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11月24日

兩點水

957               20241122

 

       漢字的部首偏旁不少是三點水﹐大致都與水有關。如江河﹑湖泊﹑海浪﹑沐浴﹑游泳﹑池沼﹑潮汐…等。四點水﹐其實大多數是火字。移在字的下方﹐如:熱﹑熟﹑煲﹑蒸﹑煮﹑烹﹑燃﹑烈….等。至於魚﹑馬﹑鳥則是象形字:魚的四點是魚尾﹑鳥下四點是鳥的尾巴羽毛﹑馬下四點是馬腳。

       兩點水﹐冫是古時的冰字。音也讀冰。作為部首﹐組成的字都是低溫的字。如:冰﹑冷﹑凍﹑凝.凌﹑寒﹑冬.冶.凇﹑凛冽…等。

    冶﹐本意是融冰。借用作金屬熔融成液體之狀。

    凇﹐指霧凇。又稱“樹掛”。溫度低於零度以下的環境中﹐樹枝或葉均低於冰點。江河水氣上升接觸到這些冷物表面﹐會直接昇華凝為冰晶。附掛在樹上。

    特別談幾個與冰或低溫無關的「兩點水」字。

    准﹐是「準」的異體字/簡化字。坊間或電腦中有决、净、减﹑冲、凑、凄、凉等,原都是三點水﹐與冰冷無關。只是簡化「偷懶」少寫一點的異體字而已。

    次﹐部首是欠﹐不是冫。左邊偏旁是二。次日﹐是第二日﹐次名是第二名。次子﹐是第二個兒子。

    《說文》:勻﹐從勹從二。均勻兩字的勹內是二﹐似個等號。不是兩點水。


       馮﹐部首為馬。作為姓。粵音「逢」。但有另一個音:「朋」。即畢業文憑的「憑」同音。意思是倚靠支持。另一義是馬在冰上走發出的嘭嘭聲。《說文解字.馬部》:「馮,馬行疾也。蘇辙诗句:“駿馬七尺行馮馮,曉出射獸霜为冰”。

    《論語.述而》中孔子批評子路魯莽:暴虎馮河。就是指他用赤手空拳打老虎﹐不乘船而涉水過河。不計後果﹐絕不可取。這個馮﹐讀作朋。

 

 


2024年11月17日

數九寒天

 965  20241115

 

     農曆立冬﹐本意是冬季開始。農曆基本上立足於華北黃河流域而設﹐華南熱帶的香港則仍然一派南國風光﹐11月平均溫在攝氏23度以上。黑龍江的哈爾濱近日氣溫已經在冰點上下﹐開始建設並推廣其「冰雪大世界」園區了。

    來自吉林市的親戚表示:寒冬在十二月冬至才真的開始﹐叫作「數九寒天」。當地傳統有民謠《九九歌》:由每年冬至日(約十二月廿二日前後)起﹐每九天為一期。歌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由冬至日(22/12左右)18天﹐也就是元旦前後﹐天氣寒冷﹐不宜將手露出衣服袋子外或要戴上手套。由一月中起18日天氣更冷至河水結冰﹐可以走在冰上了。五九六九是跟著的18天﹐大約就是二月上旬, 天寒地凍﹐河邊的柳樹開始發芽。如果在吉林松花江畔更有霧淞掛在柳枝上, 稱作樹掛。第七個九天開始﹐節氣也到「立春」了﹐冰封的河面開始消融(河開了)。第八個九天﹐已經進入陽曆三月﹐飛到南方的候鳥也會回歸。從冬至起九九八十一天加上九天就是足三個月。陽曆三月底農耕周期又開始﹐耕牛開工了。

    這類傳統民謠﹐反映民間長久觀察的經驗概括總結。加上地理條件有異(例如緯度南北﹑海拔高低﹑近海抑遠海)﹐氣象狀況都有參差。聊作參考而已。

    古代沒有精準的氣象儀器測量氣象狀況。但民間根據長期現實生活中可觀察的動植物適應氣象狀況的規律總結成為經驗口訣/民謠﹐也就是一種民間智慧式的判斷或指引。我國氣候學家竺可楨先生有經典著作《物候學》, 系統地總結了古代的物候紀錄。甚至得出珍貴的中國三千年氣候變化史。

2024年11月9日

工廠.學校

964】  20241108

 

     課堂上談教育形態的變遷﹐我喜歡引用音樂劇《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 為例﹐以窺見 1938年歐洲一個工業先進國家——奧地利的教育制度。劇本據說是按真事改編。劇中富裕家庭的孩子都不上學校﹐而在家中學習。

    原來如今我們熟悉的學校制度﹐歷史僅約二百年左右﹐是工業革命後的產品。中國則始於1905年左右。將孩子集中到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學校﹐按年齡分級分班﹑由不同的教師高度分工教授不同的科目﹑師生按嚴格的規章/時間規範行事﹐用統一的標準檢核學生成績……這種形式其實基本上抄襲自工廠大規模生產的方式。學生就是流水生產線上被加工的製品。課室就是加工的車間。

    工業革命中﹐人們發現將材料零件按規範整合﹐將工序細分簡化﹐由熟手技工加工的大規模生產方式速度高﹑成本低。便將此制度移植到教育體系。教師就是熟手技工﹐各自按課程大綱將指定材料/零部件輸入(或裝嵌)到學生的腦袋。就像飲料廠﹐機器將飲料注入大小一致的空樽裡。學生的腦是空樽﹐教授的過程是注入。又或仿似生產一件襯衣(恤衫)般將布料﹑鈕扣﹑鈕門﹑拉鏈﹑袋子﹑衣袖﹑衣領等連接到裁剪好的布料上。做完後經過品質檢驗﹐合格的便出廠上市。

    到此﹐你就發現這個教育生產形態的基本假設有點問題了。學生的腦子固然不是空樽而且形態各異﹐教學過程也絕對不是注入和被動接收。布料有不同的剪裁﹐需要不同的衣領衣袖和口袋。成衣產品不符要求或飲料裝不滿﹐過不了品質檢測﹐就是廢品。

    現今的教育困難之一﹐就是要尋找一種量體裁衣﹑度身訂做般適應個別學生需要的教育模式﹐而其生產成本不致升高。

 

 

2024年11月2日

測評的標準

963         20241101

 

 

本周在港澳兩地跟前線教師談「協助後進生」。主題是老生常談﹐卻歷久常新。直白一點﹐或政治不正確的說法﹐就是:如何幫扶/照顧/處理「差生」。皆因在現今社會文化價值和教育制度下﹐必然有「差弱學生」要處理。因為整個社會都習慣用某一尺度(標準) 衡量學生的表現﹐就自然會有未達標的人﹐跟標準有差距﹐就是「差」生。

    在篩選精英教育年代﹐在測試中未達標者被淘汰﹐乃是測試的目的﹐是應有之義﹐根本不成為問題。如今乃是經濟發達社會﹑普及教育年代﹐受教育是公民權利。教育測試之目的不單是汰弱留強﹐不光是選拔精英﹐還要辨識出不同能力的人使之各展所長﹐發揮個性﹐讓眾人都感覺「天生我才必有用」﹐各自各精彩。而且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也就是說﹐現今的測試篩選制度﹐要找出各人的「異」而且肯定其異的特點﹐並使其「異」得到發揮﹐在多元社會中展優揚長。尤有甚者﹐要謹慎用詞﹐莫要損害任何一方的情緒和和利益﹐免得「歧視」惡名。

    不少市民包括家長/學生/教師/傳媒﹑輿論製造者或政策制訂者往往少有公開釐清這個複雜的背景下的教育目的和標準﹐各說各話。有的拿著兩千年前孔孟聖人的理想﹑有人秉持古希臘或十七八世紀啟蒙思想家的觀點﹑有的倡議自由主義重視個人權利的偉論﹐也有強調社會階層流動等諸般教育目的;討論教育時﹐經常跳躍於過去近百年來不同的教育標準之間﹐致使彼此沒有共同語言。

    有些論者拿著自己成長年代的經歷﹐評議今天教育界的操作和表現。更遑論能指出社經科技急變下﹐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和標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