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唐風萬里 20251003
九龍公園內的文物探知館有展覽《唐風萬里》﹐由內地十省28個文物單位選出文物298件/套經精心安排展示﹐讓觀眾對唐朝這個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有更直觀的認識。展期至今年年底。其中不少展品是首次離開內地藏館到港展覽。當中唐玄宗與妃嬪打馬球PoLo的畫卷則因太珍貴需要保護﹐僅展出三個月至九月底﹐欲看從速。今次還展出本港出土的唐代文物29件﹐以彰顯香港跟內地唐代文化的關聯。
中國的唐代(618–907A.D.)是歷史上極為璀璨的朝代。吸引我的﹐除了其典章文物豐盛外﹐更有其包融中外華洋文化的社會風貌,其影響普及世界以迄今。今次展覽分八個單元﹐從多角度呈現大唐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我最喜歡的是介紹唐人衣食住行娛樂等生活的展示與描述。例如唐人如何品茶飲酒﹑穿衣理髮﹑跟外國人商貿來往﹑文化交流等。
今次在接近入口處有赤金走龍一只﹐是1970 年陝西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幾條小金龍之一。體型小若姆指﹐工藝非凡。展品又有女士陶俑若干﹐髮式跟沙田文化博物館所示的非常相似﹐應該是當年流行的髮型。展品中有多面銅鏡﹐都將鏡背面的紋飾向著觀眾。使到多數觀眾都難以想象如何「照鏡」。(正面光滑才可以照鏡)看來這種展示方法己成傳統﹐難以改變了。
又展出了西亞/波斯風格的金屬酒壺酒杯﹐使我想起當年唐人跟外國人把酒談歡時溝通語言問題。據載﹐唐時與外地交流較頻繁的有波斯(伊朗)﹒新羅(朝鮮/韓國)﹑日本﹑真臘(柬埔寨/越南)﹑天竺(印度)﹑大食(泛指阿拉伯諸國)﹑拂菻(羅馬帝國)﹑安國(今烏茲別克)…等。安祿山是烏茲別克人﹐史思明是生於遼寧的突厥人。二人都精通五六國語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