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7月27日

課外活動 424


742 nnn  20200724


         與課堂上課相同﹐課外活動必須備課。
         「境外遊學」是連續多天的連串學習活動﹐環境複雜而多變﹐復動用大量資源﹐備課設計安排尤其重要。出發前的準備策劃宜細緻﹐因為上路後要修訂不容易。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學生生活經歷不足﹐知識淺薄﹐遊學前要先給予適當的背景知識﹐否則混淆了對象﹐誤將馮京作馬涼。連看甚麼﹑問甚麼都不懂﹐那就浪貴珍貴的資源了。教師更要提醒學生帶著謙卑的態度﹐消除成見方會有較大收穫。
         旅途中教師要照料學生起居飲食﹑生理心理安全﹐非常忙碌﹐又要照關顧導引學習和總結﹐倘事先計劃不周而臨時周章﹐教師工作必然百上加斤。是以前期的準備工作在遊學的成敗中佔很大比重。聖保羅書院王偉豪副校長總結:活動前﹑中﹑後期工作的比重是 4:2:4
         不少學校出發前安排去年遊學的高年級同學作介紹﹐作為今年學習的舖墊。內容包括當地社經數據和個人經驗收穫與心得。馬鞍山一中學更安排學生出發前先在本地社區作小型調查﹐以期更好掌握社區調查的技能。
         至於活動之後的總結簡釋﹐是體驗學習的主題曲。受過課外活動培訓的教師多耳熟能詳。但仍值得再三提出﹐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甚麼﹐除了教師都[的總結技巧外﹐教師個人的價值觀影響巨大。是導引朝負面消極思考?還是正向積極探索發展可能性?
         參觀同一個工廠生產線或學校﹑同一個展覽館或公園﹐同樣一起氣喘著爬長城或坐高鐵﹐早起摸黑起床看升旗禮的前後﹐靈魂工程師跟學生談甚麼?引發甚麼討論和聯想?這是教師工作的核心。

2020年7月20日

遊學活動之前


741  nnn  20200717


         近廿多年﹐香港學校辦了不少內地遊學參觀交流活動。
         遊學能讓學生飽覽名山大川﹐細味大街小巷的人文風情, 拓濶眼界胸懷﹐印証課堂書報所示﹐對比網絡傳聞。從而增進對祖國實況的瞭解﹐減少刻版概念和誤解﹐理應大力推動。
         但據前線老師回報﹐卻有不少是勞民傷財﹐名實不符﹐學習果效不彰的活動﹐甚或使學生視回內地為畏途者。其間因素甚多﹐前期準備不周是其一。
         校長既決定舉辦這活動﹐宜先端正目的。即使有市場招徠宣傳等其他元素﹐但決不能放棄「學習」是遊學活動旳核心。這就要慎選策劃人和帶隊的老師。領隊老師不單要維持師生起居生活秩序和安全﹐更是行程前後學習活動的靈魂。事前在校內先要做哪些基礎的學習舖墊﹑心理準備﹑必要的生活和學習技巧。例如:遊學地點的先備知識﹑學習的重點是污染抑或是防洪﹑是城鄉差異還是民族文化特色﹑是旅遊業抑或是創科業的發展等。當然包括與當地朋友交流的規矩禮貌﹑參觀時的態度等。
         其中極為重要的是:慎選參觀交流的單位對象﹐包括景點機構和接待的人員。不宜簡單全盤交托予承辦機構或旅行社便上路。領隊教師必須要細緻商議行程的張弛節奏﹐如何安排體驗學習元素。接待機構單位應該明白是次活動的目的是「學習」而不是到此一遊打卡拍照留念。接待或導遊不是單向唸讀千篇一律的解說詞﹐而是針對「本」校「這批」學生的學習「重點」。
         我不認同這是「苛求」的理想。學習本來就應該如此:要精心策劃和要求有果效。尤其是遊學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機會難得﹐更應有高「要求」。

2020年7月13日

忽然「自主」


740  nnn  20200710



         某中學的教師表示:我們收取的學生都是第三組別。基礎弱﹑缺自信﹑不自律﹑學習欠動力﹑家庭無支援﹑上課不留心﹑常不交功課…總之就是難教。
         教師們對於公開考試成績差﹐覺得理所當然。「大厨師也不能把臭牛肉煮得好味啦!」。公開考試中﹐八成以上科目都負增值﹐大家都嗟怨學生無心向學。他們緬懷當年收取第二組別的學生純良易教﹐話頭醒尾。有些則自我安慰「我們的成績比鄰校好得多了。」鄰校同是收取差生﹐過半是非華語學生。
         新任校長知道近年不少學校推行「自主學習」。便想在校內實施。教師們表現冷淡﹐一則表示差生怎會忽然自主﹐二則不知如何人手﹐三則懷疑推行成效﹐怕勞民傷財﹐事倍功半。
         在弱勢學校推自主學習而有成﹐有否先例?差生不主動怎會忽然變得主動求學?教師要做些甚麼(或不做些甚麼)﹐學生才會變得「自主學習」?
         故知在學校推行新的教學法﹐不是引進一種教學方法的知識和技能﹐而首先是一項人心工程。教學知識技能習慣不易改﹐但有成功先例和參考示範是重要的。其實所謂「翻轉課堂」﹑「學思達」或「導學案」式的教學理念﹐看幾篇文章﹑聽兩三小時的講座﹑參觀一兩間學校或留心觀看友校的視頻﹐認知上不是難題。
         關鍵是教學法背後的心法﹐課堂以外的準備功夫﹑教學思想的轉變﹑師生關係的營建﹐特別是教師對學生學習難點的拆解等。這關乎教師對以下問題的看法:對差生有何期望?差生怎樣才會變強?我放棄了舊教學法而投入大量精力心血值得嗎?
         我認為引入自主學習前﹐先要做教師團隊的心靈工程。
         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同…We must Maslow before we Bloom.
         學生如是﹐教師的學習也如是。

2020年7月6日

輟學搵食

【739】 20200703


         與舊同事到學校附近的茶餐廳下午茶。埋單時老闆說「入面水吧找咗數啦!」走去水吧查問﹐原來是一位我不認識的舊學生﹐他為老師埋單了。
         和我一起的同事卻認得他﹐事後舊同事向我介紹他他是SEN﹐怕事內向不善辭令﹐極少發言﹐極少朋友﹐成績較差。遇事也不善應急轉彎解難。中五後便輟學。老師跟他的單親媽媽商量後﹐介紹他到這茶餐廳做「水吧」沖奶茶整蛋治之類。迄今一做就七八年了。
         後來再跟這舊生閒談間知道﹐他現今月薪萬餘元﹐跟媽媽住。生活自給有餘。每天工作10-12小時﹐全站立﹐頗為辛苦。他中途曾離開過做鄰座屋村的夜更保安﹐因人工較高。老闆打電話要他回巢﹐因老闆貪他老實勤懇少是非﹐每年都加少許工資。
         另一女孩子中五輟學後到廸士尼做接待大使。卅多度高溫也要戴著頭套道具扮卡通人物﹐做了兩三年後自覺不是長久之計﹐再讀書考了張會計資格文憑。有一天她在電郵中告訴我﹐「我今天轉工做寫字樓了!」。她的開心和成功感﹐泛濫出電郵之外。
          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孩子參加了Project WeCan的職場體驗計劃。有機會到銅鑼灣名店的貨倉做後勤整理工作。因手腳勤快﹐應對得體﹐暑假後被調到大商場做接待。那天在商場問路﹐她主動笑著相認:「你還記得我嗎?你頭髮雖然灰白了﹐我認得你。」跟她談近況﹐印象最深的是她說:「我現在夠胆講英文了。」
         時移世易﹐社經急變。我們的學生無論能力如何﹐大概不會走在我們走過的路上。每個人背景不同﹐因緣各異。成長路也許崎嶇﹐只盼她們都有正向求進﹐迎難而上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