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5月30日

開筆禮 憶舊

785 n 開筆禮憶舊  202 10528

 

    家父在中山農村長大﹐未上過學。母親是筲箕灣水上人﹐據說十歲時曾在東大街一間二樓學校上過半年學﹐後來借了人家的身份証進入馮強膠鞋廠當做鞋工人直到日軍侵港。他們儘管少有上學的機會﹐卻很重視子女的教育。想盡辦法安排我們各兄弟姐妹入讀好學校。

    德叔入幼稚園前﹐父親在家中的騎樓安排了一個「開筆禮」。依稀記得大概是香案上備有香燭向天 (沒有神像)﹐我則坐在矮桌和小木櫈﹑桌上有毛筆墨盒﹑描紅簿和一札紅紙包著綠色的植物之類。請來一位有學問的長者﹐(據說是昔日村中學校的陸姓校長)﹐說話或訓話一番後便捉著我的手拿毛筆在描紅簿上寫了「上大人.孔乙己」等若干字。向天作揖三次便禮成。

    問起差不多年齡的同學和朋友﹐原來不是人人都有此經歷。有人則記得當天清晨他母親孭著他由深水埗搭船過海﹐爬到上環荷里活道文武廟跪拜文昌帝君後﹐封了五毫子「大利是」請廟祝主持開筆。另一位在赤柱長大的同學﹐家中無人識字﹐他入讀小一前﹐父母便到街坊福利會找個書記為兒子開筆。

    一位年近八十的長者記憶:當時在鄉間﹐因為是嫡孫較為隆重。天未光便被大人叫醒﹐先去鄉中最大的廟宇拜康公﹐然後回家拜祖先﹐由老祖父捉著孫子的手寫描紅簿。香案上放著紅紙包著一札蔥﹐芹和蒜﹐意指盼他聰明﹑勤力和會算。還有一餅糯米做的「薄罉」放在紅色的小椅上讓他坐著﹐大意指孩子會黐著屁股坐定定專心讀書。

    這個儀式內容﹐各地或稍有不同﹐然都寄托了家長對下一代的期盼﹐反映了華人社會重視教育求學的傳統﹐不因文盲或書香豪門有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