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n 20250214
近年全球熱議大型語言模型LLM。這種人工智慧 程式,可以辨識和產生文字並完成其他任務﹐包括聊天﹑回應問答甚至可以生成文章。LLM 從網絡收集數以百萬GB 的文字進行訓練。然而樣本的品質會影響 LLM 學習的效果,但已經可見LLM 的使用會大大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職業的形態﹑人力的需求。
在大學裡幾個教授曾經要求LLM模型回答考試的試題。有些回答表現不俗﹐有部份則未如人意。大體上還何以拿到 C+/B-的成績。
教育是面對未來的事業。當全球都使用這種工程技術時﹐我們的學校教育和學生將面對甚麼挑戰?簡單地說﹐我們的學校和師生到底是否知道人工智慧將會對其生活和教學起著何種影響?又因此而作出了何種對策?學校的生態將會有何改變?
是以教育當局固然要作出長遠一點的規劃外﹐也要籌謀在課程教學上作出相應的變革﹐增強師生在這方面的意識﹐甚至在生涯規劃上作點相關的準備。
作為學校領導層的校董﹐我們在過去兩三年裡﹐也先後接觸過不同型式的培訓﹐從知悉大局的發展﹐到具體一點包括AI將會對學校行政的影響或改變等。只有掌握了大方向﹐校董會IMC在財務和人力資源投放才會比較準確。
這包括認識教師培訓的方向和內容的調整﹑學校行政文書工作安排和人力調動等。
根據個人理解:在可見的將來(約五至七年)﹐AI只會提供方便﹐減省底層的文書工作量。但仍然倚賴真人的對事物的專業判斷和決策。即是說﹐AI可以替人起草文書草稿﹐但仍需人手把關修訂。學校不會把專業職能﹑聲譽交付機器主宰。校董們有個共識:只有明白知悉AI缺陷的人﹐才適宜使用AI。因為要由人把關作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