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2月17日

元認知

926         元認知 n 20240216

   

    出了氣力﹐卻沒有成果﹐還會繼續努力下去嗎?如果勤懇認真溫習﹐成績卻沒有上升﹐仍會堅持嗎?對手太強﹐沒有勝算﹐仍會走上去打一場必敗的仗甚至送死嗎?

    這就要判定成敗原因。若方向方法不對﹐再努力也沒用?方法和方向都對了﹐就可堅持下去。就像煲老火湯﹐材料方法都對了﹐只是火候未夠﹐繼續熬多若干小時就成﹐那就耐心堅持。關鍵是:真的是火候時間不足嗎?

    學生學得不好﹐是不夠認真勤懇嗎?有否更有效的方法?有否更佳的工具?教師作為過來人或受過訓練的超然觀察者﹐應該找出成敗原因﹐而非一味要求學生勤力。

    如果方向正確﹐果真是欠火候﹐學習者需要的是鼓勵和肯定。鼓勵不是喝采拍掌﹐更需要「有人」告訴學生已經取得哪些成果﹐讓他知悉路途中的位置﹐前路還有多遠﹑大概還有何種困難。原來學習者在未成功前﹐就像在迷宮中﹐迷茫不知自己所處的位置﹑不知前路還要走多遠捱多久。就會徬徨沮喪甚至放棄。簡言之﹐就需要一張知識地圖。

    上文中的「有人」是誰?這個人可以是任何路人甲﹐也可以是自己。知悉自己的學習進度和狀況﹐學術上叫「元認知」metacognitionmeta為希臘字,原意是超越;以超然或旁觀的立場來看事物,因而對事物的大局有更宏觀及成熟的了解。元認知就是知道自己已懂或不懂甚麼﹐與目的地相距有多遠﹐這叫做心中有數﹑有自知之明。這才有機會衡量今後採取何種策略前進或放棄。

    學生未必有這種元認知的能力。學習過程中﹐這個「有人」最可能是教師。教師要協助學生搞清楚方向和進度﹑是否有寸進﹑如何走下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