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 nnn 20190705
傳統正規課堂教的多是套裝知識。 依一定系統次序線性排列﹐由教師主導﹐把知識切割餵飼學生。 校園外課堂外生活中的學習則顯得比較散亂隨機而零碎﹐學員的主動性和敏感度便很重要。 而生活實踐中的體驗﹐需要學員主動省思梳理加工方能鞏固﹐倘有旁人導引點撥或群體互動促進﹐則有助沉澱昇華。
由於在實地參觀所見實物出現的次序和意義關連﹐都多元或不依一定規律﹐引領學習的教師或導賞員就得因時際宜﹐提供適切資訊和鷹架﹐鏈接學員的既有知識﹐指出門路﹐讓學生易於吸收。
學生要吸收新知﹐往往缺乏基礎和先備知識。 所以導賞教師的工作之一是提供簡明適量的資訊。 導賞者要明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道理﹐厚積薄發﹐善於言簡意賅地指出事物的歷史背景﹑人物關係﹑故事概略﹑前因後果。 教師提供的資訊甚至是學習的主體。 借展品文物可能而述史﹐借題發揮而已。
即使是才高八斗的專家‥對著青少年學生講良渚文化的玉件或青花瓷器﹑凱撒大帝或佛教傳播﹑四合院或馬雅的金字塔﹐恐龍類別或垃圾堆填區的構造﹐都只能選述其中的一些必要資訊和趣味知識點。 長篇大論引經據典在導賞時多不可取。 反而多舉生活實例﹐展示相關圖表或視頻﹐讓觀眾連繫到其已有的知識系統才更重要。
故導賞其實始於未出發前的熱身準備。 包括校內展板介紹一些背景﹑地圖和相關知識﹐提出疑問或議題﹐旨在引發好奇並喚醒記憶﹐方便接收新知識。 對參觀作好心理準備﹐充滿期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