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2月24日

外判生涯規劃

教育心語 20151225


        因為教育局予學校每年幾十萬元去做生涯規劃﹐市場上馬上有機構向學校推銷「學生性向心理測驗」的服務。 有些學校貪方便﹐購買這類「服務」﹐甚至把大部份生涯規劃工程外判﹐交付校外機構。 個人對此舉頗有保留。
  生涯規劃關乎學生個人成長﹑營建自我形象﹑適應社會常模﹑尋覓人生方向﹑訂定長短期學習目標﹑決定今天生活的情緒和動力等多種心理輔導課題﹐本來就是教師的重要任務﹐更是建立師生關係的重要互動過程﹐增進師生情誼的機會。 倘外判予校外機構﹐不說其專業水平參差﹐性向測試的信度效度成疑﹐也失了促進師生互動的意義。
  何況一般青少年心智未成熟﹐性格和自我形象正在形塑。 十來歲的性格心理性向等測試結果﹐根本很難作準。
  青少年需要擴濶視野﹐認清社會急變的趨勢﹐增加對職業生涯的認知。 需要多體驗職場生活的實況﹐明白創業的風險與高死亡率﹑經濟周期和職業不穩的風浪起跌﹑多嘗一點「搵食艱難」的辛酸鹹苦。
  學校宜多方設法﹐向社區或辦學團體﹑家長校友等尋找資源﹐增加學生到職場實習internship的機會﹑多參加「工作淺嚐計劃」Job Tasting Programme 讓學生知悉甚麼是上班返工﹑甚麼是守時和負責任﹑甚麼是人情世故和禮貌﹐就勝過這些心理性向測驗多多。
  近日報章報導有學生指她無意入空姐和會計行業﹐便指學校安排校友的空姐和會計行業經驗講座無用﹐這是功利短視。
  學生只有多瞭解各行業職場實況﹐方會對職場有較全面的認識﹐方會有較實際的思考方向和抉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