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3年10月21日

909       20231020

 

     中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兩千多年來﹐不少專家學者皓首窮經做了大量解讀注疏﹐文獻汗牛充棟﹐現今後學卻往往不知從何入手。作為學生總想知道﹐可有一個雞精版本﹐簡要說明儒家學說的要義。

    孔子有一個得意門生複姓端木名賜﹐即子貢。是個能言善道的商人﹐孔門三千弟子中的首富。他辦事通達﹐曾任魯、衞兩國之相國。他曾直接問過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_衛靈公)

    按此﹐儒家的思想核心之一是「恕」。這裡的恕﹐不是原諒饒恕﹐而是「如心」。用今天的語言﹐大概是將心比己﹐以自己心忖度他人的心意﹐體諒明白人家的感受﹐也就大概是西方的「同理心」empathy 。用換位思考﹐能設身處地。自己不想人家如此待你﹐便不用這個態度方式待人。

    儒家重視現世生活的人倫關係。孔子強調:不知生﹐焉知死。故「子不語怪力亂神」﹐也不談生前死後。故怎樣處理好平日生活中人與人的關係﹐成為核心。

    與人相處的原則()﹐不會難明難求。孔子認為「道不遠人」。正如詩經《伐柯》所說:『用斧頭砍樹木製做斧頭柄,它的式樣尺寸就在你的身邊』(柯就是斧頭柄)

    孟子》說: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同理心﹐積極一點的﹐是推己及人。

    中五時讀《中庸》﹐中文科馮炎華老師提示「執柯以伐柯」這一段於答題時引用﹐會予人「有料到」的感覺而得分。是以記到今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