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9月27日

對症下葯

1008    20250926

 

教學工作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果效﹐特別是要知悉學生常犯錯誤並對症下藥﹑撥開迷霧﹐澄清其混淆的原因﹐突出關鍵要點。

    其中﹐參考過去歷年公開考試的考題﹐是重要資訊來源:例如多年前物理科考試曾問及以下課題:哥爾夫球場上﹐球手持棒擊打小球。問:小球所受的力大些?還是球棒受的力較大?同理﹐一架12噸大貨車正面撞向一噸重的小型客車﹐問哪輛車受的力較大?不少學生常以為小球和小車受的力較大。卻可能忽略了牛頓第三定律(作用與反作用力定律):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在同一直線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類課題在其他科目也常有。

    又例如:棟樑﹑衣裳﹑基礎﹑潮汐﹑窗戶﹑關鍵…等詞語常兩字並用。其實該兩字意義不同﹐不宜混淆。例如:

    「樑」是屋舍上方的橫木﹐「棟」是屋頂最高的橫樑。荃灣的三棟屋﹐是指這建築物有三「進」﹐即有三條大橫棟。

    中國古時穿衣服﹐上身穿的是「衣」﹐下身穿的是「裳」, 也就大概是今天的裙。

    建屋築牆的牆腳是台「基」﹐墊在木柱下的石躉是「礎」﹐用作增強柱腳的承受力﹐也減少木柱腳被水浸或潮濕霉爛所破壞。

    地球上多數地區主要因月球吸引力﹐每天都有兩次潮漲﹐兩次潮退。白天水漲是「潮」﹑晚上水漲是「汐」。很多人誤以為汐是潮退。

    窗是牆上開的洞﹐主要用作通風透氣和採光;「戶」字﹐是一片門板﹐兩扇門板合成一對門。人們出入屋舍﹐不從窗洞而由門。

    /鍵都是古時門鎖的器具。橫的稱閂﹐即關。豎的稱楗/鍵﹐是用直木頂住門﹐使門不能向內開啟。門外則有門檻﹐使門不能向外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