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6月29日

網絡 "性欺凌"

945           n    20240628

 

 

    上周在香港澳門做了四場校本教師發展工作坊。跟前線同工探討了多種不同的案例﹐並分享了各校應對的經驗和措施。參與者咸覺獲益不少。現跟讀者分享。

    現今生活離不開網絡。教師對學生網絡生活要有敏感度和警覺性﹑對家長群組的動態也要關注﹐甚至要主動參與其中﹐以收集訊息風向﹑並及時向校方高層反映。有些訊息在網絡上發酵極快﹐幾個小時便會因以訛傳訛而致面目全非。其影響之廣之深﹐超乎想象。往往一發不可收拾﹐甚或關乎人命。

    以下是去年的實例。學生在網上流傳一則帖文:中二女生王文敏的手腳毛髮較為旺盛。有同學指:女生體毛長密﹐表示她的性慾強。群組內一方面取笑文敏性慾強﹐又傳她應該已經不是處女云云。文敏本來就是「沉靜內向」型學生。經同學們在網絡上取笑﹐感到百詞莫辯﹐變得更沉默﹐又不知如何求助﹐最後開始借故不上學﹐上課也無精打采。

    有一位老師知悉此事﹐卻掉以輕心﹐以為只是同學間開玩笑而已。直到文敏在校園飲泣﹐惹起其他老師關注。仍有老師說﹐學生「在網上的行為﹐唔關我地事……何況人人都有言論自由……」。

    最終家長投訴﹐訓導處和社工插手﹐定性為《網絡欺凌》。除了入班「關門落閘教仔」﹐高調喝止外﹐於周會中﹐明令全校對網絡欺凌零容忍。其實要做的﹐更應包括提升教師的意識:甚麼是「唔關教師事」﹑何謂言論自由﹑網絡欺凌的定義和例証﹑如何發現介入和輔導等。

    師訓機構/師範裡培訓教師的課程內容﹐要強調新時代的《師德》外﹐也宜加入新元素﹐方能適應新挑戰。

 

 

2024年6月22日

古史的背景碎片

【944】20240621


    二次大戰後在香港受教育的學生﹐對古代先秦中國的認知就主要是初中一年級時幾節中史課所得的模糊印象。所知的大概是先民茹毛飲血﹐穴居﹑衣不蔽體。後來懂得使用用石造工具﹐是為舊石器時代。後來又進步懂得生火﹑製造更精細的石器和陶器﹐是為新石器時代。此時段大概有炎帝黃帝蚩尤和三王五帝的傳說。

    其後便進入了唐虞夏商周時期。唐只知有堯﹐虞只知有舜。似乎還有大禹治水。堯舜是襌讓的。其中不知有何時空關係﹐其餘都空白一片。

    據考古研究﹐中華大地上的分散部落人群約在13000年前走出山洞﹐摸索採集狩獵以外的農耕生產方式。直到約五六千年前﹐人口增多﹐開始聚居﹐生產力提升以致粮食較充足而開始有人不用生產粮食而從事手工業和管理工作﹐開始了社會分工;後來更發展到社會分層(即社會階級)。這時能夠造精緻的陶器﹑木器和玉器﹐懂得建造房子(甚至城牆)﹐在器物上刻繪裝飾圖紋符號(文字的前身)。華北到河南陝西的紅山﹑二里頭﹑半坡等遺址是代表性的文化遺存。在長江下游則有河姆渡和良渚文化。約五千年前有些部落掌握了冶煉青銅。部落間接觸增加了﹐文化交流﹑戰爭和互相學習﹐故各地的文化器物有一的相似和承傳。

    有了以上的背景﹐進入夏商周歷史才有個底。

    再補多幾塊碎片;

由穴居到出洞農耕到新石器時代末期﹐約七八千年。是非常長的一段時間!

商朝是個奴隸制社會。常用殺人作犧牲來祭祀大事或工程。奴隸多是俘虜得來的外族。其中最多是羌族。

夏商時的青銅器是金光閃閃﹐燦爛輝煌﹐絕非今天博物館中生滿銅綠的樣子。

犧牲的奴隸和殉葬物品多是十個一堆/札﹐考古學者認為是使用十進制的証據。

 

 

2024年6月15日

夏商周文明

943       夏商周文明    n  20240614 

 

    端午節假期到香港歷史博物館參觀了「河南省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觀眾出乎意料的多﹐而且不乏內地遊客。因為內地的朋友﹐也未必有機會看到國寶級文物﹑各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今次展覽得到河南省多所文博單位協力借出150()珍貴文物, 的確難能可貴。包括夏代的黑陶﹑銅爵、陶豬頭蓋;商代的獸面紋銅方鼎和「婦好」圈足觥﹑西周的綴玉覆面﹑「父乙」角等聞名己久的國寶。實在大開眼界。

    香港學生如果高中時不選修歷史科﹐其所受的中史教育﹐大柢就是初中三年﹐也就是每年約60節的中史課。三年總共約180節﹐每節約35分鐘。也就是用100-120小時學習三千年的中國歷史。對一般市民來說﹐「夏商周」大概就是在十二歲左右矇昩時期在三四節課堂上得來的模糊印象。最肯定的只有大禹治水﹑或者再加上《封神榜》或戲曲舞台得來的暴君與妖姬的故事﹐包括:夏桀/妹喜﹑紂王/坦己﹑周幽王/褒姒烽火戲諸候等。

    事實上﹐不少夏商周時期歷史狀況﹐都是近幾十年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的成果才顯得比較清晰。可以說港人大都缺乏基要先備知識。

    在觀賞期間﹐有幾點感想:觀眾中有不少學生﹐其對三代歷史的基礎知識缺乏﹐宜有專設導賞團方能使其有所得益。一般市民對夏商周歷史模糊﹐如要作點輕鬆的準備﹐或可在網上先看上海電視台SMG的紀錄片《何以中國》China before China, 主要講秦統一前華夏的歷史背景﹐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要知道:夏之前的中華大地﹐是萬邦林立﹑繁星並閃的群落/城邦。「夏」是百川匯聚﹑逐漸形成一體多面的中華文明的起點。故參觀前作些準備是需要的。

  

 

2024年6月8日

房屋的保暖

942              n    20240607

 

 

    中小學教師未必是學科專家﹐卻需要是能將知識深入淺出的科普工作者。帶的香港﹐少有低溫天氣故房屋不必強調保暖。但高緯度寒溫帶地區全年多寒涼﹐一般民居未必有安裝冷氣機﹐但保暖(暖氣)設備卻是必不可少的。但古時或未有電力供應時﹐住房是怎樣保暖呢?

       人類早期是穴居的﹐就是住在山洞。洞穴不只遮風擋雨﹐免得日晒雨淋﹐而且冬暖夏涼。原來空氣是不良導體﹐洞內外氣流如果流通不大﹐則冬季洞外即使冰封寒冷﹐洞內氣溫也維持在年平均溫左右。炎夏洞外酷熱﹐洞內也很清涼。特別是山洞夠大﹐效果就更明顯。遊客進入鐘乳洞觀光便很清楚這種感覺。冷血/變溫動物(例如蛇)在冬季冬眠要保溫﹐便找個離地面約兩三米的地底洞穴﹐便可度過寒冬了。

       寒溫帶住民為要保暖﹐建屋的牆要比較厚實﹑有些仿如山洞的洞壁﹐並盡量縮小門窗﹐減弱室內外空氣對流。是以美加北歐或中國西北/東北部疆藏等民居的窗戶和天井都較細小。而且窗口都朝南採光﹐不會向北﹐莫使北來寒風入屋。

    利用空氣不良導熱的特性﹐寒溫帶房屋的玻璃窗也是雙層的﹐因兩層玻璃中有空氣。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窗外氣溫往往在零下廿度﹐飛機的舷窗也是雙層甚至三層的。有些房屋牆壁也喜歡用內外兩層﹐中間填塞疏鬆物料﹐讓空氣起著隔溫作用。

       記得初到紫禁城見皇帝起居的書房「三希堂」面積也不寛大﹐細心了解才知道房間細小﹐暖炕保暖效能較高效。後來到瀋陽故宮留意到﹐王室生活起居的房間也比較狹狹小﹐想來也是想減少暖炕加熱的範圍。

 


2024年6月1日

子貢贖人

942          n 20240531

  

    《呂氏春秋》有個故事:當時魯國有一條法規: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不幸淪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人贖回來使他恢復自由,國家會補償贖金並獎勵。孔子學生端木賜﹐字子貢。是個富商。子貢把一個魯國人從外國贖了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

    有人評論子貢有愛心﹑而且不貪財;或不希罕國家的獎賞。但孔子説:賜,你錯了。對你來說﹐領取國家的補償金,大家都不會說你貪錢﹐又不會有損你的名聲;但你示範了不領補償金,卻使到其他人怕被人家指貪財﹐便不好意思去領補償﹐也許因而失去行善的動力﹐索性不去救贖奴隸同胞了。

    孔子另一學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送他一頭牛,子路欣然收下。孔子高興地説: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孔夫子洞悉人性。他不是高談濶論仁義道德﹐而深諳人們社會行為的特性。他似乎更重視營建社會風氣的教化效果。

    行善不一定為了獎賞回報﹐但社會的肯定和認同有助於行善的風氣。給予一張獎狀或掌聲等非物質回報﹐媒體宣傳好人好事是應該的。學校領導更莫要吝嗇公開獎勵學生的努力和善行。那怕只是一個貼紙星星或書簽。

    親戚的女兒在校拿了好成績﹐其父母問我如何獎賞才合適。在星期日飲荼時﹐我問女孩﹐這個成績值得大中小哪個獎呢?她想了一下﹐說應是中等好成績吧。我向全枱親友建議:我們就為孩子一齊拍三下手掌﹐給她一個「中Yeah」吧。全枱便一齊拍掌﹐Yeah!女孩很開心﹐我相信她將會努力爭取一個「大Yeah」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