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8月24日

家長選校是否理性?

 教育心語 20140822

近年不少地方教育系統引入市場機制,以期利用無形之手,汰弱留強。這個機制的成效端賴消費者(家長和學生)掌握足夠真確資訊和家長是否會作出理性的選擇。
       「理性」在這裡是指:家長和學生作決定時,會考慮自己真正的需要;不會作出不實際的奢望。然而事實上,家長抉擇消費行為的時候,所付出的成本和機會成本,其實是極難計算。只能約莫猜度,加上抉擇後的結果,往往滯後十數年,其間不確定性極多。更由於沒有什麼成本可言,因為大多數開支,都由政府包起。
       尤有甚者:家長作出決定時,總是傾向基於「期望將來有機會出現」的結果,而非實際會發生的結果。家長以為,把孩子放入一間收取第一組別學生為主的學校,其子弟就會成為第一組別學生,就會有彪炳的學業成績;以為將中度智障的孩子放入輕度智障學校,孩子就會變為輕度智障。是以大量「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進入主流學校,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進入所謂「第一組別學校」,結果淪為該個校園或課室裡的極少數,遭到忽視或不適當的教導和壓力,致使其成長受到阻礙,出現「上流錯配」現象。
       在現行大規模生產的學校制度中,無論資源的配置,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習慣,教師在課堂上處理個別學生的學習差異,極為困難。個別需要特殊指導和學習進度的學生,很容易成為犧牲品。
       家長這種選校心態,我們可以理解,但基礎是否理性?綜合的效果是:下游的弱校即使做得高效,家長卻用腳投票而殺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