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9月20日

知錯而後教

1007     20250919

  

    教師宜知悉學生常犯的錯誤﹐方能有針對性地教授指定知識。尤其是學生經常誤解或混淆的概念或技巧。至於學生常犯哪些錯誤?就得靠長期積累的教學經驗。所以﹐資深教師對此比較有利。

    幾年前在此框提過我犯的一個錯誤:曾誤以為麻將枱上的東南西北跟地圖上的東南西北相同。就覺得懂得打麻將的文盲都懂﹐便掉以輕心。經過測考﹐竟有半數學生錯了:才知道麻將枱上的方向是逆時針方向﹐而地圖的方向是順時針方向的。經此一役﹐明白教師只有掌握了學生誤解的原因﹐方能點撥解開學生認知中的糾結。

    學生容易混淆的例子很多。以下是學生常錯的成語例子:按步就班﹐各施各法﹐莫明奇妙﹐責備求存﹐灸手可熱﹐再接再勵﹐朿手無冊﹐叱吒風雲﹐鬼斧神功等。不宜光是指出其錯誤﹐打個交乂扣分﹐更要解釋犯錯或混淆的原因。如上例杛:按()就班﹑是逐步進入部門和班子﹑各()各法﹑指是向不同老師學習﹐便得到不同的方法﹑莫(名其)妙是說不清楚其中的奧妙﹑﹑責備求()﹑是苛求人家做事周全完美無缺﹑()手可熱的炙是以火燒肉﹐不是針弥﹑再接再()是磨利咀巴再次戰鬥﹑()手無()是被縛著雙手而再無計策可施﹑鬼斧神()是指神級工藝或產品﹑叱()風雲則是誤認了叱和咤兩個字。

    有些成語源自典故﹐不能按字面解釋而可能需要先講典故的源起﹐學生方知道故事的意思。如:汗牛充棟/ 洛陽紙貴/ 尺蠖之屈/ 斷袖分桃/ 沐猴而冠/ 三人成虎/ 五日京兆/ 明日黃花/ 亢龍有悔/ 項莊舞劍/ 雞鳴狗盜…之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