容踏實﹐加上適切吸引的簡報﹐必要時插入影音視頻﹐配以講義﹐教學果效應有保証了。如今要求學員 (我的學員全是在職教師和校長)對著屏幕近三小時﹐將心比心﹐自已也難頂。故我將內容分拆成五至六小節﹐每節20-30分鐘左右﹐小節間安排個間歇或提問討論﹐以期提升學員的參與。
         2, 不宜讓觀眾全程看著PPT。我留意不少「網紅」的視頻講話﹐其特點是必須讓觀眾見到主持人/講師﹐不宜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而出鏡時多是半身而非大頭像。講者半身出鏡﹐有利展示身體語言﹐有利溝通。鏡頭宜跟眼睛同一水平﹐則視線會稍為向上﹐樣子會較為精神。
         3, 我喜歡有真人在我旁邊一起上課﹐既助我處理PPT和個人影像的交替﹐也可插咀介紹一些觀眾的回饋;因為我專注於講演時﹐往往未能留意到觀眾學員中途以文字的提問或發言。有時即使觀眾無人搭咀﹐我跟旁邊的同事兩人也可自製反應。當然先前的準備要更多了。
         4, 因學員全是教師校長﹐要求他們在網上隔空討論﹐非常困難。主要是沒有現場彼此可見到身體語言和眼神互動接觸﹐氣氛很難寛鬆熱烈起來。而一般成人發言﹐都怕「講錯」被人取笑﹐為免出醜便傾向沉默。故討論議題要設計得更吸引或剌激。

2020年4月12日

當一天皇帝


727 nnnn  202004010


         教師和博物館導賞員工作有共同特點:以淺白通俗的語言﹐和活潑的形式將書本/展品的精深內容向觀眾/學生介紹﹐盼增其知識﹐復使其對事物有新的理解。
         世界各大博物館的展品聲音導賞﹐一般長度都都在三五分鐘之內。如果觀眾對展品一知半解甚或「無知」﹐ 導賞該從何說起呢?弱水三千﹐如何篩選只取一瓢? 這個篩選工夫﹐就是教學方法的核心。專業內行人或大學教授知得愈多﹐設計解說詞時要放棄的資料就更多。
         個人經驗:由觀眾的「已知」切入﹐在其學習的最近發展區做工夫。已知﹐除了其生活現況和先備知識外﹐也包括其誤解和疑問﹑混淆與迷思﹑傳聞與新聞等。
         因為現場解說時間有限﹐倘未能三言兩語建個知識基礎,只有參觀前做點導入備課 (briefing)。完全無知的話﹐隔得太遠﹐宜另選主題和展品。
         表達方式也要與時並進﹐用受眾喜見樂聞的手段出之。近年北京故宮在網上建立了豐富的文物數碼資源。包括了把古物活起來的動畫﹑言簡意賅的導賞說明和教育活動﹑更有多彩多樣的文創產品﹐使到珍稀文物變得可親近可理解。
         近年在紫禁城的端門 (天安門後﹑午門前面)建了一個數字博物館。裡面利用VR的技術﹐讓觀眾得以走進養心殿和三希堂。又可換上各類宮廷服飾拍照留念。更開發了約十種免費的手機App, 介紹國寶。其中一款適合高小的學生﹐讓孩子嘗試當上一天皇帝﹐從而明白清代帝皇的起居生活特點。
         其宗旨不是要求學生觀眾成了故宮文物專家﹐只盼通過文物的故事﹐關心愛護中華國寶和文化。

2020年4月6日

通俗的解說


726 ¾¾¾¾20200403


        博物館的主要觀眾對象是普羅大眾。 到科學館或太空館的不一定修讀理工科甚或不知何謂心宿二和電磁波;到藝術館的更多是不知印象派﹑莫奈Monet或趙少昂是誰。 到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僅少數知道白堊紀﹑鸚鵡螺化石或三角龍為何物。  
        對多數人來說﹐到博物館去﹐主要還是開眼界見識一些未知或學習不熟悉的事物﹐多於去欣賞珍品或朝聖。 到蒙娜麗莎面前打卡拍照的興趣多於去瞭解文藝復興的歷史。
        年前香港公開大學一位學者曾做調查﹐ 結果指出沒有藝術背境的觀眾很喜歡博物館的多媒體導賞活動和協助。 不少觀眾對照了多媒體中的實景和作者的畫作﹐方知道作者的創作意念和特質。 一般觀眾當知悉展品的背景故事﹐方知道展品的價值和意義。 故策展人和導賞員都要考量外行人的觀點和興趣和需求。
        導賞員和教師一樣。 既要「備課」﹐更要「備人」。 要懂得受眾的水平﹑疑惑﹑需要和心態。 導賞解說詞宜通俗淺白﹐要懂得用今天現代語言訴說古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細節﹑用中學水平的話語解釋科技前沿的尖端新知。
        內地電視頻道的文教節目﹐無論是《百家講堂》﹑《文明之旅》或《如果國寶會說話》等﹐講者﹑編導和主持人都嘗試用優雅而淺白的語言和圖象把學者們數十年窮經皓首的枯燥研究成果向公眾介紹。 故此每當見到考古人登山涉水在風霜烈日下的艱苦工作後﹐最終抽絲剝繭地將沉睡地下的古物解密﹐並化作生動趣味的故事﹐我都深被感動。 須知十來分鐘的節目﹐往往凝聚了幾代學者的研究心血。 教師從中可學的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