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12月23日

那些年.我的驕傲

教育心語 20111223
 
最近觀了一節窮區弱校差生的中二音樂課。窮學生文化資本薄弱,鮮有受過正規音樂培訓。全班廿多人均未到過文化中心或大會堂音樂廳,只有兩人曾去過紅館看流行歌手的音樂會。其教材教法,當與出身中產以上的名校生不同。
何文田某校小學三年級一班卅五人中,便有卅一人在課外自費學習樂器;絕大部分都已經懂得讀五線譜。其音樂老師笑言:我校一級可組成一個管弦樂團。事實上,不少名校之管弦樂團的確分為AB 兩團,合唱團也分高低組。
本節課要教的是:唱歌分為獨唱、合唱、齊唱、重唱等。學生坐好後,音樂老師在鋼琴敲出《我的驕傲》的前奏,學生們很快便從「校本」音樂書中找到容祖兒唱的歌詞和曲譜,開心地大聲齊唱。老師又在YouTube 中找到幾段不同的重唱視頻,學生都看得津津有味。最後老師選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快樂頌》,學生們在熟悉的旋律中第一次看到過百人的大樂團加上過百人的合唱團,再加上巴伐洛堤等著名歌唱家的演繹。
下課前, 老師播出《那些年》的YouTube 視頻,要辨識是那種歌唱類型。同學們都大聲回應,並以齊唱《那些年》結束歡樂投入的一課。課後我建議加入由幾位外籍人士清唱《我的驕傲》作為Acapella 教材之一。
學校如果沒有音樂課這類「閒科」,不少弱勢學生就其家庭背景來說,可能一生人也不會接觸到管弦樂團的表演,不會接觸到精緻藝術作品的基本常識。相對於中產子弟,其文化資本的差距便會日益擴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