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10月31日

粵劇師傅教做人

756 n n 20201030

 

         據不少粵劇藝人的回憶﹐其師傅未必會「手把手」地教其演出技藝﹐但都異口同聲感謝師傅教其做人﹐感恩師傅「帶入行」搭路介紹才有機會發展。

         名伶譚倩紅的師傅是任劍輝。任在舞台上是演男角的﹐譚學的是旦角行當。任劍輝坦言「我不懂教你﹐你自已多留心學習他人的演出吧」。譚一直尊任為師傅﹐皆因任劍輝安排她「在其戲中做梅香﹑宮燈﹐帶我出身。我才有日後的機會。」

         阮兆輝提起其師麥炳榮出場前﹐在虎度門邊吸煙直到要出場了﹐便會順手將煙蒂交給旁邊的人。但如果旁邊只有阮兆輝﹐便會將煙蒂踩熄。意思是不鼓勵徒弟吸煙。是以阮一生都不吸煙。

      鄧碧雲的徒弟陳嘉鳴在回憶中多次提及:師傅沒有教我多少演出技藝﹐卻強調要先學做人立品的訣要:莫要「恨」和羡慕人家有的﹑莫爭戲做﹑莫跟人家說自己家貧﹑盡力做好自已。嘉鳴自言受用一生。有一次嘉鳴與梁醒波做對手戲出錯了﹐落幕後鄧碧雲帶著她到波叔衣箱前道歉。「我才知道﹐原來徒弟做錯了會牽連師傅!」

         當年邀得林錦堂到中大我的課堂講其學藝歷程﹐談到創新的話題。他回憶有一次在台上跟師傅林家聲演對手戲﹐最終要在台上死去。有一晚錦堂自創了一個新的「死法」。回到師傅家中宵夜完畢時﹐林家聲問:「你今晚死成點?」錦堂大驚﹐原來師傅留意到他的演出跟過往不同﹐正待解釋。師傅接著說:「家下再死多一次過我睇。」林錦堂便再做一次。林家聲看畢﹐起身咬著牙簽轉身入房﹐留下一句:「好啦﹐以後都咁死啦。」錦堂大樂:「這是少有的稱讚了」。

2020年10月25日

古印度書寫工具

756  nnn  20201023



         廿多年前讀季羨林先生的《佛教十五題》﹐方知東晉時法顯赴印度取經時﹐抄寫梵文佛經是用鐵線筆刻劃在貝葉上的。
         貝葉﹐貝多羅樹的長條形葉子。這是產於熱帶多雨區的棕櫚科植物。長成的葉子長約一米以上﹐剪頭切尾加工後中段裁成尺許長方形。經水煮搓沙壓平曬乾﹐約十片穿孔串成一匣。兩端用繩扎實。寫字用鐵線筆刻劃其上﹐後用植物果油混鍋底灰,塗抹於貝葉上﹐最後用濕布擦拭。則字跡就清晰顯現在葉上了。
         法顯之後二百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的經文也是抄在貝葉上的。這些貝葉經,後來被珍藏在西安大雁塔中。公元9~10世紀﹐中國的造紙術﹑絲綢和瓷器一起,沿絲綢之路進入印度之前,古印度人一直用貝葉書寫文字。
         源自印度這種書寫工藝現在印度差不多失傳了。卻由泰國和雲南傣族人民保留下來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存傣族不少傳統故事詩歌都刻在貝葉上﹐經文則多為南傳佛教經文。
         西藏是當今世界保存貝葉經最多、最豐富的地方。保存了梵文、藏文和巴里文等貝葉經的珍本孤本。
         跟同齡朋友談起﹐四大文明古國中﹐我們知得最少的是印度。這固然跟不是考試範圍有關﹐也因印度史割裂散亂﹑斷續而少一以貫之的脈絡。其存留的史料文物也不完整﹐故只得若干殘缺的印象。
         多年來我都喜歡在課堂上搭配上面這類短小的趣味冷知識。既活躍課堂的氣氛﹐復增加乾硬知識框架中的血脉溫度。不少學生畢業多年後重逢總喜歡提到﹐當年課本內容大多忘得七七八八了﹐卻記住這類似乎無關重要不考不計分的花絮閒話。
貝多羅樹的葉

貝多羅樹並不高大

貝葉加工後約40-50cm

在葉面上可見刻劃的文字

2020年10月18日

蔣勳《中國美術史》

【754】 20201016

 

          台灣慈濟機構的大愛電視拍了不少好節目。現在互聯網上可以搜尋庫存得以重溫其中的好製作。2013年她們邀得著名藝術工作者蔣勳拍了《中國美術史》系列近百集。內容由石器時代講到宋代為主。元明清則只是抽出了若干小主題作簡介。個人覺得有點可惜。否則這將是華人文化圈中的一件寶貝。

         蔣勳是個很好的講故事人。他通過幻燈片中的美術作品講美術史﹐不會強用甚麼深奧的內行術語﹐而多用一般「美術外行人」的生活語言介紹作品和作者的背景﹑時代政經的脈絡﹐藝術風格的沿流變革等。使一般國民即使沒有修習美術的基礎知識﹐都會聽得津津有味。間中也會連結西方美術作品作點比較﹐讓觀眾融會貫通。

         美術作品的解說不是要展示講者如何學富五車﹐而是要讓聽眾覺得有趣味。這就得要求講解者不只明瞭作品的精妙處和趣味點﹐更要知道(電視. 大眾媒體)聽眾的特點﹐包括疑惑﹑空白﹑誤解和混淆。

         一般人儘管聽過/見過青銅器﹐但甚麼是青銅?如何用模範鑄造?我們都或知道唐朝的美女很豐滿﹐但男人又有何特點?外國傳入的佛教藝術作品如何與中國的文化結合﹐從而生出漢地的美學特徵?近幾十年來出土文物如何顛覆了過去的結論和看法?由宋代起﹐中國的人物畫大致衰微而出現大量山水畫﹐又是甚麼原因?聽蔣勳講怎樣去看書法作品﹐總是結合大量書家的生平和創作時的故事。故知美術作品不是哪個天才橫空出世之作﹐乃是因緣集聚的結晶。

      德叔衷心向讀者推薦蔣勳這系列的節目。這是上佳的「科普」示範。我們實在需要多些這個級數的教育工作者。

2020年10月11日

認知學徒制

【753】    20201009


       師徒制中﹐師徒不單是示範和模仿﹐還包含了師徒間的關懷與尊敬﹑問道和解難﹑責任和義務﹑就業安排和待人接物的態度等多種關係元素。有的甚至包括了安排婚姻生老病死。

         師傅在生產/學習過程中﹐還要適時從旁解說點撥。這就要求師生比例大﹐投入的資源多﹐不適用於「大規模工廠式」生產的現代學校制度。

         傳統師徒制缺點之一是缺乏系統化的課程。而是視乎師傅實作解難時﹐按其實際需要而臨場單向示範。師傅是教學的主導者﹐過程較少靈活性和創新。

         近幾十年來﹐認知心理學興起。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學習是學員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1989年三位學者Brown, CollinsDuguid結合傳統師徒制﹑在做中學﹑主動認知學說﹐從而提出了《認知師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認知師徒制認為學習還是應該有系統的課程比較好。藉由系統性的學習活動與專家的示範解說,讓學員體驗到實際解難時的思慮歷程﹐在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中學習如何取捨。學員有實際操作與體驗的機會﹐並從中「自我詮釋」與吸收﹑轉移和應用所學。過程中可以跟師傅詢問溝通﹐則果效最佳。自我詮釋 是整理思緒﹐向師傅問道求証﹐是大聲想 thinking aloud 的過程。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環節。

         如果應用到現今學校制度﹐仍可沿用系統的課程﹐不一定要師生一對一﹐但要大量增加實踐體驗課﹑解難課。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表現﹐適時點撥和解說Debriefing。教師不能將「講了」當做「教了」。而是陪著學生走跌跌撞撞的路﹐從旁摻扶解說輔導。不只能示範﹐還要明瞭學生成敗的因由﹐從而導引向前。


2020年10月5日

師徒制.元認知

752

20201002

          傳統的師徒制有其優點‥在現代社會從未消失。經濟發達地區(包括香港和歐美各地)﹐不少行業仍保留師徒制。最明顯的如手工藝﹑音樂/戲曲/舞蹈演藝﹑美術繪畫﹑厨藝﹑機械操作(包括工廠內外的機器和駕駛)﹑宗教修行﹑體育運動鍛煉(包括比賽/瑜珈/武術)等。還有不少專業都參考了師徒制而採用其變種~~「現場實習」制度。包括了法律﹑醫護﹑中醫的望聞問切﹑師訓的校園實習等。這些專業都要求正式入行前需要經歷一定的「師徒制式」的職場歷練。

         這做法有個理論:不少重要的知識﹐是存在現場實境之中﹐不能抽空而談。離開了現場環境的氛圍﹑人物關係及其微妙的互動﹑當事人的五官感覺等綜合的全景理解﹐就談不上其中千變萬化的臨場應變。這些緘默知識 tacit knowledge(或稱內隱知識)都非文字能涵蓋包羅。而且往往這些未能以文字符號表達的知識﹐更是組織內的核心文化的重要組元。

         實地學習期間有「師傅」點撥﹐學習悟道更快﹐果效更彰。所謂「點」﹐即畫龍點睛﹐在關鍵時刻提醒重點難點﹑取用適切法門。「撥」﹐捨棄撇開無關重要的干擾訊息。

         然而﹐不少師傅自己功夫好﹐卻未必是個好的解說者﹑未必能導引徒弟如何做﹑未必明白徒弟為何做不了﹑錯在哪裡﹑有何心理或生理障阻。用今天的說法﹐就是不懂教學法。

         好的師傅能明白學員的背景﹐知其長短並其原因﹐能指出解難的訣要﹑成敗關鍵﹑也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能夠適時提供必要的工具/方法助徒弟過關。換言之﹐師傅除了自已的技藝高外﹐更要能提升學員的「元認知」﹐知道自已的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