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2月26日

實地參觀的策略

教育心語 20130222

帶領學生走出課室學習,大都是希望突破課室的局限,增加其多元經歷和體驗。教師備課功夫極重要!既要結合學生需要和課程,又要臨場應變、作適時的輔導和總結,要求極高。備課不足,虛應故事,雖有活動,實無學習,浪費青春!更甚者則「放羊」自流,學生沉悶無所得之外,更向學生示範了不認真上課的態度。
這既影響教師形象,更嚇怕學生不想參與戶外參觀。不少學生反映:不想去博物館,因為很悶,大體是之前的經歷不佳所致。這類無意中摧殘了學生去博物館的意欲,營造不認真對待參觀學習的心態,且不說是罪過,也應非教師和學校期望。非常可惜!
設計實地參觀,有幾種常用策略和意義:
一、【竟有此事!】:學生背景各異,各有局限。嬌富者不知民間疾苦,不諳世情。貧困者識見狹窄,經歷單調。學校辦參觀,可拓闊視野,讓學生開眼界,增見聞。還包括「服務學習」和「職場見習」等﹐學生得知職場實況﹑或世間竟有如此奢華浪費﹑或貧苦無依一至於此的見聞﹐千金難買。
二、【原來如此!】結合課程,讓學生帶著問題學,到實地現場探索求解,實驗解決方法。戶外測量實驗活動或年宵實習均是。 又如期間學習者用盡五官六感﹐方有實際感受﹐如:惡臭難當﹑清新爽快都是親歷方有的感覺。
三、【果然如此!】校內已經學過相關理論,能到現場親身經歷,印證已知,則理念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心生「果然如此」的感覺,則印象更深刻,鞏固所學。如:整齊劃一的千人操或瀑布的氣勢磅礡﹑數萬人齊歡呼吶喊或寂聊的天籟﹐均要現場感受過才明白。  
四、【由此及彼!】學習者的感悟所得,因人而異。現場的交談互動,感官的體驗和感動聯想,往往非師長事先所能設定。參觀訪談,就是提供機會讓學生觸景生情,由此及彼,浮想聯翩,亦是得著之一。
關鍵是:導師細緻備課,用好現場的教材之外,適時引領解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