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 陽春白雪 20220610
粵劇作為一種廣東民間娛樂活動,觀眾大柢都是普羅大眾。1949年中國文盲率是80%,農村人口更達95%。換言之,六七十年前,粵劇觀眾的文化教育水平一般也不會高。
早期廣東大戲甚至是沒有完整劇本的「提綱戲」。二次大戰前後粵劇班主競相邀約文人執筆新編戲文唱詞,又參考其他劇種的元素,便漸多較為完整而文辭優美的劇本。不少朋友都喜歡潘一帆、李少芸、唐滌生﹑徐子郎等人於二戰後創作的劇本,欣賞其辭藻典雅,富文學價值。
然而唱詞典雅,一般觀眾聽得明白嗎?例如《再世紅梅記》的折梅巧遇中,裴禹唱:竹園竟有天臺路,阮郎坐待百花仙。有多少觀眾知道阮郎是誰?甚麼是百花仙?
曲詞中用典,其實對觀眾的要求也很高。試問年青的觀眾又有多少人知道顧曲的周郎是周公瑾、沈腰潘鬓指的是沈約的腰﹑潘安的鬢?他們的腰和鬢又有甚麼故事?
《紫釵記》內有句:「飄香雲鬢玉釵風,人面燭光相映紅,別後鉛華今始見,豈無膏沐為誰容?」最後一句,典出《詩經.衛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演出時﹐如無同步字幕之助,觀眾可能連曲詞中用的是哪個字也未必能夠辨識。我留意到編劇的文士大概也知道這情況,是以唱詞中往往加點口白,俾觀眾較易掌握劇情內容。
粵劇從來都是一個不斷革新的劇種。要做到雅俗共賞,適應時代特點﹐確非易事。粵劇已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亦已經納入本港中小學音樂科課程。但培養觀眾包括其文化素養,也是其中必要環節。可見弘揚傳統戲曲,確是一項龐大複雜的系統工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