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3月29日

齋講教學法


620  n 《教育心語》20180330


        齋講教學法又稱直接串講法﹐主要就是用語言聲音直接宣講傳授內容。這種教學法對師生雙方要求都很高﹐特別是教師。
        先看學生這一邊。 這種教法要求學習者留心聽講﹐並且能即時將接收的新信息加工﹐結合到其個人已有的知識系統去。 在新舊資料間找到連結和關係 (例如對比﹑矛盾﹑異同﹑時序先後﹑數量層級﹑因果﹑方向趨勢) 倘若接收者找不到新舊之間的聯繫﹐或混淆或連結錯了﹐便不能正確理解新信息的意義﹐也許一直錯下去或者糾纏不清﹐不能再加工前進。 換言之﹐感到不明白或學不到。 於是索性停下來----不學了。 如果能夠即時糾錯﹐那才可以繼續上路。
        故此講者不能一直講﹐要留有停頓間歇﹐讓聽者可以提問或澄清﹑有空間和時間加工﹑尋覓和建立鏈接關聯。
        人的專注力有限。 即使對聽講主題有興趣的成年人﹐也不能專注地聆聽太久。 故此國際著名的 TED Talks, 據説也要求講者在十八分鐘內結束講章。 故講章超過一小時的﹐都要把內容巧妙地切割成若干十餘分鐘的片段﹐使到聽眾得到休息更新的感覺。   
        教師(講者)這一方的講授其實是向學生「大聲想」Thinking Aloud。 語言發音聲調語速必須得宜外﹐也須明瞭學生的先備知識基礎和思路﹐然後條理分明地闡述內容﹐讓學生較易重置和整理新資訊。 倘能知道學生加工時的難點和容易混淆的關鍵﹐更要適時點撥澄清﹐喚醒其系統內的已有知識﹐讓學生較易鏈接結合。 教師愈瞭解學生的思路﹐就會更有效地將內容分拆成小台階或鷹架﹐讓學生得以攀緣前行﹐讓學生在其最近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邊沿逐步前進﹐從而擴建其新知識架構。


2018年3月22日

網上的好教材


【620】《教育心語》20180323


        翻轉課堂要求教師拍些短片﹐將主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先行預習。
        然而有些老師不擅拍片﹐其實大可借助網上豐富的視頻資源﹐選取其中合用部份﹐剪輯其中片段供學生自行觀看。 甚至只須在《導學案》中標示觀看該視頻中起迄時段 (例如1:23~4:56)便可。 視頻內容毋須一定直接講課文內容﹐大可著學生留意其中若干事物﹐或猜想其因果﹐作為思考和加工的材料。 因為預習材料的功能本來就是 David Ausubel 所指的前導組體 Advanced Organizer﹐功能在激活記憶系統中的已有知識﹐準備鏈接將要到來的新知。
        這類預習材料﹐固然可以跟教學內容直接相關。 然亦可以是新奇的資訊﹐用作激發求知慾望﹐引發動機。 也可是跟教學內容間接相關的材料。 例如一些地理風光景色﹒社會生活現象﹑紀錄片﹑新聞片段等。 也可以是借這等影象而提幾個有趣的問題﹐活躍思想﹐動搖已知的知識結構﹑有利將要突破既有框架。 當然教師要花心思﹐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富趣味的問題或說法﹐著其思考探索。
        Ausubel 指出:只有產生於學生的先備知識和經驗基礎上,新知才會落實碇錨在其知識系統內﹐才會產生有意義的學習。 
        互聯網上有海量視頻材料可以引介給學生作為前導組體或延伸學習素材。 
  以往的視頻多來自外國﹐近年本地和內地媒體如中央電視台﹐拍攝了大量中文的材料﹐堪作教材。 如央視10《科教頻道》更是個寶藏。 例如其《自然傳奇》《地理中國》《走近科學》《探索發現》《我愛發明》《文明密碼》《加油!向未來》等系列都可以是STEM的好教材。 這就需要教師自己開放胸懷﹐拓濶視野﹐博採百家之精華釀成富營養的素材﹐推介給學生。


2018年3月16日

接種疫苗才學習


619 《教育心語》20180316


       今天學生的學習離不開網上資源。
       上網學習多是在相當個人化的環境。 時間﹑空間﹑方法﹑互動和心態﹐都由學習者主動決定。 作為師長﹐真的知道子女或學生已經懂得網上學習的禁忌或方法規則麼?
       互聯網是個龐雜紛亂的世界﹐由不同的社群組成。 使用者表面上不跟人交往﹐其實﹐卻受著他人的影響而可能不自知。 青少年學生入世未深﹐ 不容易分辨資訊真偽外﹐也不一定知道或明白人家把資料放上網的動機和目的。 網上資源看上去基本上是免費的﹐那麼﹐由甚麼人支付龐大的成本呢?這問題就是成人也許答不上來。 師長若不深明其中玄機﹐就難以導引學生正確地使用互聯網的資訊﹐安全地與互聯網的其他持分者互動。
學生應認識並警覺到:很多牟利的商業機構借助「科學」或「客觀」外殼等包裝﹐把其產品通過似是而非的資訊而推銷。 即使是國際知名的傳媒機構如:BBC, CNN, CCTV, VOA等﹐她們都各有立場觀點﹐提供的資訊都有其局限和優勢。 學生要警覺地吸取和使用其資料﹐就要知多一點其背景。 例如美國的FOX 和紐約時報的取材方向有何不同?台灣的自由時報或東森電視集團是藍是綠?蘋果日報/大紀元/01的基本立場如何?大公文匯與星島東方有何差異等﹐教師宜在其本科相關範疇舉具體例証示範, 方能有說服力地說明其中的玄機和偏頗或不足。 
       通過實例示範資訊的真偽局限﹐就是讓學生接種預防疫苗。 雖說不能保証免於病毒細菌的感染﹐然而作為老師和家長仍應讓孩子有足夠的防疫措施﹐才放手讓他們在互聯網上闖。 當然﹐互聯網變化實在太快了﹐最終還是由孩子們在風雨霜雪中感悟成長。


2018年3月8日

活動課程化的社經條件

618 n 《教育心語》20180302


        校園活動課程化趨勢的出現﹐既有教育上的需要﹐也有學校內外各種因素的推波助瀾﹐這包括社會政治經濟多方的共力。
  社會上的社福機構﹑商貿企業甚至政府部門﹐一方面要推廣企業形象﹐也要盡企業社會責任﹐為社會公益出點力﹑做點事。因而愈來愈多開放其場地和設備供學校參觀或使用﹑為學生提供職業相關經歷或就業輔導﹑接納學生一起做些社會服務和義工﹐甚至提供人力和財力支持學童的學習等。
        有些學校強調課外活動的教育功能外﹐私底下也不乏視之為一種市場推廣的宣傳手段。 在講求名氣品牌﹑教育也要推銷創新意念的風尚下﹐某些學校競相比拼活動的數量和成績。 面臨收生危機的學校﹐不排除有些可能要靠宣傳活動的成果作為救校/上位的靈丹。
        當家長知悉課外活動不單有助孩子的成長﹐更可能有助子女的升學和就業﹐就會主動要求學校提供相關的活動。 倘校方供應不足﹐持分者就會在市場上尋覓供應。 這種供需在校園門牆之間﹐造就了龐大的商業市場。 大量專業活動機構應運而生外﹐也促使了大量學校活動外判給這些機構。
        付鈔購買服務的家長和學生甚至學校﹐對購買的服務當然要求詳列活動內容﹒理念和產岀果效﹐以求物有所值。 在活動質素要保証問責的風氣下﹐供應者便要強調提供的乃是專業服務﹐由有證照文憑的合資格導師帶領﹐參加活動後達標的學生會獲發相關的証書。
        在問責的氛圍下﹐本來自發「玩玩吓」的興趣活動或善心助人的服務﹐也逐漸納入正規的課程﹐甚至成為學校「必修」課程之一了。

2018年3月1日

課外活動課程化


【617】《教育心語》20180223



        課外活動是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份﹐是非正規課程﹑是隱蔽課程的載體﹐是正規課程的延伸。 其教育功能早有定論﹐卻不一定全是由校方教師刻意主導的教育活動。
        1980~90年代﹐香港課外活動發展蓬勃﹐百花齊放﹐甚至成了香港教育的特色。 本來學生和教師自由參與逐漸演變成全民參與。 教師帶領活動﹐成了應有之義﹐理所當然。 就是課外活動受到重視﹐其正規化便出現了。
        課外活動正規化的成型包括:課外活動成為學校計劃的必然要素;學生參與活動會受到鼓勵﹑有紀錄﹑有嘉獎;帶領活動成了編排教師工作職務的元素;學生成績表增設活動欄目甚至評級或評語;師訓機構增設課程培育教師帶領課外活動的理論和技巧;社會成立相關的專業機構推動活動(如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學生升學就業時﹐會被詢問或關注在活動的表現﹐於是使到家長也重視讓孩子參加各類課外活動﹐其中尤以體藝活動為甚(如音樂視藝游泳舞蹈等)﹐以致課外活動成了校園以外的一盤大生意。
        不能忽略的是:與此並行了十餘年的「活動教學」(即課程活動化)也漸成風氣﹐故2000年前後討論教改時﹐活動課程化出台也順理成章並被廣泛接受。
        教育改革明確了學習不應局限於課堂校園和課時﹐不囿於教師講解而應重視活動體驗經歷﹐學習環境應該擴及社區﹐於是各學科都探索如何在做中學﹐學習結合生活。
        這個趨勢﹐不單香港有﹐在台灣教改內容中增加了「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內地稱為「綜合活動實踐課程」;日本教改文件稱「特別活動」。 基本方向是活動課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