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n 20220624
在「學校變革」的課上﹐曾舉這事例供學員參考:
《戰國策》和《史記》記戴載﹐趙國勢弱﹐甚至受毗鄰的中山國侵擾。當時中原漢人步兵乃博帶寛袍濶袖,主要靠徒步射箭和車兵。胡兵則短衣窄袖和穿褲子,束皮帶,用帶鈎、穿皮靴騎在馬上用弓弩攻擊,是靈活快速反應的部隊,對打仗當然比較有利。趙武靈王於是興起學習西北戎狄的習慣,改革軍服。適應戰爭由「步戰」向「騎戰」的改變,提升戰鬥力量。趙武靈王跟大將軍樓緩、智囊肥義等人商議五天後,決定易胡服、改兵制、兵士要學懂騎在馬上射箭。他知會有人反對﹐便派人跟他的叔父公子成先打招呼。
他的命令還沒下達,就遭到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為由,拒絕改變。趙武靈王帶頭穿着胡服會見群臣。又結合圍獵活動進行實戰演習。
胡人的窄袖短襖軍服,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較靈活機動。武靈王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他不光改革軍服﹐還要全國上下臣民都改穿胡服,這就真是移風易俗,改革觸及層面就很廣,加劇了改革的困難。
公子成等人見武靈王真的要實行,便散佈流言反對。武靈王召集邯鄲滿朝文武,當面用箭將門樓上的枕木射穿,並嚴厲地説:誰再説阻撓變法的話,我的箭就穿過他的胸膛!又私下親自向公子成解釋。「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聖人之道也。」並指出,「便國不必法古,聖人之興也,不相襲而王。」最終公子成也穿窄袖交領右衽的服裝上朝。三年後,趙國向北闢地千里,中山國贈邑求和。
這變革的故事有何教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