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某校做教師培訓工作坊。主題是:如何處理師生衝突。
面對日益複雜多變的校園互動,實在難於工作坊內窮盡校園內外師生交往的衝突情境。部分教師錯誤期望有一種萬應靈丹式的簡單絕招,可以化解千般矛盾;部分則希望習得三兩度散手,可以即時拆解難題僵局。
其實,處理學生操行問題,要先行備課甚至要實習綵排,方有把握。
課前備課,教師們覺得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不備課而上課,嚴重一點說,是有違專業操守、職業道德。跟學生交往,特別是處理學生的操行難題和各種越軌犯規行為,都是教育工作,焉能空槍上陣?不備課,無「教案」而貿然上前執行校規,與賭運氣何異?
「教案」是基於學案——基於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狀況,而設計師生間的教學活動計劃。這包括:
- 學生怎樣看待和理解校規?
- 怎樣看師生關係?
- 教師自己又是否已經清楚明白校規背後的理據?
- 有否預計學生常用的辯解甚至狡辯?
- 如何擺事實講道理?準備了甚麼例子說服學生?
- 如何處理學生態度惡劣時的回應?
- 校方和教師團隊有何支援?
- 旁觀的同學反應如何處理和安頓?
- 師生彼此如何落台?
這都要事先有點估計和準備,甚至綵排。否則,遇上學生出乎意料的回應,便會手足無措,甚至出醜當場。尷尬之餘,也壞了形象。
面對學生犯規而視若無睹,逃避不處理,也是一種姿態。學生和旁觀者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教師威信尊嚴於焉崩壞,難以修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