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9月27日

對症下葯

1008    20250926

 

教學工作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果效﹐特別是要知悉學生常犯錯誤並對症下藥﹑撥開迷霧﹐澄清其混淆的原因﹐突出關鍵要點。

    其中﹐參考過去歷年公開考試的考題﹐是重要資訊來源:例如多年前物理科考試曾問及以下課題:哥爾夫球場上﹐球手持棒擊打小球。問:小球所受的力大些?還是球棒受的力較大?同理﹐一架12噸大貨車正面撞向一噸重的小型客車﹐問哪輛車受的力較大?不少學生常以為小球和小車受的力較大。卻可能忽略了牛頓第三定律(作用與反作用力定律):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在同一直線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類課題在其他科目也常有。

    又例如:棟樑﹑衣裳﹑基礎﹑潮汐﹑窗戶﹑關鍵…等詞語常兩字並用。其實該兩字意義不同﹐不宜混淆。例如:

    「樑」是屋舍上方的橫木﹐「棟」是屋頂最高的橫樑。荃灣的三棟屋﹐是指這建築物有三「進」﹐即有三條大橫棟。

    中國古時穿衣服﹐上身穿的是「衣」﹐下身穿的是「裳」, 也就大概是今天的裙。

    建屋築牆的牆腳是台「基」﹐墊在木柱下的石躉是「礎」﹐用作增強柱腳的承受力﹐也減少木柱腳被水浸或潮濕霉爛所破壞。

    地球上多數地區主要因月球吸引力﹐每天都有兩次潮漲﹐兩次潮退。白天水漲是「潮」﹑晚上水漲是「汐」。很多人誤以為汐是潮退。

    窗是牆上開的洞﹐主要用作通風透氣和採光;「戶」字﹐是一片門板﹐兩扇門板合成一對門。人們出入屋舍﹐不從窗洞而由門。

    /鍵都是古時門鎖的器具。橫的稱閂﹐即關。豎的稱楗/鍵﹐是用直木頂住門﹐使門不能向內開啟。門外則有門檻﹐使門不能向外開。

 

 

 

 


2025年9月20日

知錯而後教

1007     20250919

  

    教師宜知悉學生常犯的錯誤﹐方能有針對性地教授指定知識。尤其是學生經常誤解或混淆的概念或技巧。至於學生常犯哪些錯誤?就得靠長期積累的教學經驗。所以﹐資深教師對此比較有利。

    幾年前在此框提過我犯的一個錯誤:曾誤以為麻將枱上的東南西北跟地圖上的東南西北相同。就覺得懂得打麻將的文盲都懂﹐便掉以輕心。經過測考﹐竟有半數學生錯了:才知道麻將枱上的方向是逆時針方向﹐而地圖的方向是順時針方向的。經此一役﹐明白教師只有掌握了學生誤解的原因﹐方能點撥解開學生認知中的糾結。

    學生容易混淆的例子很多。以下是學生常錯的成語例子:按步就班﹐各施各法﹐莫明奇妙﹐責備求存﹐灸手可熱﹐再接再勵﹐朿手無冊﹐叱吒風雲﹐鬼斧神功等。不宜光是指出其錯誤﹐打個交乂扣分﹐更要解釋犯錯或混淆的原因。如上例杛:按()就班﹑是逐步進入部門和班子﹑各()各法﹑指是向不同老師學習﹐便得到不同的方法﹑莫(名其)妙是說不清楚其中的奧妙﹑﹑責備求()﹑是苛求人家做事周全完美無缺﹑()手可熱的炙是以火燒肉﹐不是針弥﹑再接再()是磨利咀巴再次戰鬥﹑()手無()是被縛著雙手而再無計策可施﹑鬼斧神()是指神級工藝或產品﹑叱()風雲則是誤認了叱和咤兩個字。

    有些成語源自典故﹐不能按字面解釋而可能需要先講典故的源起﹐學生方知道故事的意思。如:汗牛充棟/ 洛陽紙貴/ 尺蠖之屈/ 斷袖分桃/ 沐猴而冠/ 三人成虎/ 五日京兆/ 明日黃花/ 亢龍有悔/ 項莊舞劍/ 雞鳴狗盜…之類。



2025年9月13日

樂器.八音

1006        20250912

 

    幼時讀《三字經》: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中國古代大概用這八種材料製作樂器。八音﹐就是八大類樂器。

    其中匏﹐是葫蘆瓜﹐也許應包括今天椰子殼等﹐挖空中部可作樂器的共鳴箱。土是黏土燒製的有孔穴樂器﹐例如有七千年歷史的塤﹐中空使空氣振動致音量增大。笙和胡琴的基座具有相同的功能。

    木製的樂器有木魚、梆子、拍板。革是指牛皮,可以製成鼓面,敲打振動發聲﹐多用作打節拍。調校鼓皮鬆緊可得高低音﹐如定音鼓。金屬打鑄成的樂器有鐘﹑鈴﹑鑼﹑鈸、鐃﹑三角鐵等。石類樂器如石磬,中國樂器的土木革金石基本上都是敲擊樂器。編鐘是由數十個大小不一的鐘組成音程不同的樂器。可以奏出旋律。

    古時用蠶絲作弦索,故「絲」是弦類樂器的總稱,有琴、瑟、箏以及西域傳入的胡琴﹑阮﹑琵琶、三絃﹑月琴﹑揚琴﹑箜篌(即小型的豎琴) 等都是弦樂器。用竹管穿孔製成吹奏的樂器,如橫吹的笛和直吹的簫﹑排簫﹑竽﹑笙﹑箎﹑管﹑籥﹑笳等是。從中亞/西亞傳入的嗩吶(本地粵語稱為D)﹐管口有金屬的「碗」﹐聲音明亮。

    有人認為:絲不如竹.竹不如肉。原來早期中國弦樂器主要彈撥發聲﹐叮叮咚咚之聲不及管樂器連續組成旋律那麼動人﹐後來胡琴傳入中原﹐弦樂器的表現力不下於管樂器了。但始終與人聲(喉肉)的婉轉動人還有點差距。

    無論如何﹐多種樂器奏樂要調校音準方能構成和諧的音樂旋律和效果。音準由樂隊中的管樂器定調。現今管弦樂團開始時﹐樂團首席指示雙簧管手吹奏標準音「A」讓全團樂師調音。

 

 

2025年9月6日

強制舉報虐兒(二)

1005n  20250905 

 

    強制舉報虐兒條例下﹐教師在工作過程中察覺有合理懷疑兒童正遭受嚴重傷害或正面對嚴重傷害的實際風險, 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盡快作出舉報。

    教師關注以下虐兒類型:性侵﹑疏忽要顧﹑身體和心理虐待。具體案例在網上課    程單元一二或研討會有更多實際例子﹐教師宜留心分析。如有疑問﹐應主動探詢澄清。

    因為教師的成長背景各異﹑見識認知各有不同。有些案例出乎教師認知﹐缺乏了警覺性﹐以致臨事而不知所措。宜跟資深同事和校長商議。例如有學童遺尿﹑語言發展遲緩﹑身體孱弱﹑害怕跟其他人接觸﹑嚴重皮疹或皮膚病﹑自扯頭髮咬手指甚至自殘等﹐不一定是性格內向﹐宜進一步跟進瞭解是否有心理障礙﹑被疏忽照顧甚至被虐。

    性侵一般難見表面傷痕﹐又多跟其親人朋友相關。故要特別關注孩童表示下體痛楚﹑肛門或陰道腫脹﹑懂得超乎年齡認知的性知識或性行為﹑透露曾與成人玩秘密遊戲之類﹐都宜提高警覺﹐旁敲側擊查詢。舉報前作點調查是必要的。

    在一個研討會中有人提問:放學後(非工作時間)在校外見到家長虐打其子女﹐該孩童又是你的學生﹐應否舉報?不同講者的意見有點不同。有一位社工認為在非工時非工作環境下知悉虐兒﹐或可不報;但有律師指教師的專業身份不會因下班而消失﹐故宜跟進一下。

    無論如何﹐作為專業教師﹐平素要多觀察留意學生的生活特點﹐多跟學生溝通交流﹐以掌握更準確的資訊。即使向社署警方舉報後﹐不是從此「闗閉檔案」﹐而應作點跟進﹐關懷孩子的後續情況。

    學校領導層不宜遮掩或阻止同事舉報﹐而多協助瞭解真相。畢竟目的在維護兒童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