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10月24日

課改後的弱生

教育心語 20141024


香港2000 年課改後,學業基礎較弱的學生面對的困難更大了。對於不擅「聰明變通」而靠努力「將勤補拙」的學生更不利。出身草根基層、見識較少的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一般更難。
        近卅年來,香港、中國和全球的人力資源需求隨着社經狀况、就業形態變易而大異。課改要求學校培育的學生能適應急變的知識型、服務型、高科技、全球化的經濟和社會,理所當然,也符應家長的期望和要求。
        於是課程和考試改變了,不再重記誦知識,而重處事和解難能力。這對於靠「將勤補拙」的學生來說,是壞消息。因為這些學生不善應變,過去靠着勤力用功,靠死記硬背,也可取得一定分數;甚至憑借「死讀書不求甚解」也能取得合格的成績;偶然幸運「貼中」一兩條大題目,更可能拿個優良。如今考核的,增加了跨學科的知識與應用解難,就使得這類學生面對試卷時手足無措,甚至答非所問。
        尤其是部分考題內容,牽涉到多元的經歷,要求學生有較豐富的生活體驗,就使到生活圈子狹窄、不留心時事、孤陋寡聞或只懂背誦答案的學生舉筆維艱。
        中產子弟失敗後,往往有重生的機會:例如經濟上容許留級或轉區轉校甚至出國,其實都是轉換比賽的場地,再次參賽。草根學生參與家庭或學校舉辦的課外活動較少,遊歷見聞闕如、待人接物欠自信,面對多元評核的競爭時,表現多會較差。
        出身草根的學生,失敗後缺少了「重生」的機會,沉淪後再起的支援網絡薄弱,困境更難超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