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6月22日

欠缺磚頭


737  nnn  20200619


        不少通識科老師都感到通識科內容龐雜﹐硬知識數量多﹐而且關係錯綜複雜。 單是讓學生掌握基本資料﹐也不容易。 因為先要介紹背景常識﹐便花不少時間。 如果學生的基礎知識不足﹐就更難長驅直入﹐而要先提供大量硬「磚頭」﹐學生方可能「建構」其知識。 沒有硬知識概念﹐談不上尋找事物的關係﹐更遑論甚麼「明辨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評論了。
        倘學生對香港百年的發展無知﹐如何理解今日香港甚或未來的前景﹐也難把自己的前途結合於祖國和香港的命運﹐難以思考和制定其生涯規劃。 如果對中國史地知識貧乏﹐怎能明白和理解中國問題的複雜性﹐包括內陸與沿海的差異﹑城鄉差距等發展不均衡引致的難題。
        十四億人的知識﹑生活水平和習慣﹐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不是用空泛的概念口號可以解決其諸般難題。 對祖國百年以來受到的壓迫和苦難無知﹐又怎會對神州大地近年的復興和發展生關切的情懷。
        沒有這些基礎﹐十來歲的中學生常會將問題簡單化﹐輕易用其個人的有限經驗代入﹐或從外地借用一些理念口號套入去﹐以為一聲令下便可將千百年來的固有思維或習慣改變。
        以處理內地三農問題為例﹐不少學生會提出「應該」如此這般﹑「只需」投入大量資金﹑「改善」運輸﹑多做「宣傳教育」﹑提升農民「科技知識」和引入「先進的」甚麼﹐拓濶視野﹐改變體制﹑更新思想模式等說法。 以為照本宣科便可解決農民生活﹑促進農村經濟。
        倘能跟農村老鄉深談一下﹐嘗試背著穹蒼烈日﹐站在乾裂的黃土地上﹐望著周遭剩下的老弱人口和留守兒童﹐便不會誇誇其談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