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教育心語》20180420
中學時讀歷史﹐大主線是政治史:甚麼太祖高宗傳到後來的思宗哀宗之類。 文化史或交通史就講一點大運河﹑通西域或下西洋。 再不就是文化制度史講一點科舉或稅制官制﹑宗教文學就講一點唐三藏與唐伯虎﹑信陵君與諸葛亮的故事。 各線大致割離獨立而少聯繫。
是以學生從未思考過秦統一六國與其軍隊的武器﹑後勤補給和運輸工具有甚麼關係?為何春秋戰國出現大量寶劍﹐而漢以後就彷彿絕跡消失了?相距千年的唐與明代百姓﹐其平日服飾和飯餐食物有何不同?三國時的物價是否便宜過清末?商代華北的氣候會否較明末珠江流域更濕熱呢?
不少學生說﹐歷史課後﹐腦裡都是一大批古人古事﹐分不清是魏晉還是宋明﹐甚至出現張冠李戴的混淆:張飛會大戰岳飛﹑孔融與商紂妲己同場之類的笑話。
學生腦海中眾多的唐朝人物﹐就搞不清楊貴妃有否見過唐三藏?李白與杜甫有交往麼?武則天認識韓愈麼?學生應會喜歡知道外國使節用甚麼語言跟大明宮中的唐朝官員溝通﹑由廣東到長安考科舉的書生用甚麼語言跟省外的人交往?
同是航海家﹐鄭和﹑麥哲倫與哥倫布孰先孰後?同是古代哲學思想家﹐孔丘﹑柏拉圖和釋迦牟尼是否同時期的人呢?羅馬帝國和秦漢有否交往或互相影響?歐洲古建築大量使用石頭﹐為何中國卻多用夯土和磚木結構呢?
我常想:歷史教學時﹐能花點時間精力作些中外的對比整合。 讓全國性的治亂興衰能與文化交通宗教發展多一點交叠聯繫﹐讓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智慧故事與時代的大背景結合﹐用鮮活的現代詞彙解說古代的事物﹐則學生修習歷史會覺得更有趣味﹑印象會更加深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