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1月13日

說故事的能力

教育心語 2010.1.1
        在參與選聘校長過程中﹐我一直思索:到底我們需要怎樣的人材呢?
        Daniel Pink在其新書A Whole New Mind指出﹐現今社會的領袖最需要的素質是:具創造思維﹑同理心﹑識別模式的思維﹑發現意義和說故事的能力。
        說故事﹐不單是口齒伶俐﹐七情上面﹐更重要是知道選擇何種題材﹐賦與何種意義。 所以坊間有不少書籍﹐都以說故事的能力﹐作為現今領導人材的重要指標。
        Pink的說法﹐當今的校長﹐應當是個:能無中生有的發明家;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的輔導員;具全局思維﹐能梳理資訊﹐於亂中見序﹑洞識世情的哲學家;能夠瞻前顧後﹐為學校重新定位﹐為日常工作賦予新意義;能於生活中發掘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例﹐把握典型﹐以小見大﹐重新組織成故事的說書人。
        故事的內容﹐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件﹐更多是身邊生活的瑣碎小題材。 也就是這等小事﹐經過篩選﹑剪裁和加工﹐才成為動人心弦或使人會心微笑的故事。
        腦神經科的洪蘭教授指出:人的大腦有把事情合理化的傾向,此所謂「自圓其說」。古人不明白大自然的變化﹐便將月蝕、地震編出「天狗食月」或「地牛翻身」來解釋。 因為一個現象不能被合理的解釋會造成心裡的不安。
        故事就是事物的連接﹐可以重新建構別人心智。 學校的領導人﹐就要能在生活中發現有意義的事例﹐並創設成學校的故事﹐以感性的方式﹐跟師生溝通。 讓教職員工理解日常平淡例行的工作與學校的願景和價值有何關係。
        學校文化﹐從來就包括師生的故事和神話傳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