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

初歸新婦

     全港疫情轉變下﹐學校生活開始走上全面復常之路。有資深小學教師反映﹐今年的小一學生似乎比較難教。本來﹐每年幼升小的過程都要花上幾周來調校學生從K3過渡到P1的生活。然而今屆的小一學生﹐在過去三年的幼稚園經歷裡少有「正常」的校園集體生活。有些連上學的生活常規﹑上課基本規範和意識也比較淡薄。今學年開課幾個月來﹐老師花了不少心機教導學生適應小學的集體生活規範。
    有些過去三年新入職的小學教師也表示:「原來當教師比想象中辛苦」。他們這一批教師入職三年來﹐遇上社會暴亂和疫症不斷停課﹐只是間斷地上課﹐甚至以網課為主﹐少有正式連續性地上過全日制實體課。不少未帶過活動。甚至未正式處理過學生午膳和搭校車的安排相關的難題。資深校長指這批新教師﹐如果不夠自覺或學校引導不足﹐經過三年相對散漫的生活節奏後﹐復常當然會覺得辛苦。由於未正式全面復課﹐學校生活說不上完整。不少訓輔工作﹑課外活動﹑姐妹學校的交流﹑校外探訪﹑認識社會和家校互動﹑逐步恢復後教師的工作壓力才復常。
    月前應教育局之邀為新入職教師分享經驗時﹐都強調要對教師這個工作要有心理準備:薪高糧準的專業稱號之下﹐要交足專業的表現。

    然而近年所見﹐不少新入職教師尚未交貨﹐便要求Work-life balance。更有入職幾年﹐未有表現便要求升職。理據是「升了我便知道我有否這個能力。倘若我做不來﹐便指導我改善做得更好。」

    粵諺有云:初歸新婦﹑落地孩兒﹐要認真調教﹐不能輕忽。適應新環境﹐心態是關鍵先行﹐行為表現後出。

2022年12月17日

走在海灘上

866】  20221216

  

帶一歲許的兒子到淺水灣。因他未見過沙灘﹐不肯落地。花了一番工夫﹐才嘗試穿著鞋在沙灘上行走。城中長大的孩子﹐走沙灘也是一種歷奇活動。

屯門五邑鄒振猷小學安排小二級學生﹐在某天下午不上課﹐師生一起穿上拖鞋﹐到附近沙灘走一回。沙灘雖離校不遠﹐不少孩子表示只到過泳池﹐從未走過沙灘。這天由班主任帶領﹐穿著拖鞋﹐跟同學嘻嘻哈哈在沙灘上談笑。後來更赤足走在沙灘的經歷﹐同學們都說:超級興奮。學校生活﹐不一定是坐在課室聽課的。

金文泰中學與四川省的北川中學在地震後結成姐妹學校。有心的金中校友在疫前每年都接待來自大山的羗族同學來港交流。細心的主人老校友安排這批孩子到港島石澳海灘遊玩。這大概應該是他們生平第一次到海灘﹐都興奮地脫了鞋袜﹐更有捲起褲管﹐走進海裡。有人掬一把海水刷在面上。滿足地說﹐這就是海。

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是接收肢體傷殘學生為主的特殊學校。同學們多數要坐輪椅﹐或撐著支架/義肢活動。對他們來說﹐走在沙灘上或涉足海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2007年﹐學校做了一個空前的大工程:安排全校師生到淺水灣一行。由停車場到水邊特意舖設了木板通道﹐讓輪椅可以走到海水邊。讓孩子有機會踏足沙灘甚至濯足南中國海!或許有人認為勞師動眾籌備經年﹐只是到海邊走一回﹐值得嗎?可以想象到有冷言冷語指是形象工程﹐做SHOW。冇嗰樣整嗰樣!

但想到這也許是孩子們生平的第一次﹐甚至是最後一次…...我對老師的心意和努力﹐刻意無中生有的熱血﹐只有感恩和致敬。

 

2022年12月10日

升國旗

 865       n 20221209

  

想象一下這個場景:為了推動愛國教育﹐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某中學帶領初中學生到北京旅行交流。其中一個節目是到天安門廣場觀看每天日出時分的升國旗典禮。

北京夏天日長夜短。清晨五時左右太陽便升起。師生住在北京四環路的酒店﹐齊集乘車到天安門至少要半小時。為了參加這活動﹐清晨四時未到﹐老師便要求各生起床梳洗穿著整齊集合﹐四時一刻出發。半夜三時許﹐各生剛睡著不久﹐好夢正酣﹐卻被老師拍門催促﹐生理心理有點不舒服﹐都佷正常。

如果早一晚教師做好活動前的導入﹐講解活動的意義和背景﹐更提早停止活動﹐督促同學早些休息﹐都有助安頓清晨起床時的情緒。早上見面時大家笑面相迎﹐好言溫馨相鼓勵﹐高高興興出發﹑帶著期盼的心情參加一個萬人聚會。活動果效才會較佳。

倘若事先導入不足﹐起床時千萬個不願意﹐心生怨忿。教師復惡言喝駡要守規。到了廣場﹐隔著人群背後﹐遠看全長僅幾分鐘的儀式﹐學生心裡打著千百個問號﹐那又何來增強愛國情懷呢﹑

故此﹐導師在活動前中後的功夫不少﹐而且要真誠有心地舖墊﹑保育好學生的情緒﹐才有機會達成預期的果效。只怕有人態度馬虎﹐虛應故事﹐但求完成活動的數量指標﹐毋顧實效。

活動後如何簡釋總結﹐更是重中之重。花了幾兩小時來回車程,看幾分鐘的儀式﹐意義何在?如何解說廣場中來自五湖四海的民眾﹐清晨未有公車服務之時﹐摸黑走上個多小時的路﹐又所為何事?

情意教育不光是增添知識﹐更關乎心弦的觸動。導師臨場從旁貼心匡導是關鍵。

2022年12月3日

大師傅的膝頭

86420221204


 觀察與模仿是重要的基本學習形式之一。也就是俗語所謂「手板眼見」的工夫。然而這個工夫﹐卻大有學問。君不見同時在場觀看﹐有人學得快﹐有人學不會。有人一看就掌握了竅門﹐有人卻茫然不知為何物。大家都專注﹐但專注點不同﹐或根本無法聚焦而東張西望﹐就是看不到門路。

Albert Bandura將觀察模仿稱作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主要的過程包括:

1.    注意楷模的關鍵行為。然而注意甚麼呢?甚麼動作才是關鍵呢?如果有師傅/ 導師提點聚焦﹐留意動作與效果產出的關係﹐則學起來便事半而功倍。故好的師傅/老師能適時指引和強調甚至重複一些動作﹐讓學員模仿﹐非常重要。故教師不能光是要求學生專心﹐更要指引關鍵性的重點和因果關係。

2.    保存記住榜樣的行為。這就要學員自行找個方法記憶或連繫既有的知識﹐使資訊不至於水過鴨背﹑如過眼雲煙。教師可以授以口訣﹑類比事例或圖象﹐增強其記憶效果。協助學員在大腦主動加工、辨析、内化。

3.    模仿﹐即再生其行為。能否模仿﹐受到學員心理和生理的限制。情緒上抗拒固然做不到﹐生理上有心無力也是枉然。故師生關係良好﹐學員有先備的培訓基礎很重要。

4.    增強動機:環境上有鼓勵推動才會作出行為。特別是消減一些打擊嘲諷或負面的批評﹑營建同儕間正向鼓勵的氣氛均有助於學員大胆跨步嘗試。

筆者曾參觀某飲食集團的培訓課程:眾學員/弟子旁觀大師傅邊講邊做之外﹐機構更在爐灶前後各置有一部攝影機﹐紀錄師傅的手部和膝部動作。因為培訓機構知道﹐師傅的膝部動作是控制火侯的關鍵。

  ** (一般正規的酒樓爐灶﹐控制火力的控制器設在膝頭的位置。用膝頭撥左撥右而控制大火小火。因為厨師煮食時﹐一手拿鑊﹐一手拿鑊鏟﹐只能用膝頭控制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