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12月30日

隴東黃土溝上的小鎮:榆林子

          近年多次到甘肅省工作。曾到過甘肅省東部(毗鄰陜西延安)黃土高原的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此鎮是附近12 條鄉的小墟鎮。是典型黃土高原上的塬上聚落。有一條國道經過﹐鎮就在國道旁延伸。
         鎮戶籍人口有三萬餘。最宏偉的現代建築是榆林子初中。鎮上超過50平方米的商店/超市共15間。



每逢農曆二六九都有墟期。附近鄉民帶來土產貿易。
我到學校當天是初二墟期﹐中午時走了一圈。賣的多是農產品。
當地多種蘋果﹐但不是時節﹐而且多是外銷。
色彩最鮮的是帽子和婚嫁用的喜帳被面。



該區主要的經濟作物是烤煙葉。有幾檔都有賣。
墟中有夫妻檔賣鞋修鞋。即時度腳訂做。



這是墟中的牙醫。
小鎮中難以養起正式的牙科醫生。只能如此了。
使我想起四十年前的赤腳醫生。
孩子們學英語﹐基本上是應考。
教師遇到的困難之一是他們覺得「學而無用」。`
「學好英語還不是回家摘蘋果。」
這天港客到訪﹐大概是他們生平第一次向外人開口說英語了。
孩子戴面具做英語話劇
大山裡的教育困難重重。農村的教師不易為。
到農村基層方知實際困難和如何對症下葯。
不宜在外地指手劃腳﹐評頭品足。




















        

2020年12月26日

小學生宿營

764 nnn  20201225

 

         特殊學校課程中因學生的肢體傷殘或智障﹐故有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希望增強其獨立生活技能。其實對主流學校的學生而言﹐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同樣必要。

         小學教師大概都有機會帶著學生入本地營地生活幾天。帶孩子入營當然辛苦﹐但他們都認同小學生入營生活數天很有必要﹐特別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學習集體生活紀律和實踐尊重﹑禮貌等。對不少孩子來說﹐沒有家長在旁﹐而與同學們共食共住共玩幾天﹐不少是生平第一次的大挑戰。

         核心家庭人數少﹐孩童缺乏群體生活經驗。有些平日起居有家長傭人照顧﹐進入營地後﹐便暴露了其基本自理能力和群體生活規範都非常薄弱:不懂得執拾牀舖和書包﹑不懂叠衣服;甚至拿飯碗去飯桶「裝飯」﹑八人一桌如何照顧彼此的需要﹑飯後抹乾淨枱面等﹐不少學生都說是生平首次。

         晚上巡查他們用過的洗手間﹐便可見梘液翻倒滿地﹐毛巾亂丟﹑衣衫遍地。更有學生夏季入營住三天兩夜﹐竟帶了一個巨型一米高行李箱和背囊﹐裡面裝滿了不會用到的東西。

         不少學生平日機不離手﹐入營後依然故我﹐埋頭手遊。對營中安排的各種集體遊戲和活動﹐冷漠而不感興趣。據我們觀察﹐關鍵在他們多數根本怯於參與﹐也許是未嚐過「好玩」的集體遊戲的滋味﹑歡樂和興奮。

這就可能牽涉到以下幾個想法:

1. 活動導師的培訓有必要:帶領活動是學習的;
2. 師訓內容宜包括校園內外各種活動設計﹐不能單靠個人經驗累積;
3. 學生入營前要有導引﹐對入營的生活有心理準備方有果效;
4. 孩子不懂得跟人「玩」。要培訓要體驗。

2020年12月19日

商校合作

763  nnn 20201218 

         商校合作是現今辦教育的大正途。教育不單是政府或學校的事﹐更是整個社會的大事。學校系統的產出學生﹐是勞動力市場的輸入。工商企業作為勞動力的主要吸納者﹐因而是教育系統的重要持分者。

         工商企業無論是為了宣傳﹑增加知名度﹑建立社會形象﹑盡社會責任﹐還是因為發財立品做善事﹑東主或領導層個人情意結有志於教育大業﹑抑或是覺得僅是舉手之勞﹐與人方便都好﹐近年的確愈來愈多工商企業加入了商校合作的大流﹐參與了建設社會教育大平台。一方面增加師生學習的渠道和機會﹑也讓工商企業更多認識教育界的需要。

         工商企業最常見的貢獻是提供參觀﹑職場實習的機會﹑捐獻資財成立獎助學金﹑派出員工到學校義教或做講座等。這等貢獻對教育界非常珍貴。近年較大規模的有九龍倉的 Project WeCan , 不少企業如周大福﹑希慎集團和一些個別有心商舖也加入支援弱校的行列。我就曾有機會陪著教師們參觀惠康集團在葵涌貨柜碼頭的貨倉和將軍澳的凍倉﹑見識了物流業的操作鏈。也見過快餐店集團如大快活/美心的培訓活動。帶過基層學生參觀獅子星號郵輪﹑廸士尼的酒店的後勤服務;參觀過領展的商場街市等﹐尤其是有機會知悉一般市民熟悉的日常運作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Behind the scene和幕後操作的考量和抉擇等。參觀師生咸覺大開眼界。

      也曾安排過校長們影隨大企業 CEO 以觀摩其領導工作﹐校長們也覺可以省思業界的思路範式。

         有些企業沒有主動宣傳其資源可以開放給教育界﹐但敲門搭路之下還是有機會的。商界也宜充份利用本身的資源拓濶師生的視野﹐造福社會。

2020年12月12日

參觀的導引和總結

762  nnnn  20201211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之前的導引Briefing和總結Debriefing非常重要﹐是決定參觀成效的關鍵因素。其重要性不下於提供參觀機會。故切莫以為安排學生參觀某地某項目﹐就必然產生指定的效果。

         帶著學生參觀內地比較偏遠貧困的農村﹐導師可以導引學生關懷村民生計﹑教育和醫療的局限﹐近年有何種改善措施計劃﹐是否有效等。因而認識交通阻隔做成的影響﹑知悉農村改革的複雜性﹐農村風俗和思想的特點等。亦可以較宏觀地探索城鄉差距﹑沿海與內陸的差距﹑東西部發展的差距﹐政府的對策和已經取得的成就。有人會指出:對比之下要感恩惜福﹐自己今天的幸福不是必然。更可以拓濶胸懷﹐以後多關注國家的發展和政策。然而﹐亦會有人聚焦落後的現象﹐指責政府的無心無力﹐貪腐不理民間疾苦乃造成現今局面的主因。

         曾看過有老師帶領學生到北京天安門觀看清晨的升旗典禮。學生要清晨摸黑起床﹐梳洗集合乘車到天安門廣場去。不少學生睡意仍濃﹐有些人便叫苦連天。導師要是早一晚已有簡介和安排﹐說明意義和機會難得。早上好言相勸﹐鼓勵抖擻精神﹐開開心心出發參加典禮﹐其效果就比早上嚴詞喝駡要守規。老師還一邊埋怨「我也不想去﹐只是任務壓下來﹐不能不做而已。」於是師生一起不情願地﹐苦著臉出發去看升旗禮。

         參觀是一種經歷。「經歷」由參觀前的行程安排﹑設計導引已經開始﹐直到活動結束後的師生/生生交流和省思。學習就是在省思總結中產生。

         可見帶隊老師的質素和功力﹐在活動過程前中後的表現特別值得關注。

 


2020年12月6日

導師的態度

761 n n 20201204


         改革通識科課程的訊息中﹐有「提供內地考察機會﹐讓學生親身認識國情和國家發展」。有教育團體問:如屬實﹐關於參觀甚麼地點和內容﹐有何建議?

         德叔認為:參觀地點或主題較次要﹐關鍵是參觀的安排設計和參觀時導師在旁的解說闡釋。即使是相同的解說資料﹐導賞總結時的語氣態度﹐便足以導引學生作出不同的結論。故我一向認為:教師/導師的心態和教學時「聲」「氣」「神情」往往比教科書或教材更重要。

         記得某年陪同香港某校教師數十人上廣州考察某校的自主學習狀況﹐順便見識羊城新貌。全程食宿旅費由學校全包﹐皆大歡喜。然而教師群中有幾個具「批判性」態度的﹐全程一直唱反調。初時同事們尚不置可否﹐後期同事間便有點唇槍舌劍了。

         參觀學校前﹐便認定人家必然將最好的班級展示﹐事先排練好才讓我們看﹐故必然看不到真象。我介紹這是一間開設不久的民辦學校,主要收取進城的民工子弟﹐家長的社經地位較低﹐學業水平不高。我們主要參考人家的教學法﹐如何促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唱反調者問:敞校在港也有點名聲﹐生源多是中產階級以上﹐何不參觀執信﹑廣雅﹑省實﹑華師附中呢?

         考察學校之後參觀文化名勝。有人讚嘆幾年不到廣州﹐舊貌換新顏。卻有人輕藐地指新城區的廣東省博物館﹑圖書館與「小蠻腰」等皆是形象工程而已。進入展館後﹐見參觀人數不多﹐便批評是大白象。我心想﹐如果人頭湧湧﹐又會否批評為何不限制人流。 到五層樓看博物館﹐又指展品十年如一日﹐沒有新意。

         由這類教師帶隊參觀﹐看甚麼都不重要了。

2020年11月28日

看視頻的《導學案》

760 n n 20201127

          將探訪博物館的導賞課改為翻轉課堂﹐事先要學員依《導學案》觀看視頻。然後在實體課上交流心得。

          我選取了在海峽兩岸都備受推崇的台灣藝術工作者蔣勳在網上的視頻《中國美術史》約80集﹐要求學員(均是現職教師) 自由選取其中三兩集細心觀看﹐留意其導賞內容和技巧。德叔的經驗是﹐由於他是個上佳的導賞員,即使是門外漢﹐聽他的講解也會覺得趣味盎然﹐增長見聞。

         我希望在課堂中﹐學員能舉具體實例說出一些看法或心得。以下列出其中若干點:

     你覺得他的介紹有何特點?態度?用詞?聲調?過份平淡/激動?有否活力?是否有感動力﹐為甚麼?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一個中國美術史的外行人﹐你覺得他這樣介紹作品﹐會給他多少評分?

         若說他是一個專家。何以見得?有何實証?正式介紹作品之前﹐他如何舖墊?舖墊的材料包括哪些範疇?他介紹作者生平時﹐奬出哪些方面的資訊和故事?在視頻中﹐你知道了哪些新知識?這個「新知識」是否完全陌生呢?還是依稀有點模糊甚或是錯誤的印象?有否恍然大悟的感覺?

         他是如何將作品結合時代的脈絡?甚麼是時代脈絡?作品年代的時間線上有些甚麼事物和故事?起何種作用?

         他為何介紹作品相關的成語/諺語/歷史故事/爭議/科技常識?他常用一些個人感受或情緒性的評語﹐起何種作用?

         介紹中國藝術作品時﹐有時跟外國的資料比較﹐合適嗎?為甚麼呢?你猜想香港的學生會因此而增加趣味或加深瞭解嗎?

     他介紹作品中的細節和爭議起甚麼作用?會否增加趣味?你當時看到細微的精妙處﹐是嫌煩瑣還是開眼界?


2020年11月24日

導賞:翻轉課堂

【759】20201120

 

         博物館因疫情影響﹐停止了導賞活動﹐致使學員未能按教學計劃到博物館上課﹐去親身體驗富經驗的資深導賞員的導賞﹐並從而省思教師帶領學生導賞時要注意的訣竅。這類體驗學習﹐很難由課堂講授或網課中的視頻代替。為了讓學員完成課程畢業﹐最終只有嘗試將這節課改作翻轉課堂模式:先給予學員《導學案》﹐著其按導學案指引﹐觀看視頻並作點筆記﹐然後在實體課堂上交流心得。

         教師上課前備課﹐就是備一個《教案》。 無論課上抑或翻轉課堂的課前預習﹐引導學員觀看視頻均宜有《導學案》:也就是導引學生觀看材料時﹐事先知道留意有甚麼重點﹑趣味點﹑難點﹑爭議點。否則﹐學員觀看時很可能但覺五彩繽紛﹑內容豐富﹐過後卻容易如過眼雲煙﹑水過鴨背﹑觀後一臉茫然﹐甚至一無所得。

         所謂觀看視頻的《導學案》﹐其實就是一個帶領學生漫遊知識海洋時, 導遊的解說方案。導師事先已知重點﹑趣味點﹑難點何在;作為導遊﹐就在關鍵處作些提示﹑點撥。甚或提些相關疑問﹐給予必要的背景資訊﹑名詞解釋等。必要時給予一張知識地圖或答題框架 (即所謂工作紙/學習單)。讓學生得以循序漸進﹐依一定的思路攀著知識鷹架前進上升。

         工作紙 (台灣稱為學習單)不是填充測驗題。應看作一份講義。內容可包括:A.背景資料;B.名詞釋義;C,相關的地圖或時間線;D.特別留意的要點和爭議點;E.自選的疑問﹑想法或心得。最後一點就是留白。

         這類課堂的成敗﹐當然要視乎:
1.選取教材是否得宜;
2.設計導學案是否切合學生特點;
3.最重的是要看學員的積極性了。


2020年11月15日

網課.教學理論

758  n n  20201113

                    即使疫情消退﹐網課潮流大概不會即止﹐甚或會成新常態。由於過去教育/師範學院對此未有提供職前訓練﹐故最近幾間學校做校本教師培訓時都要求談一下:《網課的教學理論和經驗》。大體上是結合教學理論﹐談上好網課的心得。

         觀乎世界各地中小幼特上正規網課﹐還是新鮮事物。落後地區軟硬件缺乏﹐資訊不暢﹐未知其經驗總結。但經濟發達地區商業廣告﹑文教節目﹑網絡文宣﹑網紅輿論傳播﹑資訊流傳模型﹑政治動員策略等﹐已經積累大量資料。加上MOOC﹑翻轉課堂和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的成敗經驗﹐雖或散亂﹐仍堪為我們教育界參考借鑑。

         近半個世紀以來﹐學習科學 Learning Science 有不少新成果﹐其中不少經典理論獲得確認和發展﹐尤其值得新舊教師重探﹐溫故知新。

         其中﹐腦神經科學與學習的聯連有豐碩的成果;但教育學院的師訓課程卻少有提及。過去多年來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得到更多實証支持﹐社會學習 social learning 和體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 得到教育界廣泛認同。各種課堂手段intervention 的效應值經過統計學的分析篩查﹐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依據。這些成果不光是過去課堂的總結﹐也是網課操作的參考框架。

         網課作為新生事物﹐應用相關的軟硬件的經驗固然值得交流分享﹐教學法尤其值得探討。例如:網課生生互動減少了﹐怎樣改善?教師如何迅速回饋學生的表現?在觀看視頻和教師講解交錯/並行時﹐如何重新設計/重組教學的流程?加添或刪削甚麼才會更高效?如何設計《導學案》和工作紙(學習單)等﹐都不只是軟硬件應用的問題﹐更關乎教師對學科教學知識PCK的掌握。

2020年11月9日

教學實習的師傅

757 nn  20201106

 

          教學實習是師訓重要環節。每年大學教育學院為了安排學員實習﹐都要花大量心血。主要是千方百計﹐用盡人脈關係﹐舖橋搭路﹐為「未來老師」找個實習的落腳點﹐好讓他們親嘗教師職場的甜酸苦辣。

         說大道理﹐大家都明白:讓實習老師入校是教育界培養教師接班人的責任或義務。但學校正常的教學流程﹐因實習老師的加入要作出調整﹐有些校長便面有難色。是以編排實習真是個費心的工作。

         培訓教師﹐最重的環境場所不是師範學院﹐而是教學現場。不少「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牽涉學生背景﹑教學環境和師生互動等不可言傳的緘默知識。這都不是書本上說得周全﹐而需親歷體驗。

         現今學校接收一個實習老師﹐往往要協助編配一位在校的資深教師當「師傅」﹐或稱導師。主要是指點教學工作和行政的門路。其實﹐教師踏入課室後﹐大體上是由教師自行決定一切臨場應變﹐導師也幫不上甚麼。有些導師交代好課程大綱﹐行政支援系統便算。個別的會讓實習教師觀自已的課﹐如果偶有陪實習教師備課的﹐更更難得了。

         個人覺得:初入職場的教師﹐最需要的是學校裡的行規和潛規則﹐也就是學校的文化。儘管學校的文化各異﹐資深老師作為過來人﹐尤應多談一下職場裡的人情世故﹑師生間交往的經歷﹑親師合作的宜忌和要點﹑關顧學生身心靈發展的故事﹑學校作為一個機構的規矩﹑一個機構成員的責任等。因為這些都是真實而珍貴的資訊﹐卻在師訓機構的教授講師未必能言傳的實況。只有在實戰現場由師傅娓娓道來才更有說服力。

2020年10月31日

粵劇師傅教做人

756 n n 20201030

 

         據不少粵劇藝人的回憶﹐其師傅未必會「手把手」地教其演出技藝﹐但都異口同聲感謝師傅教其做人﹐感恩師傅「帶入行」搭路介紹才有機會發展。

         名伶譚倩紅的師傅是任劍輝。任在舞台上是演男角的﹐譚學的是旦角行當。任劍輝坦言「我不懂教你﹐你自已多留心學習他人的演出吧」。譚一直尊任為師傅﹐皆因任劍輝安排她「在其戲中做梅香﹑宮燈﹐帶我出身。我才有日後的機會。」

         阮兆輝提起其師麥炳榮出場前﹐在虎度門邊吸煙直到要出場了﹐便會順手將煙蒂交給旁邊的人。但如果旁邊只有阮兆輝﹐便會將煙蒂踩熄。意思是不鼓勵徒弟吸煙。是以阮一生都不吸煙。

      鄧碧雲的徒弟陳嘉鳴在回憶中多次提及:師傅沒有教我多少演出技藝﹐卻強調要先學做人立品的訣要:莫要「恨」和羡慕人家有的﹑莫爭戲做﹑莫跟人家說自己家貧﹑盡力做好自已。嘉鳴自言受用一生。有一次嘉鳴與梁醒波做對手戲出錯了﹐落幕後鄧碧雲帶著她到波叔衣箱前道歉。「我才知道﹐原來徒弟做錯了會牽連師傅!」

         當年邀得林錦堂到中大我的課堂講其學藝歷程﹐談到創新的話題。他回憶有一次在台上跟師傅林家聲演對手戲﹐最終要在台上死去。有一晚錦堂自創了一個新的「死法」。回到師傅家中宵夜完畢時﹐林家聲問:「你今晚死成點?」錦堂大驚﹐原來師傅留意到他的演出跟過往不同﹐正待解釋。師傅接著說:「家下再死多一次過我睇。」林錦堂便再做一次。林家聲看畢﹐起身咬著牙簽轉身入房﹐留下一句:「好啦﹐以後都咁死啦。」錦堂大樂:「這是少有的稱讚了」。

2020年10月25日

古印度書寫工具

756  nnn  20201023



         廿多年前讀季羨林先生的《佛教十五題》﹐方知東晉時法顯赴印度取經時﹐抄寫梵文佛經是用鐵線筆刻劃在貝葉上的。
         貝葉﹐貝多羅樹的長條形葉子。這是產於熱帶多雨區的棕櫚科植物。長成的葉子長約一米以上﹐剪頭切尾加工後中段裁成尺許長方形。經水煮搓沙壓平曬乾﹐約十片穿孔串成一匣。兩端用繩扎實。寫字用鐵線筆刻劃其上﹐後用植物果油混鍋底灰,塗抹於貝葉上﹐最後用濕布擦拭。則字跡就清晰顯現在葉上了。
         法顯之後二百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的經文也是抄在貝葉上的。這些貝葉經,後來被珍藏在西安大雁塔中。公元9~10世紀﹐中國的造紙術﹑絲綢和瓷器一起,沿絲綢之路進入印度之前,古印度人一直用貝葉書寫文字。
         源自印度這種書寫工藝現在印度差不多失傳了。卻由泰國和雲南傣族人民保留下來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存傣族不少傳統故事詩歌都刻在貝葉上﹐經文則多為南傳佛教經文。
         西藏是當今世界保存貝葉經最多、最豐富的地方。保存了梵文、藏文和巴里文等貝葉經的珍本孤本。
         跟同齡朋友談起﹐四大文明古國中﹐我們知得最少的是印度。這固然跟不是考試範圍有關﹐也因印度史割裂散亂﹑斷續而少一以貫之的脈絡。其存留的史料文物也不完整﹐故只得若干殘缺的印象。
         多年來我都喜歡在課堂上搭配上面這類短小的趣味冷知識。既活躍課堂的氣氛﹐復增加乾硬知識框架中的血脉溫度。不少學生畢業多年後重逢總喜歡提到﹐當年課本內容大多忘得七七八八了﹐卻記住這類似乎無關重要不考不計分的花絮閒話。
貝多羅樹的葉

貝多羅樹並不高大

貝葉加工後約40-50cm

在葉面上可見刻劃的文字

2020年10月18日

蔣勳《中國美術史》

【754】 20201016

 

          台灣慈濟機構的大愛電視拍了不少好節目。現在互聯網上可以搜尋庫存得以重溫其中的好製作。2013年她們邀得著名藝術工作者蔣勳拍了《中國美術史》系列近百集。內容由石器時代講到宋代為主。元明清則只是抽出了若干小主題作簡介。個人覺得有點可惜。否則這將是華人文化圈中的一件寶貝。

         蔣勳是個很好的講故事人。他通過幻燈片中的美術作品講美術史﹐不會強用甚麼深奧的內行術語﹐而多用一般「美術外行人」的生活語言介紹作品和作者的背景﹑時代政經的脈絡﹐藝術風格的沿流變革等。使一般國民即使沒有修習美術的基礎知識﹐都會聽得津津有味。間中也會連結西方美術作品作點比較﹐讓觀眾融會貫通。

         美術作品的解說不是要展示講者如何學富五車﹐而是要讓聽眾覺得有趣味。這就得要求講解者不只明瞭作品的精妙處和趣味點﹐更要知道(電視. 大眾媒體)聽眾的特點﹐包括疑惑﹑空白﹑誤解和混淆。

         一般人儘管聽過/見過青銅器﹐但甚麼是青銅?如何用模範鑄造?我們都或知道唐朝的美女很豐滿﹐但男人又有何特點?外國傳入的佛教藝術作品如何與中國的文化結合﹐從而生出漢地的美學特徵?近幾十年來出土文物如何顛覆了過去的結論和看法?由宋代起﹐中國的人物畫大致衰微而出現大量山水畫﹐又是甚麼原因?聽蔣勳講怎樣去看書法作品﹐總是結合大量書家的生平和創作時的故事。故知美術作品不是哪個天才橫空出世之作﹐乃是因緣集聚的結晶。

      德叔衷心向讀者推薦蔣勳這系列的節目。這是上佳的「科普」示範。我們實在需要多些這個級數的教育工作者。

2020年10月11日

認知學徒制

【753】    20201009


       師徒制中﹐師徒不單是示範和模仿﹐還包含了師徒間的關懷與尊敬﹑問道和解難﹑責任和義務﹑就業安排和待人接物的態度等多種關係元素。有的甚至包括了安排婚姻生老病死。

         師傅在生產/學習過程中﹐還要適時從旁解說點撥。這就要求師生比例大﹐投入的資源多﹐不適用於「大規模工廠式」生產的現代學校制度。

         傳統師徒制缺點之一是缺乏系統化的課程。而是視乎師傅實作解難時﹐按其實際需要而臨場單向示範。師傅是教學的主導者﹐過程較少靈活性和創新。

         近幾十年來﹐認知心理學興起。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學習是學員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1989年三位學者Brown, CollinsDuguid結合傳統師徒制﹑在做中學﹑主動認知學說﹐從而提出了《認知師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認知師徒制認為學習還是應該有系統的課程比較好。藉由系統性的學習活動與專家的示範解說,讓學員體驗到實際解難時的思慮歷程﹐在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中學習如何取捨。學員有實際操作與體驗的機會﹐並從中「自我詮釋」與吸收﹑轉移和應用所學。過程中可以跟師傅詢問溝通﹐則果效最佳。自我詮釋 是整理思緒﹐向師傅問道求証﹐是大聲想 thinking aloud 的過程。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環節。

         如果應用到現今學校制度﹐仍可沿用系統的課程﹐不一定要師生一對一﹐但要大量增加實踐體驗課﹑解難課。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表現﹐適時點撥和解說Debriefing。教師不能將「講了」當做「教了」。而是陪著學生走跌跌撞撞的路﹐從旁摻扶解說輔導。不只能示範﹐還要明瞭學生成敗的因由﹐從而導引向前。


2020年10月5日

師徒制.元認知

752

20201002

          傳統的師徒制有其優點‥在現代社會從未消失。經濟發達地區(包括香港和歐美各地)﹐不少行業仍保留師徒制。最明顯的如手工藝﹑音樂/戲曲/舞蹈演藝﹑美術繪畫﹑厨藝﹑機械操作(包括工廠內外的機器和駕駛)﹑宗教修行﹑體育運動鍛煉(包括比賽/瑜珈/武術)等。還有不少專業都參考了師徒制而採用其變種~~「現場實習」制度。包括了法律﹑醫護﹑中醫的望聞問切﹑師訓的校園實習等。這些專業都要求正式入行前需要經歷一定的「師徒制式」的職場歷練。

         這做法有個理論:不少重要的知識﹐是存在現場實境之中﹐不能抽空而談。離開了現場環境的氛圍﹑人物關係及其微妙的互動﹑當事人的五官感覺等綜合的全景理解﹐就談不上其中千變萬化的臨場應變。這些緘默知識 tacit knowledge(或稱內隱知識)都非文字能涵蓋包羅。而且往往這些未能以文字符號表達的知識﹐更是組織內的核心文化的重要組元。

         實地學習期間有「師傅」點撥﹐學習悟道更快﹐果效更彰。所謂「點」﹐即畫龍點睛﹐在關鍵時刻提醒重點難點﹑取用適切法門。「撥」﹐捨棄撇開無關重要的干擾訊息。

         然而﹐不少師傅自己功夫好﹐卻未必是個好的解說者﹑未必能導引徒弟如何做﹑未必明白徒弟為何做不了﹑錯在哪裡﹑有何心理或生理障阻。用今天的說法﹐就是不懂教學法。

         好的師傅能明白學員的背景﹐知其長短並其原因﹐能指出解難的訣要﹑成敗關鍵﹑也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能夠適時提供必要的工具/方法助徒弟過關。換言之﹐師傅除了自已的技藝高外﹐更要能提升學員的「元認知」﹐知道自已的長短。

2020年9月27日

模仿和師徒制

747 nnnn  20200925

  

         紅樓夢裡林黛玉養了一隻鸚鵡﹐它不僅懂得念黛玉的詩﹐就連黛玉平素的嘆息聲也學得神似。我猜這情節不是曹雪芹憑空創造﹐而是與他描述賈府中生活細節一樣﹐大概是其親身經歷。

         鸚鵡學舌念詩﹐大概不知詩中意。憑其本能而已。模仿得好﹐也會得人讚賞。

         互聯網有大量關於寵物模仿人類活動的視頻。它們模仿人類的行為動作﹐維俏維妙,嘆為觀止。可見動物有模仿學習的本能。

         人類學習的歷史中﹐模仿應該是歷史最長久的主要學習方式。長久以來﹐師徒制是教和學的主流形式﹐徒弟模仿師傅行為是主要環節。師徒制大多是一對一或小組。於是有讀者問:師徒制能否解決工廠式學校制度的主要缺失----未能妥善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為了照顧學習差異﹐現今不少私立/貴族學校採用小班小組教學﹐政府資助的特殊學校實施Individual Educational Plan (IEP)﹐就都是因應學習差異的對策。但個別.小組教學﹐無論拔尖補底﹐成本相對昂貴﹐牽涉到投入龐大資源。要社會有共識才有機會大規模實施。然而在學習樂器演奏﹑美術或工藝方面﹐一對一或小組師徒制就一直存在。

         最近卅年來的學習科學Learning Science逐步明確:人的學習不是教師灌輸給學員便可﹐而是要學習者「主動加工」輸入的材料方有所成。如果只是強迫學習者模仿教師的作為﹐則往往只得其形而無其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說:知識是由學員自已建構的。故針對學員的特點輸入和導師的調校點撥非常重要。總之﹐不能千篇一律﹐一視同仁。

         模仿為主的傳統師徒制有其長短﹐近代不斷變易更新。

2020年9月20日

美術欣賞 考試

【750】
nn 20200918


         當年考大學報考美術科。除了即場寫山水和花鳥各一外﹐更要考《中國美術史》和《美術欣賞》兩卷。
         老師是著名畫家。平日課堂裡﹐老師教學法主要是示範供學生模仿﹐學習基本是動手多畫﹐少有講解甚麼理論和歷史。當年未有互聯網﹐一個會考班的中學生根本從未見過美術史裡提及的作品。即使著名如韓幹的駿馬﹑顧愷之的美人﹑郎世寧的宮廷作品或八大山人的殘山剩水﹐課堂上均未見過其圖象。大概只是在圖書館裡翻過一些畫冊﹐依稀有個零碎模糊印象罷了。
         因為跟隨的兩位老師均是嶺南派傳人﹐故知嶺南畫派師承稍多一點﹐知道居巢﹑居廉﹑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趙少昂等名字。學習渲染技法和用色顏料時﹐老師會提及這是先輩受日本的影響﹐故有被稱作折衷派之類。但這些都不在《考試範圍》內。
         考試裡最富挑戰性的﹐是《美術欣賞》一卷。當日在試場中掛了一幅黃君璧的山水畫﹐要考生評議論說。依稀記得畫中有幾條瀑布。老實說當年根本不知這位作者是誰。但既然拿得出來要「欣賞」的﹐估計應是大師作品吧。要一個十七八歲黃毛小子對著一幅大師作品﹐當然只能好評。關鍵是怎樣搜索枯腸﹐找出近千字去讚賞一幅不認識的作品。
         故知這卷不是考評論﹐乃是考語文能力。
         急忙中只好拿出在美術史讀過南齊謝赫的《六法》﹐作一個答題框架﹐說此畫如何符應甚至超越「傳移模寫﹑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和骨法用筆」等標準﹐當然最後必然是氣韻生動云云。
         坦白說﹐全是牽強吹牛。大概評卷人也知道無謂苛求﹐結果過了關。

2020年9月13日

學校制度的假設


749 nnn   20200911


         有教師在弱勢學校裡工作。大概感到對前景有點失望﹐問及教育的未來,這問題太高深了﹐我不懂。只能針表示明白他的困難﹐並作點開解。
         他任教的學校本來是一間工業中學。收取的全是第三組別的學生。因為本地家長大都不選這校﹐且人口下降﹐就收生不足。被派來的不少是有各類特殊需要的學生。教育局為了「救」這校﹐又派來了大量初來港不熟環境的新移民。這批新生多來自內地農村﹐不懂粵語不懂英語。因為學生實在太少﹐為了生存﹐只能收取非華語生以湊夠人數。故學生中三分一是南亞裔﹐當中以巴基斯坦人為多。這批非華語生多不懂英語或中文﹐不明白本地文化和學校規範。故教師不單要教知識﹐也要重塑學生的校本生活常規和課堂規範。
         校內各約有三分一來自三種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文化知識水平懸殊﹐學習動力參差﹐師生溝通困難﹐如要完成既定的課程﹐大致上是不可能的任務了。教學上﹐由教甚麼到怎樣教﹐由學習動機到評核都不是教師在師訓時想像過﹑學習過﹑處理過。課堂教學生活障阻可想而知。
         現代的學校體制﹐歷史僅百多年而已。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孩子有機會進學校受基礎教育﹐多是二次大戰後才有。學校採用工廠的大規模生產流水作業模式。把學生按年齡分級﹐放入不同的生產流水線(課室)﹐由不同工種的工人(專科教師)加工﹐輸入相同的內容(統一課程)﹐期望產出相同的產品﹐故用同一標準(考試制度)檢核是否達標。
         這裡有個前題假設:同一年紀的學生會對相同的輸入有同一的反應。在這種不擬處理個別差異的制度下﹐有心的教師實難對教育有明亮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