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提問除了上周談及的自問自答﹑提醒學生專注﹑揚示學生亮點﹑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外﹐也讓學生參與課堂的互動。
課堂活動﹐未必唱歌跳舞﹑討論匯報﹐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活躍和衝擊﹐在學生腦海中﹐新舊知識得到連繫﹑產生意念的重組或更新。
課堂提問是引導學生思考的手段之一。 是以「大聲想」方式﹐將教師的思路呈現在課堂﹐期望學生從中體會或掌握到教師腦中不可見的思維。這過程就要教師問得好﹐學生答得好﹐問答才會產生逐步進深的效果﹐才能導引學生明白思路步驟間的脈絡和關係。 師生問答要順暢地逐步進深﹐這就涉及師生問答有條理﹐切合同學的思路。 這就要求有一個問答互動的劇本!否則答非所問﹐舉步維艱﹐寸步難行﹐僵在當場﹐無法產生逐步進深的效果。
課堂問答的劇本﹐基本由教師編寫﹐師生合演。 由於學生未看過劇本﹐所以教師便要依據學生的前備知識﹑思維習慣和能力﹐估計學生可能的答案;據之而編寫問答對白和引入何種教材和教法。 此乃「明知故問.設疑誘思」。劇本要預計學生的困難和進深時的阻滯﹐因而設計適當的教材資料並說明以解惑。
劇本中要留有餘地﹐要預計學生會「爆肚」即興地加鹽加醋﹐讓學生在教師的五指山中﹐生動活潑地有序躍動翻騰﹐依著劇本逐步進深。
以上情況得以實現﹐先決條件是教師充份掌握學生學習的思路和難點﹐即「學案」﹐方會編出可行可演的劇本 ----「教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