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4月9日

馬舞

教育心語 20150410

        少時看過一電影關於歐洲宮廷有馴馬跳舞﹐印象深刻。 最近有雜耍加上馬舞的「馬戲團」巡迴來港表演﹐也受歡迎。
  中國於唐代便有舞馬這玩意。 德叔初識唐代舞馬﹐始於多年前於沙田文化博物館徐展堂展廳得到資深導賞員陳老師介紹。 她指示展出的唐代陶馬俑中﹐有一對仍可見淺綠色釉彩的馬俑﹐馬腳提起﹐卻非跑躍﹐而似是原地踏步。 而且馬頸鬃毛梳理整齊﹐仿彿迎風擺動﹐馬背和鞍旁的裝飾物也搖擺有緻。 原來是一對在跳舞的馬。
  國內學者劉永連先生專研馬舞﹐其中趣事軼聞﹐值得介紹。
  唐舞馬始於初唐﹐稱「蹀馬」。唐中宗時「宴土蕃,使蹀馬之戲,皆五色彩絲,金具裝於鞍,上加麟首飛翅。樂作,馬皆隨音蹀足,宛轉中節。胡人大駭。」
  唐明皇李隆基不但擅長歌舞音樂﹐曾於「梨園」授教歌舞而被後世尊為伶人之祖師。 他下旨教舞馬多達四百匹。 常備可表演的亦百匹,於重要飲宴場合表演。 舞馬身披彩紋花繡的衣服,頸懸金光燦爛的鈴鐺,馬鬃則用珍珠美玉加以裝飾,極盡富麗之態。馬舞之時動作多姿:「蹲踞翻卷、頓纓驤首、腕足膝行、踏步徘徊、揚鬃跳躍、進退側轉……」嘗於網上見一個酒器上便紋有浮雕「舞馬銜杯」﹐看來馬兒還可以口啣酒杯等細緻表演。
  安史之亂爆發,叛軍攻破長安。 唐明皇倉忙出走﹐ 留下舞馬在宮。安祿山尚還見過舞馬而懂得珍惜。 後來戰亂而流落到其他不識貨的軍閥粗人手中﹐便誤當戰馬而用之。 一日﹐舞馬聞樂而舞﹐被視為妖,慘遭鞭棰而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