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教育界朋友談論:對未來特首的教育政策有何期盼時﹐多數都不知從何說起。 因為大多數教師少有參與制訂全港性教育政策的經驗﹐較少思考全局政策的習慣。
多數教師首先關心的﹐是枱頭的文山簿海﹑下一課的教材和教法﹑如何製作一份好試卷或如何輔導班裡的學生難題。「較有遠見」的﹐正思量如何調校下學期的課程進度﹑如何修訂筆記講義和教學法﹐以協助學生考好明年的公開試。 校長們先關注其本校未來三五年的發展計劃:弱校固然要思量如何在生死存亡關頭收生達標﹐強校也要各出奇謀﹐保住名聲不墜。
有前線教師說:「可否讓我們休養生息幾年﹐不要再提推行新政策了…待我先做好手頭的工作﹐好嗎?」
完全理解!
然而﹐社會政經變動不會稍停﹐不會慢下來等待老師休養生息。 今天如不摸清楚全球化下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探討孩子16年後畢業時的需要;怎能對應需求﹐作出必要的措施。 因為從提出論題到因應的新政策出台實施﹐往往已是五至十年後的事了。 十年後才討論新政策﹐可能則要廿年後才會實施。 何況﹐十年前參與過制訂政策的業界精英或技術官僚﹐十年後可能已經退隱江湖。 政策由另一批人接手實施。 政策即使不走樣﹐施政者要面對的﹐又是另一批持份者和輿論﹑另一批新難題了。
為了香港的教育﹐有心人應多提具體意見﹐讓特首候選人的智囊團隊思慮參照﹐做出高瞻遠矚的政策。 此舉不是為了梁唐哪一人﹐而是為了孩子福祉和香港的未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