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¾¾¾《教育心語》20170127
德叔在中學修讀中史到預科﹐大學時副修中史。 如今對中國歷史又有多少認識呢?市民的中史常識真的是從歷史課上來嗎?中學生真的不喜歡讀中史嗎?為甚麼?
這些問題一直沒有深究﹐直到在中學當教師﹐聽到歷史科主任嗟怨「中史科多年來都被犧牲!多由其他科(多是中文科)老師“搭單”兼教﹐致使不少學生讀了歷史多年﹐只是聽老師依書直說為主。 沒有史觀﹐不懂治史…」。
這些問題一直沒有深究﹐直到在中學當教師﹐聽到歷史科主任嗟怨「中史科多年來都被犧牲!多由其他科(多是中文科)老師“搭單”兼教﹐致使不少學生讀了歷史多年﹐只是聽老師依書直說為主。 沒有史觀﹐不懂治史…」。
回想一下﹐自己也經歷相似情況:老師把中史科當「國文」教﹐堂上把書上的個別字詞﹐說文解字式的引經據典注疏。 解了半堂﹐沒有講「史」。 稍有趣的算是間中講些歷史故事或民間野史傳說。
多年下來﹐中學時期的中史科給了我甚麼呢?
個人的印象是:對中國歷史只有個基本朝代時序框架﹐並雜以很多名字和故事。 大致就如梁啟超所謂的「帝王家譜」為主﹐人名地名和故事碎片散亂隨機纏附其中。 由於教師沒有意識連繫到世界歷史的大潮﹐中史裡的人物故事﹐就無頭無尾獨立於天下。
後來為了應試記憶﹐才刻意將個別事件自行聯結到公元紀年﹐方稍知中國與世界各地事物的關係脈絡。
乾澀的政治史時序框架﹐需要大量社經科技﹑趣味文化知識填充﹐方會立體;需要豐富的人情故事和藝術色彩﹐方有血肉。 今天我的中史概念﹐民族意識﹐是通過長年累月的社會生活﹑遊歷見聞對比積澱所致;海量多彩的電影戲曲﹑小說詩詞﹑圖像文物等體驗滋養融匯而成。
學校裡有中史科課程﹐只是建個框架﹐關鍵是其中的血肉人情。 由一個無心的教師任教﹐效果可想而知。