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4日

認識我們的社區:紅磡

720 n 20200221




        設計高小學生的探索活動:認識學校所在的社區~紅磡。
        經與教師商討後﹐她們決定兩個學習目標。 一是紅磡區的歷史;二是紅磡的特殊行業:殯儀業。
        這個兩主題仍然太寬太濶﹐都可以無限深廣﹐要再縮細。 因歷史發展固然可以包括參觀現存的古蹟﹐如:北帝廟和觀音廟﹐甚至已消失的海心廟。 也可以認識已經消失的黃埔船塢﹑青洲英泥廠﹑鶴園發電廠﹑牛皮廠﹑味精廠和相關遺跡:又可從街道地名變化﹐或認識當年工業蓬勃與污染情形。 當然可以探索街坊組織和海岸線的變遷等。 最終決定集中講兩間廟宇的故事。
紅磡的殯儀業是特色﹐相關的知識卻也很多。 對小朋友來說﹐他們關心甚麼呢?哪些知識點跟現存課程掛得上鈎呢?教師又想突出哪些方面呢?最後決定學習主題是「厭惡性行業」對環境與土地利用的影響。
有了主題﹐蒐集資料便有了方向和焦點。 例如誰是北帝和觀音?這兩個神明有何功能(法力)?這跟紅磡土瓜灣歷史上的社經發展有何關係?有何相關的風俗或傳說?
殯儀業作為「厭惡性行業」的代表﹐區位選址有何特點?政府和民間有哪些考量?與殯儀業相關的有哪些經濟活動(店舖)?附近居民會有甚麼反應或矛盾?如何解決?對地價租金有何影響?
當然教師要知道自己有足夠的教材嗎?如何發掘更多材料供選擇?最後要設計安排學習的過程:哪些先在校內課堂先介紹﹐作為先備知識打好基礎?哪些資料可由學生在網上自學?哪些要到現場觀察查訪?至於當天的參觀流程路線和安全措施﹐事後簡釋Debriefing等就不在話下了。  

  

2020年2月16日

認識社區課程


718 nnn20200214


        跟小學老師共同備課:設計常識科課程﹐帶領高小學生認識學校周邊的社區。
        對教師來說﹐不依書本而自行設訂課程﹑教材和教法﹐會有心理壓力。 這種無中生有﹐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初期會因欠缺經驗﹐信心不足而躊躇不前很正常。 試多幾次﹐總結經驗﹐既有早前的範本可以參考﹐復有臨場實踐與邊做邊改的修訂經歷便會駕輕就熟了。
        教師熟悉自己學生的特點﹐明白其先備知識和需要﹐又日夕出入學校的社區﹐只要有心﹐自訂的校本課程會更適切學生的需要。 德叔作為老兵﹐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些範本框架或先例供參考﹐指點一些門路﹐給予鼓勵和肯定而己。
      早前在紅磡區一所小學參與設計認識社區的「全方位學習」參訪活動﹐高潮在分兩天帶領四班各卅個學生在校園附近觀察訪查半個上午(每班各九十分鐘)﹐回校後翌日向低年級同學介紹所學所得。
        之前的準備﹐先要教師對社區特點作篩選﹐決定教學範疇和目標﹐摸清教學單元的整體狀況﹐才會知所取捨﹐教學時便會聚焦而高效。 例如紅磡區有哪些社區特點?重點是歷史名勝?社經現況?環境難題?經濟發展? 著名地標?特殊行業?學生已知和會忽略的是甚麼?有了教學目標才選擇哪些教材和教法。
        「認識社區」範圍廣濶。 如果目標重點在傳統文化﹐可以參觀學校附近的觀音廟和北帝廟。 如果選特殊行業﹐可以考察殯儀館一帶的土地利用。著名地標建築則可選黃埔的大船﹑高山劇場或體育館等。 就是市政大廈各層的功能和特點也可以是課題。 以上各項﹐也許不少學生都應該知道。

2020年2月9日

為我們服務的人


718 n n 20200207



        在港島東區一小學觀了一節小二常識課:為我們服務的人。
一般課本或教育電視多數舉警察﹑消防員﹑郵差﹑清潔或醫護等從業員為代表。
        此校老師則跟家教會合作﹐邀請家長中各種職業的從業員到校﹐為學生現身說法﹐介紹自己的工作。 當天安排了十位嘉賓到校。 學校把課節調動﹐兩班同時進行。 每班卅個學生分五組﹐跟家長訪談半節課(約十五分鐘)﹐中場家長換人﹐即每組每節可跟兩位家長訪談﹐兩節共訪問了四位家長。
        當天來了的家長包括公司會計﹑導遊﹑售貨員﹑文具店老闆﹑地產經紀﹑裝修師傅﹑麥當勞分店經理﹑消防員和學校的警民關係主任。 除了消防員和警察﹐其他都是家長和街坊。 學生訪問時顯得有條理而禮貌﹐老師說課前有指引。 現場所見﹐原來使學生最興奮的﹐除了全副裝備而來的消防員外﹐竟是麥當勞的經理。 孩子們熱切地追問店內的運作﹐如:工作人員可否免費吃漢堡包?賣不去的薯條雪糕和漢堡包怎樣處理等?問得非常細緻。 老師反映﹐每年都是如此﹐意料之內了。
        教師介紹:這個活動由上任校長從友校引入﹐行之十餘年了。 因反應好﹐成了傳統﹐工作量又不算多﹐駕輕就熟了。 試過有家長臨時缺席﹐便找校工或校長頂上。
        課後作業是:每組代表在堂上向同學介紹訪談所得。 並作文一篇交給語文老師。 語文老師表示﹐雖然是小二﹐作文內容非常豐富﹐比平日的作文長得多。
        德叔曰:有輸入才有產出。 小二學生生活經歷不足﹐作文易成無米之炊。 訪談環節是重要輸入。    
       

       

2020年2月3日

留白的工作紙


717 nn 20200131


        我認識一些資深的博物導賞員。 他們不少都提及﹐當學生拿著教師佈置的「參觀工作紙」入館﹐便多數無心觀賞展品或聆聽導賞員的解說﹐而只顧埋首填寫教師分派的工作紙。
        其實﹐教師設計工作紙﹐旨在協助學生在參觀時﹐於眾多展品中聚焦學習﹐讓學生不致輕重不分﹐浪費時間。 故教師大可事先將工作紙交給導賞員﹐並打個招呼﹐簡介這批學生的特點和是次學習範圍或重點。 參觀探訪的學習任務不一定要抄寫資料﹐教師設計工作紙時﹐可考慮參觀期間讓學生與導賞員間多點互動﹐學習的產出(功課展示)多點留白。  
        例如可以安排學生先留心導賞的介紹和互動詢問﹐蒐集資料﹐ 然後才完成學習工作紙。 多年來﹐我多數要求學生在眾多展品中挑選覺得最有趣的一件﹐寫150字左右的介紹﹐如有需要可拍照或繪圖說明。 目的是回校之後向低年級同學介紹。 強調「向低年級同學介紹」﹐旨在讓他們要用自己的語言介紹而非抄寫展館的標準/專業說明。
        倘能與其他科目(如:語文/視藝/科學)合作﹐結合各科課程則一舉幾得﹐皆大歡喜。 例如:跟語文/美術科合作﹐回校後以印象最深的展品為題﹐交作文或圖畫一篇/幅。 內容可以是:鱷魚貝貝一天的生活﹑頑強的爬牆虎(濕地公園)﹑大熊貓的消化系統(海洋公園)﹑唐朝仕女的服飾(文化博物館)…之類。 也可以《原來如此》為題﹐介紹今次參觀的新知﹐如:恐龍原來是有毛的(科學館)﹑屎餅可發電(TPark 園區)﹒現代的稻草人(嘉道理農場)﹑消防車的設備(消防局)﹑水井和天井(農村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