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9月27日

模仿和師徒制

747 nnnn  20200925

  

         紅樓夢裡林黛玉養了一隻鸚鵡﹐它不僅懂得念黛玉的詩﹐就連黛玉平素的嘆息聲也學得神似。我猜這情節不是曹雪芹憑空創造﹐而是與他描述賈府中生活細節一樣﹐大概是其親身經歷。

         鸚鵡學舌念詩﹐大概不知詩中意。憑其本能而已。模仿得好﹐也會得人讚賞。

         互聯網有大量關於寵物模仿人類活動的視頻。它們模仿人類的行為動作﹐維俏維妙,嘆為觀止。可見動物有模仿學習的本能。

         人類學習的歷史中﹐模仿應該是歷史最長久的主要學習方式。長久以來﹐師徒制是教和學的主流形式﹐徒弟模仿師傅行為是主要環節。師徒制大多是一對一或小組。於是有讀者問:師徒制能否解決工廠式學校制度的主要缺失----未能妥善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為了照顧學習差異﹐現今不少私立/貴族學校採用小班小組教學﹐政府資助的特殊學校實施Individual Educational Plan (IEP)﹐就都是因應學習差異的對策。但個別.小組教學﹐無論拔尖補底﹐成本相對昂貴﹐牽涉到投入龐大資源。要社會有共識才有機會大規模實施。然而在學習樂器演奏﹑美術或工藝方面﹐一對一或小組師徒制就一直存在。

         最近卅年來的學習科學Learning Science逐步明確:人的學習不是教師灌輸給學員便可﹐而是要學習者「主動加工」輸入的材料方有所成。如果只是強迫學習者模仿教師的作為﹐則往往只得其形而無其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說:知識是由學員自已建構的。故針對學員的特點輸入和導師的調校點撥非常重要。總之﹐不能千篇一律﹐一視同仁。

         模仿為主的傳統師徒制有其長短﹐近代不斷變易更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