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8月23日

南海休漁期

1003n 20250822

 

16/8 中國南海的休漁期完結了。沿海各漁港千帆競發﹐揭開了今年漁季的大幕。18/8到街市想買海鮮。魚販指我太心急了;漁船仍在回港航程之中。市場現在供應的主要是人工漁場養殖的海魚。我曾參觀過在港島黃竹坑工廠大廈裡源源不絕生產﹑供應市場需要的多寶魚﹑盲鰽﹑藍星斑和老虎斑等海鮮。據知有少量遠洋漁獲或急涷魚類上市。

      作為一個地理教師﹐我每年都把握時機向學生介紹一下《休漁期》這個概念﹐以增強學生關於生態環境的理解。

      先秦古書:春三月﹐山川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用現代語譯就是不要竭澤而漁,給魚蝦休養繁衍的時間,保障海洋生態平衡,人類方有用之不竭的漁獲。

     由於捕魚科技不斷改進﹐對海產需求不斷升高。野生海產資源已屆捕撈上限,科學家預測,若不採取行動保護海洋資源,海鮮數量會在未來數十年內顯著下降。

     根據農業農村部的規定,廣東省每年1/516/8實施南海「伏季休漁」。粵省休漁管轄範圍北起閩粵海域交界線至南中國海海域。域內只可用釣具釣魚。其他所有捕撈作業類型和配套服務都「應休盡休」。這包括了拖網﹒圍網﹑蝦拖等全都禁止操作。

     世界上多國(如澳、美﹑印/巴、日/韓等)普遍實施休漁管理措施。旨在育護漁業資源﹐讓海洋生物有時間繁殖與休養生息﹑避免過度捕撈﹐即為海洋生物提供恢復和繁衍的機會﹐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自1999年起,廣東在南海實施休漁措施﹐迄今據悉效果令人鼓舞:在實施休漁期後,個別品種的漁獲率及平均漁獲量均有增加。故休漁期由最初的兩個月到如今為三個多月。

 

 

 

 

 

 

 

 

 

 

 

 


2025年8月16日

北京故宮北院

1002     北京故宮北院

n    20250815

 

    北京故宮紫禁城於1925年改為博物館﹐公開讓民眾參觀。今2025年是一百周年紀念。經十年爭議計劃﹐三年前決定:為了保護這座古建築群﹐於北京西郊離    紫禁城30公里的海澱區旺鎮西玉河村,建一座全新的「故宮北院」。這是一所三面環水現代化正規的博物館﹐按計劃將於今年十月開館增慶。

    故宮現存文物1863404/套﹐每年展出的僅是其中很小一部份。甚至有些從未展出過。原紫禁城本身就是文物﹐要小心護養。其建造目的本來就不是展覽﹐不是供每年過千萬人參觀。也不利於保護展出的文物。估計北院開幕後會接納300万中外观众,以缓解故宫博物院的接待压力。

    新建的「北院」﹐包括: 12間文物展廳﹑文物庫房﹑文物修護醫院﹑數位故宮文化傳播用房﹑地下車庫﹑觀眾服務和綜合配套設施等。佔地面積為62.01公頃。(香港維園面積是19公頃)。因而每年能有23萬件文物走出庫房,重見天日。這將是故宫本院每年展陳量的2-3倍。

    為了護養古建築﹑觀眾的安全﹐保護文物防濕熱﹑防蟲蛀、防光照﹒防氧化,甚至需放置在特殊氣體內。故宮北院提供更好的儲存和展覽條件。紫禁城現今開放僅佔總面積的75%。將故宮裡的眾多辦公室﹑庫房和工場遷走了後﹐可增加開放面積。

    新建的北院將會是一座綠色低碳建築。屋頂有光伏發電系統﹑外牆是發泡陶瓷圍護牆、屋面,是泡沫玻璃保溫層及低碳長壽命混凝土等。其中光伏發電量很大﹐造價是市價的三倍。據說是為了適應未來龐大的用電量。

    德叔認為:這是一座承傳千年文化﹑將持續運作百年以上的建築﹐值得花多一點心思資源。

2025年8月9日

尺牘雜憶

1001             20250808 

 

    讀小學時候﹐語文科有一課程內容叫「尺牘」﹐就是學習寫信。印象中有一本薄薄的教科書。據說古時寫信多用一尺長的木牘或竹簡來書寫而得名。課程主要是學習寫信的內容﹑格式與字詞的規範。

    信函分「公函」和「私信」兩大類。公函如刊於報刊的尋人啟事或學生報的徵稿啟事﹑家長給學校為子女請假的信函﹑學校給家長學生關於旅行安排的公告等。

    私人信函主要學寫信給父母長輩﹑親戚﹑平輩朋友甚或後輩等。其中給父母長輩﹐如何稱謂﹐甚至如何自稱﹐都有一定的法度。例如:母親大人膝下敬禀者…..這個膝下﹐基本上用於子孫向()父母輩寫信開篇所用。對不同對象則可用:道鑒/台鑒/座右/壇席……之類。對平輩後輩則用:惠鑒/大鑒/足下/青鑒/如晤/如面…等。當年老師特別指出:對並非自己學生的後輩卻仍然要抬舉對方而稱為「兄」。後輩卻千萬不可因對方客氣稱兄道弟而「回敬」對方。

    信封上收信人則寫:XXX先生收/啟﹐往往在啟字前有敬語如:台啟/鈞啟/惠啟/道啟/安啟…等。

    信函後面發信人落款時﹐會客氣地請安問候﹐多為敬候鈞安/秋安/時祺/道安/安好…等。

    對親戚的稱謂(尤其是長輩)更要慎重。記得當年花了兩節課學習對親戚的稱呼:姑丈/姨母/舅父/姑婆之類﹐最後還得靠父母和家中的老傭人指導才過關。如今家中兄弟姐妹少了﹐家族關係便簡化﹐少了表親和堂親﹐也就少了甥舅姑表等關係。加上近年西化稱呼普及﹐統稱Uncle/Auntie 或叔叔阿姨等﹐甚至無大無細﹐直呼其名。

    AI普及﹐電腦代筆將成大勢。尺牘書函市場大大縮細了。

2025年8月2日

推銷靈育

1000          n    20250801

 

 

    在此同框的湯才偉博士周前在此提到有理念的﹐卻未必懂得推銷。德叔深有同感。多年來在學校工作﹐經常接到各類宣傳信函和素材。其中不乏有用的好料。但收信時間卻在暑假前一兩周到九月開學期間。需知暑假前後是學校的休整期。不少同事都放假或忙於批卷﹑出成績表﹑總結﹑收新生﹑開學﹑編班和時間表等。較少有閑參閱外來新材料﹐或作稍後的工作規劃。除非能在推廣宣傳上把握到一些關鍵痛點或時下熱門吸睛的話題﹐否則信函往往石沉大海。

    推銷活動﹐宜多從受眾角度看事物。與家長有關的﹐宣傳對象首先不是家長﹐而是校內「搞家長活動」的負責人。與推廣閱讀有關的﹐可能是圖書館主任。與參加校際比賽的﹐要找相關科目的負責教師或活動主任。推介人工智能知識和技能的﹐不一定找電腦科主任﹐也可以找負責教學的主任﹐甚至語文科或訓輔德育的老師﹐因為AI這等跨學科的內容﹐似乎要突出這個活動相關的目標和重點﹐好讓校長知悉並推介給合適的負責教師。

    我曾在一間天主教學校經歷一堂好課﹐負責聖經教學的神父辦了一個很成功推介《茶藝》的活動。邀來的客人是台灣佛教慈濟機構的師姐。她穿戴灰黑色整潔的「制服」﹑全程祥和而專業地以電腦簡報協助介紹由種茶﹑炒茶﹑運輸包裝到沖茶﹑品茶。讓師生一起經歷一場心靈洗滌的好課。既長知識﹐又滋潤心靈。

    慈濟師姐推銷的不是茶葉﹐神父需要的也不是茶湯。她們推介的除了品茶知識之外﹐更有安靜心靈的體會﹑感悟感恩眾人業力共聚的成果。

    …原來﹐靈育也可以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