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5月1日

培養孩子關愛他人

教育心語 20140501

Adam Grant 是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沃頓商學院The Wharton School 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他在新書《給予和索取:成功的革新方法》Give and Take : Why Helping Others Drives Our Success中,談到怎樣教養出有道德的子女。
        教育學的教科書強調一些重要的教養竅門之一,是師長宜誇獎孩子的努力,而非能力,則孩子會產生更強的努力心態,變得更有上進心;批評時,則不宜將失誤挫敗歸因於學生的天生因素、家庭出身和歷史等不可控因素,而應着眼於學生可控或可改變的因素。
絕大多數父母都認同和重視「栽培孩子成友善、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甚於所謂「飛黃騰達的成就」。然而如何方能教養出關愛他人的孩子呢?Grant 最近在《紐約時報》撰文,引述以色列的一項研究發現:重視友善、同情的父母,並不能保證教出這些價值觀的孩子。
        實證研究顯示:讚揚比獎勵更有效強化關愛他人的行為。獎勵可能誘導學生過份計算「關愛∕慷慨」有否好處才去行善,但口頭或精神上讚揚卻能彰顯「與別人分享」本質上就是高尚的。
        然而,我們應該讚揚其「關愛行為」還是其「本人」的品格素質呢?換言之,是讚賞孩子: 「你這樣做真幫到人」,還是「你真是個善良而樂於助人的孩子」?

        Joan E. Grusec Erica Redler 研究指出:稱讚孩子的品格,能幫助孩子們把關懷和慷慨內化為自我的一部分。又有研究指出:稱讚初小學生是「好幫手」比「來幫我」更好;叮囑孩子「莫當作弊者」比「不要作弊」有效。簡言之,鼓勵孩子正向成長,用名詞比動詞更有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