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 nnn 《教育心語》20170203
跟一位有參與大學醫學院收生的同事談起﹐知悉醫學院收生沒有考量所謂Aptitude Test「性向測驗」。
且不談這些測驗的效度信度之類﹐她指出主因是醫學院實在需要不同的人才﹐包括各類性格特質的人。 醫生也需要不同類型的人﹐只要能發揮﹐各擅勝場。
一般市民以為:醫生是對人的工作﹐一定要喜歡跟病人打交道﹐能言善道﹐態度和藹可親是必要的。 倘性格內向﹐不擅溝通交談的大概未必能勝任吧?﹗她說:態度誠懇﹑善於交流固然好﹐但醫療工作多樣化﹐不一定要見病人的。 例如:喜歡跟人傾偈談心的﹐可做心理/精神科醫生;喜歡動手操作的﹐可選做外科醫生;不喜見人的﹐可做病理科的工作。 事實上﹐醫院裡很多醫生﹐平日很少跟病人打交道的﹐病人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批醫生。 例如麻醉科﹑負責實驗化驗室的﹑磁核共振﹑電腦掃描的;負責數據分析的﹐後勤財務﹑行政管理的等等。
她說行內有不少「患有」愛氏保加症的專科醫生﹐他們的專業能力高強﹐也能作出很大貢獻。 一般來說﹐如果入行初期清楚知道醫生的工作要包括跟病人溝通後﹐一般都表現良好。 特別在「支援性環境」下﹐表現可以極為出色。 這使我記起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醫生也曾自稱有愛氏保加症。
她明言﹐不會因為申請入學的學生有愛氏保加症而不獲取錄。 這類申請者往往有其特殊專長(例如音樂)﹐倘能結合來協助醫治病人﹐效果可能更佳。 她最擔心的﹐是醫學院學生有情緒不穩或抑鬱的更值得關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