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n 669/670
中國幅員廣闊﹐地域社經文化差異很大。 教育難題複雜﹐不易有簡單答案。
2018年底網上一篇文章《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在內地教育界引起熱議。
事緣百年老校「成都七中」﹐是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四川省一級示範性高中﹐歷年高考成績卓越。 跟其他內地名校相似﹐七中以各類形式與其他學校搭上了聯繫﹐這些聯繫學校因為在自己校名前冠上「成都七中」的名字會有利收生或得到某種支援等等。 據資料顯示﹐七中領辦支持的有四校﹐指導合作的有三校﹐對口幫扶的有五校。
近年﹐有商業機構把成都七中與偏鄉貧困地區248所高中,通過互聯網以課堂直播的形式﹐共享七中教師上課的視頻。 具體一點:偏鄉地區學生接收的課堂屏幕上顯示七中教師的PPT和講解聲音為主﹐下方有一小框可見全課室的學生情況。 幾年下來﹐結果使得這200多所學校的升學率得以提升。 部份學校更出現零的突破﹐有人考上了985﹑211名牌高校。 據說有88位偏鄉的寒門子弟藉此考上了清華北大。
這裡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這種課堂分享如果真的有效﹐為何不是省市縣教育當局而是商業機構經營?為何不將這種「有效的」教學推廣到成都七中以外的「二流」成都中學呢?大城名校名師的教導方式﹐真的適切偏鄉學生的起點和進度?當貧困地區孩子看著屏幕上七中課堂的PPT時﹐教師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呢?學生看屏幕上課前後﹐農村教師可以做些甚麼幫扶學生和自己呢?學生又如何看待身邊的教師呢? 貧困地區學生通過屏幕「上課﹐成績便大進﹐這說明了落後地區的師資和教學跟「先進」名校有明顯差距。
由此看來﹐改善貧困地區的師資質素是關鍵。
內地網民熱烈討論﹐引發不同持分者參與和披露更多細節。 論者大都關注更深層的教育公平話題。 且看一下網文的標題便可見一斑:如…
- 那塊神奇的螢幕能否再造中國教育?
- 改變命運的是技術背後的人
- 爭議“直播課堂”
- 技術如何更好賦能值得探究
- 教育脫貧不能只靠技術
- 能改變人命運的不只是一塊螢幕
- 改變命運﹐他們需要的不僅是一塊螢幕
- 螢幕背後是教育失衡的殘酷現實
- 螢幕改變命運魔力哪來?
- 別讓那塊螢幕給了“超級中學”洗白的機會
- 那些沒有被螢幕點亮的年輕人…
網上評議似乎有共識﹐一塊屏幕竟可改變命運﹐正戳中教育公平的痛點。 熟識內地教育難題的﹐都知道不光是城鄉差距大﹐就是城裡重點示範學校和一般中學的差距也大﹐精英班和非精英班差異也大。 差異由投入資源到教師編配﹐不少都向優良班級傾斜。 據悉能夠參與這個「成都七中直播網班」的偏鄉學生﹐都是經過篩選的尖子。 這種層層級級的精英制度下﹐談教育公平似乎真的「任重道遠」。
其實大家都明白﹐要釡底抽薪解決問題﹐最終還是改善偏鄉地區社經狀況﹑改善其課程和評核的模式﹐要加強偏鄉教師隊伍投入和建設﹐留住偏鄉地區的高質教師和學生不往城裡跑。 因為有能力的師生向省會和沿海大城市遷移﹐一直都是拉開貧富地域差距的重要因素。
倚靠屏幕直播的網班教學﹐我看只是當前無奈的「非常」教學措施。 只盼內地教育界高明早日提出解決方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