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2月17日

學史而生情?

564  nnn 《教育心語》20170217

  中學時讀中史﹐只為應試考高分﹐根本不知民族意識和愛國為何物。
  燃點起少年愛國心的﹐可能是個別老師充滿愛國激情的講解分析﹐某些老師教學過程中流露出對苦難國史的嘆息﹐對中國文化的深愛和陶醉﹐圖書館裡那本厚重的畫冊《錦繡中華》。 也可能來自音樂課或合唱團接觸過的旋律優美的中國民歌。
  在大學修讀歷史﹐有機會深化瞭解其中具體的細節情味外﹐教授學者更示範介紹史觀立場如何影響結論。
  記得上李定一老師的《中國近代史》﹐方知甚麼是史觀史評。 他用淺白語言講複雜的史事﹐用時代激情論古今變遷﹐大開我輩眼界﹐難怪他的課堂裡旁聽生不少於正式修讀的。
  修全漢昇老師的宋明社會經濟史﹐引動了我日後喜讀雜書和文化史。 他挖掘中外史料﹐融會並梳理出脈絡﹐示範了嚴謹的治史態度﹐言前人所未言。 例如他追索了馬鈴薯和煙草(淡巴菰)的傳入﹐如何影響中國的經濟生活。 他徵引《東京夢華錄》的資料說明北宋社會物價﹑從美洲開發銀礦的產量資料中整理出中國貨幣如何向銀本位制演變﹑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等面對泰山北斗,我們這等小毛頭只有目瞪口呆﹐ 高山仰止。
  學者嚴謹的論証和學術研究﹐豐富了歷史框架的細節﹐啟示後學探索的方向﹐引動多方聯想的興趣。 民間娛樂文藝作品﹑傳媒營造的的氛圍﹐既普及了民族文化的常識﹐亦潤澤了歷史的色彩情味。 軟性的媒介比乾硬口號和結論更具親和黏結力﹐成為民族情感的歸屬鏈接。
  指望學生民眾讀歷史而生感情?
  我相信整合官民商學的力量更有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