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

認識社區課程


718 nnn20200214


        跟小學老師共同備課:設計常識科課程﹐帶領高小學生認識學校周邊的社區。
        對教師來說﹐不依書本而自行設訂課程﹑教材和教法﹐會有心理壓力。 這種無中生有﹐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初期會因欠缺經驗﹐信心不足而躊躇不前很正常。 試多幾次﹐總結經驗﹐既有早前的範本可以參考﹐復有臨場實踐與邊做邊改的修訂經歷便會駕輕就熟了。
        教師熟悉自己學生的特點﹐明白其先備知識和需要﹐又日夕出入學校的社區﹐只要有心﹐自訂的校本課程會更適切學生的需要。 德叔作為老兵﹐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些範本框架或先例供參考﹐指點一些門路﹐給予鼓勵和肯定而己。
      早前在紅磡區一所小學參與設計認識社區的「全方位學習」參訪活動﹐高潮在分兩天帶領四班各卅個學生在校園附近觀察訪查半個上午(每班各九十分鐘)﹐回校後翌日向低年級同學介紹所學所得。
        之前的準備﹐先要教師對社區特點作篩選﹐決定教學範疇和目標﹐摸清教學單元的整體狀況﹐才會知所取捨﹐教學時便會聚焦而高效。 例如紅磡區有哪些社區特點?重點是歷史名勝?社經現況?環境難題?經濟發展? 著名地標?特殊行業?學生已知和會忽略的是甚麼?有了教學目標才選擇哪些教材和教法。
        「認識社區」範圍廣濶。 如果目標重點在傳統文化﹐可以參觀學校附近的觀音廟和北帝廟。 如果選特殊行業﹐可以考察殯儀館一帶的土地利用。著名地標建築則可選黃埔的大船﹑高山劇場或體育館等。 就是市政大廈各層的功能和特點也可以是課題。 以上各項﹐也許不少學生都應該知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