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 n 20221125
當獲取資訊和知識的載體和渠道由書刊逐漸轉為網絡﹐人們交流的方式主要倚重電子通訊﹐實體書本的銷售量和從圖書館借出的圖書數量便大幅下跌。
預計未來廿年人們閱讀實體書會下降的總趨勢下﹐人們使用圖書館的形式與需求也會發生重大的變化。中小學的圖書館應該如何轉型﹐而仍能保留實體書的功能﹑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而同時適應資訊流通的新常態?這是所有教師都要思考的新課題。圖書館主任的角色功能與培訓又應有甚麼變革呢?如果要更新圖書館的設施和運作﹐又有何種建議或疑問呢?
香港培正中學跟本港各大學圖書館一樣﹐企圖轉型成為Learning Commons
---- 共同學習空間。圖書館除了成為同學在空堂自修的處所外﹐也是交流商討完成專題研習任務的基地。學生凭藉學生証﹐可自行到柜位對著屏幕自行迅速借書還書﹐不用麻煩管理員辦手續。因為每本書都已經附有射頻識別RFID。上月有約40同學在圖書館內的階梯課室聽講座﹐因為邀得著名作家嘉賓分享寫作心得。同時在課室外的同學則分頭自修。
圖書館以往提示讀者「安靜」的標識也似乎隱沒了。在大學圖書館裡甚至常見到拿著咖啡飲品輕談淺酌的場面。設備方面﹐多了多間供學生借用作商討交流的玻璃小房間或間隔﹐供讀者閒適坐臥的沙發或大沙包﹐圖書館桌面椅旁是整排的電源﹐耳機插頭﹑USB與數據纜線插頭。
改革圖書館不單是圖書館主任的工作﹐全校老師都應給予意見。近月見過有些學校把圖書館變成STEM Lab, 有些設計了多個讓孩子藏身閱讀的洞穴。有些則只是更換了新的桌椅書架和天花板的照明…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