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n n 20191213
OECD的PISA 2018「放榜」﹐大家多關注約90個國家地區的15歲孩子學力表現。 特別是2018年的測評聚焦於閱讀能力﹐ 故閱讀成績排名成為重點。 然而﹐PISA 2018考卷中新增了若干關於國際素養Global
competence(或譯全球素養)的內容﹐其結果尚未正式公佈。
OECD的《全球素養》是指青少年能夠…
1.分析當地﹑全球和跨文化的問題;
2.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
3.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互動;以及
4.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的能力。
當今社經形態、數碼科技、人口結構和生存環境的加速轉變正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在物質流﹑資金流﹑人材流和資訊流全球化大幅增長的環境中﹐我們的下一代將面臨更多跨文化﹑不同價值碰撞機會和挑戰。(當然還要面對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包括:販毒/難民/走私/恐怖主義/污染/病毒等全球化難題)
年輕人要懂得如何參與(或不參與)相互聯繫、複雜多樣的社會活動﹐成為一種迫切的需要。 全球素養在連結的市場﹑就業機會和多元價值社會中變得日益重要﹐特別是態度方面。 PISA負責人施萊瑟(Andreas Schleicher)認為:我們的教育需要教導包容的能力。現今世界有太多打著道德正義或宗教/政治口號而引發的暴力事件,青少年必須能理解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差異﹐同時也必須懂得如何跟不同意見的族群相處,這才會杜絕恐怖暴力事件的發生。
PISA 2018測試中﹐增加了如何從社群媒體的資訊洪流中辨識真假新聞/訊息﹑處理個體與集體的利益矛盾﹑歧視偏見和煽動性言論等。 從閱讀結果中見到:僅9%考生懂得辨別甚麼是意見和事實。
不少人都等待著全球素養的「成績表」之外﹐更多人期盼著教育真正能教導我們一下一代具備「全球素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